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股票型基金的“红盖头”

时间:2022-09-24 09:20:09

掀起股票型基金的“红盖头”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尽管伟大的托尔斯泰并不是在讨论财富问题,但精明的投资者与蹩脚的投资者具有同样的特点―前者总是能够在投资进行之前就选对正确的方向,而后者却一直希望通过很多花哨的手段致富,可惜“投资未捷路先错”。

进入2005年下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越发呈现扎堆儿的趋势;对于股市见底、即将复苏的消息也纷纷见诸报端。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机会真的来临了么?投资者是否应该伴随股票型基金的脚步,去“抄股市的大底”呢?

《钱经》签约理财师赵明华

嘉实基金首席理财规划师兼宏观策略部执行副总监

如果说2004年是“货币基金年”,2005年是“债券基金年”,那么,2006年就很可能是“股票基金年”。

从制度层面来讲,通过股权分置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措施的出台,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逐步走向成熟,使上市公司的发展、投资者投资都将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未来“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将很有可能优于“十五”期间,历经几年的调整,股市长期背离宏观经济的现象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很有可能通过今年的进一步调整,在2006年走向复苏,并在2007年以后逐步找到“牛”的感觉;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角度讲,市值下跌了50%以上之后,目前各实力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市盈率普遍处在十几倍的水平上,再加上今后几年发展向好的预期,中国股市将迎来众多真正的优质股。

因此,尽管短期内可能还有波动风险,但是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机会确已来临。

《钱经》签约理财师吴强

中信银行奥运村支行个人理财中心理财经理

股票型基金的相对扎堆儿发行并不能说明各机构对股市的判断完全一致。事实上,他们对市场的中短期判断,分歧还相当大。从股指近期走势可以看出,震荡加剧,基金调仓也趋于频繁。

我认同中国股市短期还是“政策市”的判断,但不同基金对政策影响的不同判断就会形成分歧。从2005年6月6日至今的行情可以归结为两次政策调整的结果。第一次是人民币升值,其短期影响已经到位,但长期影响对不同行业比较复杂;另一次是股权分置改革的试行推出,它是大盘长期向好的内在因素,也会造成短期内行情走低。部分基金经理考虑到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市场长期扩容压力,“对价”因素对个股估值的影响等因素,在近期对原有仓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十一五”规划的正式提出,包括新的产业政策的推出,使新兴行业公司和有政策扶持行业的公司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这也使得另一些“先知先觉”的基金在近期一直加大对相关行业的关注。反映在盘面上,典型表现就是长期重仓蓝筹股被大幅减持,而新增重仓品种在增加。减持的品种主要包括钢铁、石化、港口、机场等公用事业类品种,而增持的品种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农业、零售百货等品种。所以,现在又回到重个股轻指数的阶段。

目前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动作。一来转型期的中国股市对基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精选个股机会,二来股市大盘处于底部区域,有利于新基金建仓;如果股市短期内继续向下,突破前期低点,将会形成空头陷阱,更有利于新基金;最后,股市“冬耕春收”的规律也让基金公司认为现在发新基金是个时机。

《钱经》签约理财师金国瑞

原华夏基金北京营销总部总经理助理

从产品类型上看,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已经降到2%左右,而且目前市场容量已经达到20多只,新发货币市场基金对投资者已经基本失去吸引力。另一方面市场虽然又要重新面临千点考验,但从总体来说,下跌空间比较小。而且市场一直在底部震荡,所以,从产品类型上,各基金公司都选择了股票型基金作为新发产品。

股票型基金发行扎堆,与其说是形成一致的预期,不如说是一致认同底部来得准确,目前投资股票基金的机会还可以,下跌风险不高。之所以不说是好机会,是因为股市上涨在短期内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盈利预期还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

深入解读

对股票市场是否真的形成了比较一致的预期呢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和考察的时期有关,也和基金公司发行股票型基金的各种动机有关。谁也无法预测具体哪一点是中国股市的最低点,怕成为刻舟求剑的蠢人。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中国股市长期向好,大盘不可能还有大跌的空间。

从时期角度讲,各机构对于市场大盘处于底部区域,长期将向复苏、利好方向发展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关键的分歧在于这个“长期”究竟是多长,有基金经理认为2006年春夏之际就是股市的拐点,从此将启动复苏;也有人认为要到2006年底或2007年初,甚至还有人认为要到2008年。

基金公司发行股票型基金动机是多方面的:有对大盘的认识,像上面所分析的,在市场底部建仓,有利于在股市进入上升通道后的操作,也有利于提高业绩水平;另一方面,不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即使大盘不能很快向上发展,其下调的空间已经很有限,因此,错过投资机会的“大错”是决不能犯的。当然,我们也不妨对一些管理水平非常一般的基金公司抢着发行股票型基金的动机做个“妄测”,因为目前基金公司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从收益来看,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对于基金公司利润的贡献度很小,甚至有可能是赔本生意,所以选择股票基金发行。

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机会真的来了么

具体地讲,对于打算进行长期投资的基金投资者,目前正是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好时候。尽管短期仍可能有波动,但是股市由底盘向上逐渐发展的势头是得到专家与机构一致认可的。

真正在股票基金上获利丰厚的投资者都是在股市低迷时果断介入。而基金建仓需要1~2个月,现在发行的基金正可以在市场处于底部时进入。如果初步建仓就在股价较低的位置,那么,将对基金投资的业绩产生直接的推动。

当然,风险是存在的,但主要还是短期风险以及挑选基金的风险。相对于直接投资于股市,股票型基金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同时,由于其主动投资的特性,还有可能较被动投资的股指型基金更好地抓住股市复苏的投资机会。

怎样抓住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机会

对于那些能够承受一定风险,准备长期投资的人而言,要真正抓住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机会,还是要在具体的基金选择和持有方面多下一些功夫的。

要选择优秀的股票型基金。这就要从基金公司的规模、旗下基金业绩、基金经理的表现以及基金本身的业绩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同时,要充分将基金评级评价机构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效地利用起来,以节省自己的考察成本。尤其是靠近年末,各基金的排行榜将会帮助投资者将近期表现较好的基金挑选出来。

抓住投资机会的同时控制风险。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投资能力,选取适合自身特点的股票型基金,包括投资风格的匹配;不要为追求高收益而对风险和承受损失的能力视而不见。

分批购买,不要一次性购入。这样,就可以将投资的购买时点分散开,尽量减小由于短期波动所造成的损失。分配购买,不一定非要采取定期定额的方式。如果采用定投的方式,购买周期不宜设置过长,以免投资额过小,错过大盘意外上涨的机会。

构建基金投资组合。比如,以货币市场基金为蓄水池,以股票型基金为中心构建投资组合。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相对稳定、流动性高、变现成本低的特点,灵活掌握向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额度;同时,注意组合中股指基金的投资比例。

配置型基金可能会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有着独特优势;由于它能够在各投资工具中间灵活配置,如果策略得当,可能会取得出色的成绩。

目前,普通投资者可以选择分期买入,持仓待涨;对于专业投资者,应该考虑继续观望,等待市场的上涨趋势出现,抓住最有利的投资时机。如果是三五年或者更长的长期投资者,建议买入。

上一篇:钱经信箱 第12期 下一篇: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化你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