从90元到60万

时间:2022-09-25 02:04:58

90元,从农村到城市

1998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本科但不能去读。家里很穷,我有3个哥,父母身体也一直不好。1999年和2000年家乡连续旱灾,地上不长草,田里也颗粒不收,我每天和父亲在种地,但是2年下来不但没收成还欠了不少债。我气得要命。

2001年我20岁,感觉农村再也不能呆了。有一天在家里看书,上面有一句话:“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送你两个字,那就是――改变!”眼珠子一下就亮了,我突然冒出想法:“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可是当时20岁的小伙子,连1块钱的路费都没有。问村里人借吧?可一家比一家穷。怎么办?

有一天我在山上放马,突然看见地上竟然长了一根绿草。我很纳闷,怎么这么旱的地上,竟然有绿草?我把那根草挖出来,它的根越挖越长。把它拿回家,我父亲说那是药材。我的脑子里一下亮了,第二天就拿着撅头上山了。挖了5天的药材到县城里卖了90元钱。

这90元就成了我改变人生的“创业资本”。拿着90元钱,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儿?管他的,天下这么大!我就来到县城火车站,一直坐到火车不走了,下车了才知道这是太原市。

下车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就“铺地盖天”一夜过去了。第二天我到处找工作,可是一天下来没有一个单位愿意用我,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仇恨”,还有一种说不出的不服输,就这样又“铺地盖天”过了一夜。

到了第三天,我一天没吃东西,来到一条叫南内环的街道,看到那有好多卖电脑的公司,心里突然很高兴。我上学时听说过电脑,但从来没见过。我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找到工作!

可是一天下来又没找到工作,我真不知道是为什么,本来的高兴又化成一种伤心了。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这点钱花完后何去何从,我数着星星一夜又过去了。

那天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公司愿意要我,我高兴得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醒来发现原来是个梦,心里就像吃了个苍蝇似的。没办法,既然出来就不能回去,“不吃苦中苦怎么成为人上人”,这句话是我妈妈从小给我说的。

第四天我又去前两天应聘过的一个公司,可是那个公司的老板真的留下我了!老板刚从深圳回来,后来我才知道他28岁,但外貌看起来30多岁了。当时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只是想着先找个工作解决温饱问题。就这样在那个公司,我对电脑有了初步的认识。

老板在深圳、太原都有公司,年龄只有28岁但思维很超前,我很佩服很想向他多学习一段时间……可是好梦总是不长久的,我在那个公司呆到第4个月的时候,老板和他太太要到深圳开工厂,就把太原公司全部交给他姐来负责,他姐是一个脾气极其不好的女人,我们发生过两次冲突,我就告别了那个曾经给过我一点希望的公司。

在这4个月中我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也都是从农村来的,我们当时就和亲兄弟一样。他们都比我来得早,对电脑行业也都熟,认识的人也比我多,就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给一家外地企业投资的电脑公司送货,一个月工资加上伙食费和租房费一共520元。

那是一段我从农村出来后最快乐的时间。每月每个员工有两天的休息日,如果不休息就补30元的全勤奖,我当然是每月都不休。每月工资一发,我把房租费、伙食费交了还有300元,给我妈寄回100元,还有把30元全勤奖拿出来请我的那几个朋友喝顿酒,剩下的钱就是这月的零花钱。这种模式的生活持续了3个多月,我的人生开始改变了。

2002年的3月,总公司嫌我们这边的公司人多费用大,要求裁员。我当时是送货的,公司只有两个人送货,我绝对不能裁。但公司当时裁掉了一批相当有能力的销售人员。就这样我的机会来了。

不久太原公司的“老大”换成了一位从总公司来的。这个人我特别喜欢,他总是没有一点架子,对人很和蔼,非常容易接近,并且有时你在做事的时候,他总是拐着弯教你一个方法,所以我特别喜欢和他在一起。正是在这个时期,和他相比,我发现自己大脑里缺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开始拼命地学习,不懂的一定要搞明白。

我特别渴望成功的精神,把经理感动了,他就把我从原来的岗位调到市场营销部。

自此,我的潜能开始发挥了。

体验市场营销的快乐

岗位的变革使我真正感觉到市场营销的乐趣,思想不断成熟,能力不断提高。

公司的主要销售工作,就是发展销售商做电脑拼装机贴牌生产的业务,即OEM销售业务。当时我没经验,压力大得不得了。看见我整天睡不好,经理鼓励我说:“小张不要着急,慢慢来!”可是他越是那样说,我就越压力大。我几乎每天都要去几个大公司进行客户情况拜访。

2002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来到一个很陌生的公司,这个公司的名字叫GK。GK公司实在太大了,涉足房产、服装、家具、保健、移民等好多个行业,电脑产业只是他们的一小部分,由微机事业部的两个人在负责,一男一女,准确的说女的是老大,男的负责业务和新项目的开发。那天我去他们公司,想打听打听他们公司的文化,一不小心“偷听”到那个男的说正要开发他们公司自己的品牌电脑。哇塞!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我想:怎么才能接近他呢?

我是这样做的:每天都去这个公司,有时一天去2次,有时候甚至好几次,为的是在公司里面交个朋友,实际上就是我的商业间谍。GK公司的营业大厅很大,两位经理在二楼的办公区办公。我天天去,就和营业厅里的女营业员们很熟了。当然起初,我说我是HE公司做OEM业务的,她们没一个人理我。管他的,做不了生意就没钱赚,没钱就没饭吃,反正我每天去,后来她们终于愿意和我说话了。并且我每次去的时候给她们带点巧克力、雪糕、绿茶等,女孩子见了这些东西都很高兴。我就开始和她们聊了,问问她们的工资待遇、销售状况等,问问两个经理的性格,最主要的是问两个经理的姓名和电话……通过很多天努力,这些小事就全搞定了。

记得那天是10月8号,我给GK公司的那个男经理打电话:“您好李经理,我是HE公司行销代表张SIR,想拜访拜访您,请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他说:“下午3点吧!”我说:“OK!”……当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一下就答应了,后来才知道我的电话行销水平已很高了,说话太有磁性了,他以为我30多岁了,而他自己才29岁。

就这样我去了GK公司,他一看我就有点失望,第一句话就是问:“你多大了?”我说22岁,然后就给他介绍我们公司的项目。他感觉我们的项目适合GK公司,可是不愿意和我做。他说:“第一,你太小了,在你们公司说了不知道算不算数?第二,HE公司和GK公司实力不是一个级别的;第三,怕你们公司的技术和服务跟不上。”我从他当时的眼神里,看出来他看不起我们的公司,也看不起我……第一次拜访失败,我深刻体会到“自信心是销售方面最重要的”。从GK公司出来,我觉得身上没有一个是地方舒服的,尤其脸烫得不得了,感觉比刚出来时睡街头还尴尬。

但我想的还是那句话“没钱就没饭吃”,第二天又给他打电话。他说“这个项目还得考虑考虑”,实际上就是不愿意和我们做。

第三天我又打电话给他,他没接我电话。我急了,就直接去了他的办公室,可惜结果和前天一样,李经理推托我,我还是没有任何收获。

回来的路上,我怎么想也不对:应该改变方式!于是我连夜精心写了一份报告,分析他的项目和我合作的所有优势,并指出当时全国做这种项目的也没几家。第四天,我直接去找他,把我的分析报告拿给他,并和他讨论。报告中把我们的技术指标、服务流程、产品用料、供货方式,以及他做出来的品牌怎么推广等,都写得一清二楚。他看完后,显然有点感觉了,可是最后还是一句“再考虑考虑”。

过了两天我又去了,和营业厅的那几个营业员聊天,当然也聊我们的产品知识。大家聊得很开心,到了中午我就走了。

又过了几天我突然接到电话,高兴得真不知道姓啥了。电话是李经理打来的,让我去他们公司见他。到了他们公司,他对我说:“我们开会研究了,GK公司决定用HE公司的产品。你做的分析报告数据准确、推广方法明了。”他停了一下,又说:“你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能让我下面的员工为你说话。”

就这样我签下了第一笔10万元的大单,自信心强了。之后我照此做业务,业务做得越来越大,有了好多个客户合作。与此同时,我不断买一些销售和管理的书籍学习,我的经理有时也和我一起分析客户心理、客户资源、竞争对手的策略等,让我也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这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一天GK公司打电话让我去他们公司,然后见到了那个负责GK电脑行业的女经理,她姓王。她说:现在她这个部门给我的业务量大,账上资金有点周转不动,希望我给点支持。回来后我们开会讨论这事,认为合作了半年了还不错,这个项目又在发展期,给一点账期还是可以的。

但是到了回款日期,王经理老是找好多理由不给我结账。并不是GK公司没钱,而是她不想给。

我从侧面打听了很多信息。王经理是一个刁蛮、泼辣、不讲理的女人,和她合作过的公司都不说她好。我很纳闷他们的老板怎么会找这样的人来做部门负责人,后来才知她在内部管理和人事管理上相当“牛”,老板就是冲着她这一点。

我问她要钱,她总说“会计不在”、“账上没钱”、“多少号再来”等,或干脆就躲得不见,把我气坏了。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每天用不同的电话号码给她打20多通电话。终于有一天她受不了了,主动打电话让我去拿钱。这个方法也成了我以后催款的高招。

……

日子过得实在太快了,不知不觉又过了半年,而我的业绩一直是公司第一名,收入比以前已不知高了好多倍。2003年,公司上了个新业务项目,把我提升为这个业务的总负责,负责全省的销售与推广。我们每天是想尽千方百计,踏遍千山万水寻找潜在客户。

就这样我们这个业务在一年以后总算是还做得不错,也受到上级领导对我这个部门的表彰。那个时候我可能算是我们公司的红人了,总有人请我吃饭。

钱是多了,但人也变了,花钱也就不数数了。有一天我检查自己,才发现自己的房子、车子、老婆、事业等什么都没有,只有银行里那么一点点的存款,而年龄也一天一天大了,越来越感到危机感。

一天和朋友喝咖啡,我脑子里突然有了想辞职的想法,朋友们当时都不理解,说我现在的职位、工资待遇都不错。后来家人也知道了我的想法,父亲有点想不通,我妈有点明白,只说了一句:“你自己一定要考虑好。”

2004年底,正好公司体制改革,一直关照我的经理调回了总公司,我实在无心再干下去了,就辞职办起了我现在的公司。

大家一定很清楚,许多人真到自己开公司的时候,才发现最缺的就是钞票,还有产品难寻、小公司市场局面难打开、世态炎凉等等困难,我也不例外。

然而办法准比困难多……

生意与人情的悲喜磨难

2005年1月中旬,我和一个一直相处很好的朋友,筹备了办公室、库房、工商注册等。

首先要找产品来。我们联系了广东那边的很多家电脑配件厂商,终于说动了A、B、C三个厂家愿意给我们供货合作。这三个厂家都属于国内较小的厂,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他们能找到像我这样对OEM操作经验丰富的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租办公室、库房等开支,每年五六万元很正常,但需要“大钱”来垫付和周转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产品,这笔钱每单业务开口就是数万,业务越多需要的流动资金就越多!当时真是难死了,缺的就是钱!

面对这个问题,我和合作兄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我们不怕羞耻,几乎把估计能借到钱的朋友和亲戚全都借过了,有的借个三两千,有的万二、八千,有的是明明有钱在麻将桌上输掉也不借给你……最终好在我的那几个穷哥们,把家底都拿出来让你使用,而和我一起创业的朋友把自己娶老婆的钱都拿出来了,他们对我投资了两个字――信任!

就这样我们运营了两三个月,缺钱少银的事屡屡发生,A工厂几乎对我们没信心了,B工厂和C工厂通过上层领导开会研究,最终决定扶持我们这种“有心无力”的商,给了我们适当的账额和账期,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增强了我们的资金积累。

终于在2005年8月,我们突破了一个个难关,进入了正常的OEM运营轨道,公司取名叫GJ,还招了3名员工,2名主要负责物流工作,1名在电脑城里做店面销售工作来维持一点日常的费用开销。

迈开自己事业的第一步,但是公司能不能生存下去心里真的没底。但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了:那么多朋友帮我,欠了不少钱和不少情,我只能想办法把OEM的销量做上去!

一天,我去找以前我在HE公司的一个大客户刘总,想让他从我这里拿产品。我们一直关系还不错,我辞职时他还和我说:“小张没问题,只要是你出去开公司我肯定支持你,你做什么产品我就向我的行业客户推什么产品!”

那天我兴致勃勃去了他的公司,我说:“现在兄弟也开了个小公司,也是做OEM业务的,你能不能照顾兄弟一下?你反正是做行业客户的,这种更换产品的事对你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

刘总听完我的话说:“唉呀,小张也做老板了!行,没问题,这都好说!”当时我高兴得那个劲,但不到15秒钟刘总接着说:“从你那儿走货没问题,你能给我多长时间的账期?多少额度的账额?”我一听这话,整个人都傻了,只好说:“刘总不好意思,兄弟小公司,现在还没能力给你这些你想要的东西。”

刘总马上说:“小张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现在HE公司给我的账额是5万,我是一个生意人,生意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资源,谁家给的支持大就和谁家合作。再说HE公司是大公司,如果你想和我合作,最好是等你也发展大了。”

从刘总公司出来,我想了很多,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场上没有绝对忠诚的朋友客户,只有满意的客户。我必须改变战略思维。

第二天我去了以前在HE公司时候的几个客户那里看看,其实还是想找“老大们”帮帮忙。可是去了几家公司,“老大们”都不在。感觉回去的时间早了一点,我决定去U公司。U公司是我以前在HE公司的甲等客户,后来被竞争对手JT公司抢走了。当我从HE公司辞职出来的时候,U公司王总还和我说了好几次,让我去他的公司做他的助理。

到了U公司,王总今天没来上班,于是我只能在下面的营业大厅四处看看,发现他们的OEM产品在重新选样品,于是就问以前认识的店面销售人员小李:“你们以前那么多的机型和款式都哪里去了?现在怎么才剩下这几个款式?”

小李说:“好像是前两天和JT公司闹崩了,好像是JT公司的经理换了,也不太清楚具体原因。”

我简直高兴极了,马上拿起手机拨通了王总:“王总您好!我是小张好久没见您了,今天过来拜访拜访您老人家,可惜您不在实在有点伤心!”王总说他现在北京,后天早上回到济南的办公室。

第三天一大早我给王总打电话,王总说:“小张啊,你过来吧。”我用最快的速度到了王总办公室,秘书给我倒了一杯水。王总笑着对我说:“我还不知道你,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说吧!”于是我直接问,他公司营业厅的OEM机子怎么全撤了?

“你不知道,兄弟,最近JT公司调来一个新掌管的,非要让我给他一月冲2000台。现在生意这么难做,我努努力最多能做1200台,那‘鸟人’还说不行!不行我就不做了!”王总说。

1200台!这个量对我这个小公司来说实在太诱人了!我激动得不能控制了,放声就笑:“王总,兄弟现在自己开了一个小公司,也是做OEM业务的,兄弟穷得连锅都揭不开了,亲戚朋友欠了一屁股的债。现在老天给你一个机会帮兄弟一把,让我也发点小财吧!”

王总哈哈一笑,沉思了一会儿说:“你回去吧,明天找我,我考虑考虑”。

第二天,我去了王总公司,王总不在,第三又去还不在,第四天再去还不在。我有点纳闷,这家伙是不是直接去广东那边找产品去了?

直到第五天的下午,我的手机突然响了。“小张给你十分钟的时间,马上到我公司来一趟。”电话那边的王总说。

我马上跑到U公司,王总说:“这几天你找了我好几次,我都不在。唉!岳母大人病了,我陪了好几天。”然后他接着说:“小张你现在刚开始创业也不容易,你那天也说欠了别人不少钱,当哥的是应该帮你,但是你知道咱们经营的都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都免不了有个售后问题,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比如说有一天你经营不下去了,你的公司不存在了,我的售后服务找谁?这么多年老哥一直感觉你人不错,但是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如我和你合作就算你现在最大的一个客户了,但我也得对我的客户有个好的售后服务承诺,到时候扶不起你来,把我拖垮那就不好了。我不得不以生意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我沉默好一会儿后说:“王总您考虑这种问题是非常的对。我的产品,工厂虽然不是国内的大工厂但是也算是国内的二流品牌,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也考察过,都是国际上的成熟技术。至于售后服务,即使是我的公司倒了,工厂也会另外再找商的,或者您可以直接找工厂给你服务。”

听完我的话,王总抽了一支烟后说:“小张回去把合同拿过来,我们先签800台的单子,先体验一下你这个产品,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再续签。至于款的问题,你也不用多想,老哥谁都可以欠,现在就是不能欠你。”

我听完后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我和U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总算是开始了。第二天我的账户上就多了一笔王总汇过来的现金,U公司成为我当时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固定客户。真是同样在一个行业里,刘总与王总做人的区别太大了!

就在我和U公司合作开始不到半个月,相应的几个小公司客户也陆陆续续,从我这里走货。这是沾了U公司的无形广告效益,U公司毕竟是大公司,我和他的合作给我的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品牌价值,这也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显得自己巨大的道理!

到2006年5月份,我们的公司已有大大小小100多家的稳定客户,我欠朋友亲戚的钱,也全部还完了,每月公司还能有60万左右的现金流水。

然而我和朋友虽然能“站立在自己的脚跟上生存了”,但要走的路还真的很长很长……也许这就是人生。

上一篇:简单爱 第5期 下一篇:杜老板的“绿帽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