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宁 让鹰联飞得更高更远

时间:2022-09-25 01:28:29

2005年7月26日中午12时,一架空客320客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正点起飞,开始了她的处女航。两个小时后,她安全准时地降落在深圳机场,宣布了我国首家获批的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的首航成功,于是,又一支民用航空生力军诞生了。

作为国内首获批准的这家民营航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鹰联航空公司董事长李继宁被不少媒体称呼为“民营航空第一人”。李继宁显然比那些还在大门口张望的其它投资者更早感觉到了民航业开放的温度。“2003年7月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我了解到国家对于民航业有意对社会资本,包括民营资本放开。” 鹰联航空公司董事长李继宁回忆道,“我当时就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李时为广东英联通信公司的董事长,自言喜欢“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的他于是开始着手谋划。作为一名从事IT业的商人,虽默默无名但仍能第一个获得进入航空业的牌照,这本身就说明他的实力不虚。

出身于民航世家的敏感

李继宁可谓出身于民航世家,父母曾在中国民航系统工作,兄弟姊妹都在航空公司任职。早在2003年,他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潜力巨大的中国民航市场先机,开始着手调查研究中国航空市场。

巨大的市场需求更加坚定了李继宁的决心。2004年2月,李继宁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首先获准组建我国第一个民营航空公司。2004年6月,鹰联航空在四川省成都市完成了工商注册,申请了客运和货运两张牌照。注册资金8000万元人民币,李继宁是控股大股东。注册地点是双流国际机场。在通过了手续、规章、部门要求、飞行员、维修、运控等等一系列国家法定的检验审定后,2005年7月,鹰联航空开始正式对外营业。公司设在了双流机场对面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西南分公司大厦的二楼,蓝色的“鹰联航空”招牌跟外面的蓝天一样颜色。

鹰联航空开业初始,李继宁从长期战略发展角度考虑,树立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即打造“起步台阶高、水平高、与国际接轨快、经营管理水准向国内外优秀企业看齐”的航空公司。李继宁为实现心中的“梦”一路狂奔,从项目投资分析到首航成功作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他对项目投资进行了可行性判断。鹰联航空前期筹备中,先后邀请了汉莎和国内专业院校的专家对国内航空市场和公司定位进行了科学详尽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系统的可行性报告,为公司起步提供了准确坚实的市场定位和基石。

然后是基地选择。李继宁说,鹰联之所以选择成都作为基地,首先是看好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成都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次,公司在最初考虑基地定位时,就把眼光放在了那些中等的、有潜力的、有发展趋势的城市。“成都的经济活跃、旅游发达,省市政府招商引资理念新、投资环境好,都比较适合我们在这里发展,同时双流机场也是中国的四大机场之一。”

其次是团队架构。鹰联高层团队架构的特点是中外精英荟萃,既有国内一流专家,也有海外资深人士。张松光博士,现任鹰联副董事长,此前系新加坡航空公司总裁,1999年被誉为“全球杰出的首席执行官”、1998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亚洲地区商业人物”;公司执行总裁祝凯女士,此前系美国西北航空公司首位华裔女性高管人员。建立这种团队架构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起步就是中西结合,把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带进来,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作为这样一个企业,经不住走弯路,经不住折腾。”

航线和机型也是李继宁考虑的重要因素。鹰联以国内二类航线为主考虑设计航线,“这是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尽管客源多,但是航班密度大,竞争也更加激烈。”经过民航总局批准,鹰联航空的首批航线为成都-深圳、成都-长沙-杭州两条航线。今后鹰联航空拟开通的航线还包括成都至乌鲁木齐、昆明、九寨沟等近20条,国际航线的开辟也已经纳入鹰联视线。在机型选择上,鹰联选择目前国际公认最成熟的空客320系列。

拉开了其资本扩张的战幕

“没钱就别玩航空。”李继宁曾说。于是,鹰联航空拉开了其资本扩张的战幕。鹰联航空执行总裁祝凯曾透露,未来公司每年将会引进3至5架飞机,机队规模3年后也有望超过10架,并开通国际航线。而这种扩张显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谈及今后五年鹰联的发展目标,李继宁谈到了他对企业的设想:机队规模逐步扩张―飞机以3到4架的速度逐年递增,与之相适应,飞行员与地面维修人员的数量和能力也要扩大并提高;航线逐步扩大,条件成熟时将开辟国际航线等。而最终的目标是争取企业到一定规模时能够赢利上市,“上市地点根据当时资本市场选择确定,这也是国内外企业上市的惯例”。为此,鹰联目前也正在办理中外合资手续,启动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融资计划,“这个过程大约是3到5个月。”李继宁透露。

鹰联公司负责宣传的胡文彬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表达了入股鹰联航空的兴趣,其中包括航空公司及境外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与其接触,倾向是有航空业界管理经验、实力较强、本身知名度也较高的投资者。当记者询问是否已锁定航空公司时,胡文彬称,一些境外基金公司、投资公司同样有管理航空公司的经验。

根据民航总局颁布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国内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中方应控股,同时一家外商(包括其关联企业)不得拥有超过25%的股权比例。因此,胡文彬说,新的合资公司肯定由鹰联航空控股。

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下一步就是赴海外上市。据胡文彬透露,上市估计在两三年后进行,上市地点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业内人士预测,由于鹰联航空董事会中有两名成员是新加坡人,分别是新加坡航空的前总裁张松光博士和金融专家陈诚锦博士,因此鹰联航空选择在新加坡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低成本不是廉价”

在经营模式上,鹰联选择目前国际最成功的曾经是“蟑螂”的美国西南公司的“低成本运作”模式。李继宁还在其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单一机型、点对点飞行、部分服务外包加上精致的人性化的服务,如配餐的精美和特色等。“在目前中国还不能完全做到低成本的降价服务。因为在中国,一方面坐飞机的人还不多,还是个享受型的业态,不像美国已经完全视其为简单的交通方式;另一方面,中国更讲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所以我们要研究可变成本,在服务上才能体现质量和效益。”

当谈到当前比较热门的“廉价航空”话题时,李继宁说:“低成本不是廉价,因为廉价不符合中国国情,但是纯粹的低成本也不行,也同样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我们要把中外优秀模式吸收进来,做成优秀的航空公司。”

鹰联确定票价的原则是“随行就市”,所以也就无所谓“廉价”与否。“廉价航空不能低于亏损线,因为赢利是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其次在这一过程中才研究各种具体策略和手段。中国有中国市场的特点,首先是要有需求,市场有需求,企业就会发展。” 李继宁说。

据悉,鹰联航空拟开通的航线有成都至北京、广州、昆明、乌鲁木齐、九寨沟等近20条航线,在票价上已明确表示不打“廉价牌”。目前已加入民航电脑订座系统,主要的服务品牌有“航旅一线通”,旅客在任何一个机票代售点均可购买鹰联航空机票。

上一篇:都灵:浪漫完美的艺术殿堂 下一篇:悲情灿坤:一个3C王国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