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国 中国画“笔墨”简论口范新国

时间:2022-09-24 09:44:07

范新国 中国画“笔墨”简论口范新国

笔墨,是中国画所独具的绘画语言,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种表现形式。作为中国写意画的灵魂,笔墨独树帜地徜徉在浩瀚的艺术宇宙之中,以它博大精深的表现力和鲜明突出的民族审美特质,彰显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粹。画者则借由笔墨,将自己的情感、学养及取向等生命元素为之抒发。故:笔墨是评价画者及作品高低的重要因素。

中国画是非常看重笔墨运用的,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笔是筋骨、墨是肌肉,笔取形、墨生韵,笔墨互为表里,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骨气形以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指出了笔墨与立意的主从关系。画家依赖用笔塑造形象,用墨塑造神韵将—般的物象以艺术形式达到含蓄、意韵的效果,赋予作品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气质。

笔墨的形成与中国书法的影响密不可分。沈括的“书画之妙,当以神会”,就道出书法与绘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书法用笔的造型作用和它的独立审美价值,为中国画的审美作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成为后来笔墨独立而存在的历史渊源。“以书入画”书法用笔,拓展了中国画笔墨的表现空间。

中国书法兼实用、审美于体,不同书体演绎出形态各异的笔法变化及点线的组合。赵盂頫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是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中谈到的飞白、篆籀、八法等,明确提出运用书法作画的法则。以书法的“真、草、隶、篆”诸体的不同笔法,运用到绘画作品之中。

中国画笔法的了悟可以从书法中得来,墨法的感悟可以从生活中得到,以笔法悟墨法“飞白,泼墨”互相生。加之不同时代画者的锤炼、创造和发展,使笔墨技法逐渐转化为一种带有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及文化内涵的笔墨文化。

中国画中的笔墨作为造型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精神世界的体现;与画者的世界观、审美观以及创造力相统一。因此,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笔墨的运用也必然受画者的历史背景、文化素养、人格精神及情感志趣等诸多因素所支配。画者的精神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画者的人品决定着笔墨格调的高低,画者情感的抒发主宰着艺术剑作的成败;画者受自然万物所染,或借物抒情或借题发挥,无不被自身的人品与情感支配着,不同的人品情感决定着审美的取向,指导着不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

画者若想生动地书写自然界的天灵地妙,自由自在地在艺术的殿堂中畅游,在实践中少走弯路,除了要“师古人之迹”,研习古法,掌握总结的笔墨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师古人之心”深入到生活中,“师法自然”广泛积累素材,涵养品性,以蒙养我们的艺术灵生。因为,生活才是创造思维的本源,是灵感触发的导体,只有生活才能赋予艺术无穷尽的生命力,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的产生,就没有艺术的创造与发展。

不论是画理还是画论都是从自然万物中得来,所以“未能深入其理,取尽其态,终未得画之洪规也。”古人依生活,立古法,将中国画笔墨发展得如此精彩纷呈,作为后来者,若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之道,除了要“入乎其内”,还须“出乎其外”,“师古而化之”。在广收博取,融汇贯通之外,更要深入生活,结合现实、发挥个长、抒发真情,才可能笔底出新,自创一格。

上一篇:夏季食凉性蔬菜生津止渴 下一篇:旧书打造逼真地质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