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4 05:46:51

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迅速发展,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有重大突破,提出体育教学从认知、技能、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合作和交往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多元教学目标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担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职能,如何发挥高校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教育方法,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但是,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教学目标也没有从传统的传授运动技能转向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来。大学生中不了解体育能促进心理健康的人数也不少,根据资料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有些已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研究方法

笔者就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做了调查研究。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所采集的材料数据通过数理统计,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实证研究在本校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验证相关信息结论。调查法主要采用专访和问卷调查,专访对象为个别教育学和体育教育专家,问卷对象以本校大学生和体育教师为主,以及部分外校大学生和高校体育教师,有效问卷共计大学生520人,其中男女生各260人,教师共65人。

二、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对其评定标准有不同的论述,至今尚无统一说法,但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认为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六条标准:①身体健康;②认知健全;③情感饱满;④人格健全;⑤人际关系;⑥行为稳定。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教师95.38%、学生78.27%,认为大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体育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运动中对同伴、对手、体育器械等对象能迅速准确的感知,协调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此外,体育本身蕴含着丰富科学知识,它在知识上、技能上与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要素和密切的联系。如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而这些能力正是构成智力的主要要素。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和训练活动,在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及增强体质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几种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

(2)大学体育教学能够强化大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运动的内容、难度和达到目的与其他运动个体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大学体育教学能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散、懈怠、无所作为,为体育运动所不齿;而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如果学生能在紧张、激烈的运动对抗,敢于向自身运动极限的冲击,必定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负荷,它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的矛盾,达到完成预定的任务。而这一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4)大学体育教学能调节大学生不良的情绪。情绪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不良的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但通过体育运动可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自信、自尊、自强,并使烦恼、寂寞、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5)大学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疲劳。当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产生疲劳时,可通过体育课教学和适当的课外体育锻炼来进行心理调节,使人的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果。

(6)大学体育教学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某些心理缺陷。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使某些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2.调查结果中表明,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体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产生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大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的培养。二是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对体育的认识态度不积极,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体育课堂上比较被动,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终身体育思想尚未形成,以至走出校门后,不能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甚者,上体育课仅为完成学分而已。

四、结论

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它能有效地调节大学生身心矛盾,能促进大学生的智育发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某些心理缺陷,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和认识,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功能,结合心理诱导和心理教育,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上一篇:高校工科物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影响农村女性成才的人格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