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合学语文

时间:2022-09-24 08:46:55

图文结合学语文

在农村,尤其是在山区小学,教学设备、设施简陋,教具、学具缺乏。教师们常常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具,而制作教学挂图则是许多农村小学教师的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山村小学教师,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已记不清自己多少次绘制过教学挂图了。以前,我一直认为,制作教学挂图只是为了便于指导学生看图。在指导学生看图时,老师设计好问题,学生按按教师的提问观察、回答。在学习中,学生受教师设计思路的牵制,缺少自主性,缺乏想象力,显得较被动。

一次,我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就想:如果把图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效果会怎样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图文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图文结合学语文,并不是"看图学文"和"看图写话"。它更进了一步,在学习中学生更具参与性和自主性。简单地说,"看图学文"是看别人的图,读别人的文;"看图写话"是看别人的图,写自己的话。而图文结合学语文是由"看图学文"到"画图学文"和"学文画图",然后由"看图写话"到"画图写文"和"写文配图",最后达到图文结合进行创作。

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1 临摹课文插图,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临摹课文插图,这是图文结合学习的第一步。刚开始练习时,学生反映画不好,画出的图没有书中的图画美观。我鼓励学生,画不出精美的图没关系,只要画出观察到的内容即可。临摹练习后让学生分组传阅、交流。几次练习之后,学生有了很大进步。在临摹练习时学生逐步做到有关顺序地观察图画,观察得也特别认真、仔细,能发现平时看图时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学生视野,让他们随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有特点的事物,自己喜爱的或印象深刻的事物,并画成简单的图画。学生通过临摹练习,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变得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2 给课文配插图,提高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2.1 在临摹插图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后,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画成图。为了画好图,就得多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图画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了。

2.2 在预习课文后就给课文配图,这样在课堂上学习课文时,学生已对课文内容比较了解。然后让学生展示图画,讲述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交流、讨论,学习课文时学生就能更认真,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变得主动了,提高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学习了《琥珀》一文,学生拿着自己的图画,走上讲台,边展示自己的图画边讲述有关课文内容及自己的理解,还有学生提出自己可以用松香和昆虫制作一块琥珀,并口述制作方法。学习《林海》、《鸟的天堂》等课文,通过练习,学生反映对课文中描绘的美景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学习《夜莺的歌声》时,有学生指出课本插图中把小夜莺的上衣画成了黄色,这与课文内容不符,课文描写小夜莺穿着一件跟树叶差不多颜色的绿上衣。学生如果没有认真阅读课文,是不会发现这样的细节问题的。

3 丰富想象力,激发创作热情,提高习作能力

通过图文结合的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了。再结合写作训练,丰富想象力,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3.1 课堂练笔,图文结合

(1) 在学习了《卢沟桥的狮子》后,我让学生从课文插图中选取一幅进行临摹,然后写一段话。学生临摹后对石狮子的形态进行描写、刻画十分细致,还写出了自己的联想。

(2) 学习《穷人》一课后,让学生续写渔夫一家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后的生活,并给自己的习作配上适当的图画。有的学生配一幅,有的配了三幅。图画基本上反映了渔夫一家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用文字和图画来表现。

3.2 课外创作,图文并茂

在进行了为古诗配图的练习后,就有了学生的积极创作。学生试着写诗画图,并为自己的诗配图,也为自己的图配诗。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就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了一个"诗画专栏",展示学生的习作。

在此展示两名学生习作:

(1) 图:一道彩虹上面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诗:雨过天晴白云飘,天边架起彩虹桥。彩虹上面建宝塔,家乡美景真奇妙。

小作者唐义勇讲述:我看到动画片《哪吒》里面有一座金宝塔,就想如果我的家乡有这样美丽的宝塔该多好啊!又想起夏天大雨过后,天边的彩虹那么美。就画了这幅画,写了这首诗。

(2) 图:空中的雪花,地上的雪人,冰冻的小河,一座小屋顶上烟囱飘着轻烟。

诗:雪花满天飞,雪人到处堆。冰块在水面,炭火化成灰。

小作者邓双满讲述:冬天的早晨来上学,看到小河沟里的水面结了冰。想起有一年下大雪,家里烧着炭火,我们到外面堆雪人,真是快乐。就写了这首诗,画了这幅图。

也许这些诗不算好,这些画不算美,但这是山村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感受到图文结合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比较适用于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即使现在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了精美的挂图,有了电脑网络,但我认为什么也比不上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和想象、用口讲述、用手去做的效果好。

当然,并不是学习语文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图文相配的练习也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学习时间,大多数练习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这只是一各学习语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适当运用这样的方法,对语文学习是有益的。

上一篇: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误区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