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09-24 05:54:44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

摘 要: 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与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验对化学科学来说不可缺少,对化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1.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课堂45分钟内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2.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做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增强实验效果。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因此,我引导学生做了这样的改进: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连同红磷一起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还清晰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密度比空气大。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明了,现象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1.开发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如讲实验基本操作“玻璃仪器洗涤”时,布置学生回家清洗玻璃杯,并将洗净的玻璃杯带到学校,看谁符合洗净的标准,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另外,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设计后继实验。实验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如在新课标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后继实验,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如人教版《化学》铁钉生锈实验,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后探究成功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继续探究意识,即有意地引导学生:“同学们还知道铁器在哪些情况下易生锈吗?”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验,拟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提出了在糖水、醋、酱油、盐水等情况下生锈的事例,进而概括出钢铁生锈的普通原因和条件。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增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产生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解释,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时,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要求组内各同学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积极转变角色,促进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面临的问题。由于老师提供给各组的仪器不尽相同:有的有试管、广口瓶,有的有锥形瓶、平底烧瓶,有的有单孔橡皮塞,有的有双孔橡皮塞,等等,故各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多种多样,并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推销员”介绍装置的优点,由全班同学评价。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总之,我们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

[2]张步云.创设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平台[J].甘肃教育,2009(10).

[3]赵家骏.创建与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库的新突破[J].中国远程教育,2010(07).

上一篇: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在混凝土构件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