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腹痛的疗效对照观察

时间:2022-09-24 07:42:35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分别用硫酸镁和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腹痛62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为31例,观察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关键词:硫酸镁;山莨菪碱;急性腹痛;临床疗效

急性腹痛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是指患者自觉腹部突发性疼痛,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临床常用阿托品、山莨菪碱并辅助抗感染等治疗方法,但是止痛效果并不理想。我院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分别给予硫酸镁和山莨菪碱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腹痛62例患者,其中16例急性胃肠炎,19例胆绞痛,14例急性轻症胰腺炎,13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均自诉有不同程度的剧烈疼痛感,部分伴有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31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为16~72岁,平均为(40.2±0.2)岁。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37.2±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以及临床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抗感染、补液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10mg山莨菪碱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25%硫酸镁20mL加入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1.3疗效评定 用药30min后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及腹痛缓解时间将疗效分为:①显效:用药后腹痛症状基本消失,视觉模拟评分减小2分以上;②有效:用药后腹痛症状可缓解,视觉模拟评分减1分;③无效:用药后腹痛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加重。其中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用药30min后,临床疗效见表1。

从表1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腹痛缓解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及腹痛缓解时间,见表2。

从表2可知,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及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自觉恶心,1例血压降低。对照组出现5例患者明显口干,1例心动过速,4例自觉恶心,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腹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诱发因素多样,常见的有急性胆囊炎、肠梗阻、输尿管结石、急性胃肠炎、胆石症等[1]。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其生命造成重大威胁[2]。其临床表现根据部位表现为胃痛位于中上腹部,肝胆疾患疼痛位于右上腹,小肠绞痛位于脐周,结肠绞痛常位于下腹部,膀胱痛位于耻骨上部,急性下腹部痛也见于急性盆腔炎症。该病有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如:急性腹膜炎腹痛在静卧时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时加重,胆绞痛可因脂肪餐而诱发,暴食是急性胃扩张的诱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与饮食不洁有关。

在治疗上首先及时查明原因,对因治疗。一般均需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针对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等患者,胃肠减压;早期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情况的变化。但是伴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外科处理:①休克,②突发剧烈腹痛,持续6h不缓解,③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④触到包块,⑤肝浊音界消失,⑥高亢肠鸣音,其余的可暂时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多选用抗胆碱能类或吗啡类药物。山莨菪碱是一种拮抗乙酰胆碱的药物,可以松弛平滑肌,从而有效缓解平滑肌痉挛[3]。但山莨菪碱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孕妇、急性脑出血、肠梗阻等患者忌用。镁是肌肉组织的强松弛剂,可显著减少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有效阻断神经肌肉接头达到松弛骨骼肌的作用。目前硫酸镁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心肌梗死、胆绞痛、支气管哮喘等多种急症引起的腹痛,且其副作用小。所以硫酸镁治疗急性腹痛方面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水林.氯诺昔康与高乌甲素在治疗痉挛性腹痛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2):231-232.

[2]范泽潮,俞秋荔.联合使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J].临床研究,2012,9(12):49-50.

[3]董一飞,华德林,谈丰平.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腹痛80例的疗效对照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4):115-116.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研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