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传统家庭文化精髓培育大学生和谐家庭观

时间:2022-09-24 09:45:09

吸取传统家庭文化精髓培育大学生和谐家庭观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 要: 本文提出和谐家庭观的定义,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和支撑点,了解当代大学生家庭观现状,对其进行优秀传统家庭文化教育,通过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的策略培育大学生的和谐家庭观。

关键词: 和谐 家庭观 传统

一、和谐家庭观的定义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崇高理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就流传许多关于和谐的思想。在古希腊,“和谐”被“用以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和灵魂机制”[1]。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数的和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信奉的天体和谐说,以及古希腊医学派提出的灵魂和谐说,等等。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更多的是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进行阐释。如《国语・郑语》载史伯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并提出“和实生物”的观点,认为不同因素的辩证统一才能使事物得到产生和发展。孔子进一步强调了“和”的社会功能,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主张采取“致中和”的办法协调对立面,提倡“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原则,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差等有序。

和谐家庭观是指有家的感觉;遇到困难时,家庭成员能相互支持;在家庭里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意见;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说想说的话;家人共同分担家务;家人感觉彼此亲近、和睦;家人喜欢共同生活在一起;家人相互尊重隐私;家人相互尊重个人意见;家庭中充满着幽默、欢乐的气氛;夫妻相敬如宾,互相肯定、支持;家人互相表达感激、赞赏之情;孩子有一个可以回忆的快乐童年;家庭使孩子有成长的机会。“南京师范大学金一虹教授认为和谐家庭应该符合这样的标准:有民主宽松的家庭气氛,平等对话的协调模式,相互帮助的支持关系,亲密温馨的心理环境,以及健康进取的家庭取向”[2]。

“和谐家庭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和支撑点,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家庭观现状

“孝”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作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内涵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激烈碰撞中经历了一次次变化。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差异大、价值观冲突严重,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家庭成员间出现矛盾。父母与子女在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上存在差别与隔膜,双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调节方式,父母不能逼迫子女或者一味妥协纵容子女,这样不利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和谐发展。当代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难题,我国老年人福利事业起步晚、发展不够完善,老龄化带来一些问题。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发掘其对孝文化的认识度并进行引导可以减缓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

婚恋观是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大学生面对恋爱理想和现实婚姻心态矛盾。由于性观念的开放和对家庭责任的逃避,导致某些大学生对伴侣责任感的减弱。尽管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真心相爱,但是还有部分人选择经济利益和传宗接代。在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上,某些大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随着社会新观念的逐渐发展,新旧观念相互渗透、经济财富逐渐累积、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得以强化,甚至在对待婚姻问题时以自我为核心的选择意识也占据一定的地位,从而使社会上出现“闪婚”、“不婚族”等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少数大学生对婚姻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成熟的婚恋观,容易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邻里关系是除婚姻家庭P系外人与人之间距离最近、最密切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人情绪、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基本要求是,邻里之间互敬、互助、互谅。当前一些大学生对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解还很不全面,尤其是对“邻里互助”的了解很不充分。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邻里关系不包含在家庭关系内。部分大学生与邻里关系淡漠和关系紧张。当前一些大学生在邻里互助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不能主动了解街坊邻居生活上的困难并提供帮助。

三、吸取传统家庭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和谐家庭观念教育

中国人的家庭文化始终包含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特色。虽然传统家庭文化中也有消极元素,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家庭文化在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培育和谐家庭观。

(一)要有孝道意识

中国的孝道观源远流长,古代孝道观主要体现在“养、敬、续志、无违、不断子嗣、尊亲等方面”[3]。“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4]。“三年之丧”,即父母去世后儿子应停止所有社会活动、感官享受和娱乐活动,专心守孝三年,表达对失去挚爱的双亲的哀悼与敬爱挚爱之情。对于父母的怀念子女的自然之情就表现为“三年之丧”,这并不是勉强所为,这是人的性情的真实流露。孝子不仅要在父母有生时躬行孝道,在父母过世后追思祭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还要在精神上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认为,父亲在的时候,要看做儿子的理想志向;父亲过世了以后,要看做儿子的能否继承父亲的遗志,按照父亲的志向做事情,如果能够做到三年都不改变,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

赡养父母从根本上讲,是在家庭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当子女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时,父母有义务抚育他们,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要尽赡养扶助的义务。这就是中国社会独特的代际“反馈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孝是“中国人历史的形成的,有其合理性的生存生活方式”[5]。即便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充分发挥传统孝道意识是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目标的现实需要。

(二)要有友、悌的意识

同胞兄弟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孩子,所以孝敬父母必能善待同胞兄弟,以使父母欣慰。处理兄弟之间关系的规范是“悌”,具体内容是兄友弟恭,“友”是兄对弟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兄要挚爱、关心弟;“恭”是弟对兄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弟对兄敬从、恭顺、谦恭而有礼。因此,秩序和情感是兄友弟恭的两个基本点。兄弟本是同气连枝,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秩序确定这样的关系,情感就势必受到牵动;但如果只用秩序而不用情感维护这种关系,便有损兄弟情分。所以,又提出了“友恭”这一说辞,这正是悌之道的意义所在。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曾在治家之道中谈道:“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F体孝道;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基于家庭伦理的“孝”“悌”反映出家庭教育中人性的良善的一面:因为慈爱和孝顺,便有父慈与子孝,因为宽容和互敬,便能有“兄友”与“弟恭”[6]。兄弟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应该相互仁爱,友善地对待对方,不结怨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相互扶持,帮助彼此渡过难关。“悌”道可适用于家庭外的一切人,待人恭敬有礼,人们之间就有可能建立兄弟般的关系。

(三)要培养和睦的邻里意识

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就很受重视。在古人看来,邻里和家族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邻里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有关家庭关系的外部延伸,因为邻里关系是通过不同的家庭相互交往而建立起来的。在古代社会,邻里关系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认为,邻里关系的地位仅次于家庭关系。传统家庭文化中关于和睦邻里关系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对亲情关系的一种延伸,提携家人要做到亲邻善仁,大度容让,相扶互助,日常交往相处时,要用亲善友好的心态互相对待;出现摩擦和矛盾时,用宽容相让的态度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遇到日常困难时,要热心相待,互相帮助。

邻里相交,应该坦诚相待,豁达大度。邻里之间由于各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修养、工作职业等不同,朝夕相处难免发生磕磕碰碰,做到互谅、互让尤为重要。“里仁为美,比户可封。讼息人安,延及世世。协和遍于万邦”。(圣谕・广训》)搞好邻里乡亲关系,不仅能社会和谐,而且能遍于万邦。

参考文献:

[1]金炳华.哲学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519.

[2]张莹.关于构建和谐家庭的几点[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3).

[3]乔德福.家庭道德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8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8.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9.

[6]郝亚飞,李紫烨.中国古代家风建设及当代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2015(1):77.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在高校普通话教学改革中的利用探析 下一篇: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