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的“择偶战”何时休

时间:2022-09-24 06:17:58

黎医生你好:

我的女儿十分孝顺、聪明,各方面条件也很优秀。可是她偏偏爱上一个条件不如她的男人。这个男人不但相貌一般,脾气也不好,工资收入不如她,平日还爱与朋友打牌赌博。我常对女儿说:“父母不反对你交男朋友,可你为什么要找个这样的人呢”

女儿对于我们阻止她与男友交往一事十分想不通,每次我絮絮叨叨地说起这件事,女儿干脆不理我们,我们介绍的对象,她也不肯见,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与我们“冷战”。

每当我想到这件事,心头就一紧,不知道怎么办。

一个发愁的母亲

你好: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情结”,说的是:一门婚事,父母越反对,子女越坚持。

最古老的例子就是牛郎织女。别觉得牛郎织女的故事离咱挺遥远,越到现代,这故事普遍性越强。尤其80后一代的婚姻问题上,不论结婚离婚,父母的意见参与都占到了一个极其大的比重。曾有学者总结过年轻小夫妻离婚的三大主因:个性上过于自我化;父母意见参与过多;婚姻耐受力差。

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下,每个父母都怕自家子女受委屈,原本,父母应该成为子女婚姻中的“消防员”,可这种过逾的爱趋势下,父母却成了80后子女婚姻的“点火人”。

曾有房地产商调侃说房价高是“丈母娘经济”,因为80后的女孩们总说“没房的男人我能嫁,可我妈不干”。而女婿们都恨势利眼的丈母娘,这一群丈母娘在街坊邻居眼里,都是善良又通情达理的女性,可一到了女儿婚姻问题上,却是铁面一副坚决不肯通融。

神话中,最终织女被母亲带回娘家后,哭闹不休。皇母娘娘没办法,只好恩准女儿女婿每年的七夕见一次面。也许当年皇母娘娘不反对,若干年后牛郎织女会成为一对怨偶,每日为柴米油盐烦心,但有了父母的反对,就如同有了外力的助推,俩人必须紧紧抱团,一致对抗。可见,有些时候,父母的反对,恰恰是爱情“神话”的助成剂。

大家都知道王宝钏薛平贵的故事。这也体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情结”。王宝钏守寒窑十八年,宁愿吃糠咽菜也坚决不回娘家改嫁。倒不是这位富家女有多么爱吃苦受罪,只不过是父母的坚决反对逼得她无法回头。一个孩子真正证明自己长大的唯一办法就是:脱离父母的管束,不走父母划定的人生路。

所以,那些不满意子女婚事的父母们,想一直让子女跟你对着干,就反对他们的婚事吧。保准,你越反对,她越要一条道儿走到黑!

那么父母们怎么能让女儿接受条件极优秀的小伙子呢?很简单。你别去当这个媒人。找个身边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来给女儿牵线。如此,她才真正能有个轻松的心态去看清对方身上的优点。否则,在她的眼里,那个小伙子身上承载的,则全是父母的专制影子。

爱之深,就不要责之切。

爱之深,就要装得不是爱得那么深。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子女的婚事上,父母的嘴越苦,子女的反抗越厉害。

心理医生黎黎

上一篇:春苗出土迎朝阳――难忘北京车辆段岁月(三) 下一篇:记忆奇人张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