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关怀式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24 08:49:15

大学生人文关怀式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质

人文关怀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教育要求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更多的关注,要求关注学生的思想成长状况、政治进步状况、道德提升状况、心理和谐状况、价值实现和权益维护状况等方面。人文关怀教育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教育内容选择和课程设定形式

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期望和目的有很大关系。大学生人文关怀式思政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学生没有兴趣;过于社会化的内容,在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经常会包含老师对于事件的认识。这样的话对于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对事件的全面认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选择内容,作者认为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和特定科的模式较好,其定课主要是根据学生情况而临时和专门设计的课程。人文关怀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可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人文关怀理念的精髓,也可以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占有很大比例,它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学生对未来、社会、社会事件等认识,以及学生在校中或者走向社会之后的处世行为、工作态度等。总之,人文关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教育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一定结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过程中,这四方面占有的比重程度也将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的实现。对于具体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自主选择和开发教育内容。

三、人文关怀教育方法和途径

根据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质看,人文关怀教育重在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包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素质状况、专业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即未来发展状况等。因此,在人文关怀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首要工作是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了解过程中可以是问卷调查,也可以是深入访谈。总之,要求教师做多对每个学生的状况了如指掌。其次,是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开展。为了提高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与行为改变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来就业和发展所需的人格品质等结合。关于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形式,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和课后教育相结合形式,课后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等等。人文关怀教育的组织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室如心理咨询室,当然也可以建立网络,通过网络教育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根据学生的状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可以培训一些专任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四、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教育的效果或者教育的效果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大小。关于人文关怀教育效果的研究设计到人文关怀教育的评价。这方面目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通过自评和他评形式;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对于这种形式的评价首先要解决的是评价指标设计的问题。目前根据研究文献看,这方面的研究很缺乏,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应给加大力度。为了增强研究的说服力,建议采用实证性研究,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尽量客观,在人文关怀效果方面的评价,开始时,可以尽量采用自评和他评形式。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设定对照组的形式进行研究,对传统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人文关怀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的途径和方面,其重点在于关怀,要关怀学生的各方面,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学校在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方面,要做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感受和需求,完善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机制。对于人文关怀教育今后的研究方面应以实证研究为主,加强应用性研究,研究内容应该倾向于人文关怀教育实施的效果评价,或者人文关怀教育的开展以及具体的开展过程等方面。

作者:杨昭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上一篇:运管所清明节工作计划 下一篇: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