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去的+-×÷

时间:2022-09-24 05:32:29

策划:杨菁 美编:JFR 图片:gettyimages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永远新鲜不厌的话题,食疗、食补,人人都希望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但是,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让我们在面对美味诱惑时手足无措――难道,我们每天享受的是“钢丝上的盛宴”吗?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盐这样的物质作为保存食物的手段。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人们无法保证每次狩猎都能打到食物,收割下的作物也很容易腐烂,想办法保存多余的食物就变得很重要。

我们也许应该感谢发明7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家们――是他们,让我们吃到松软可口的面包、享受口味迥异的美食,容易腐败的新鲜食物可以放如此之久。

无添加?NO Way

事实上,除了真正的天然野生食物,所有经过人类加工的食品中,大概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但是,如今只有不超过食品重量百分之一的添加剂被用于保存食物,其中的百分之九十都被称作“美容”添加剂。

正是这些东西使人们担心,通过掩盖原料的乏味和低质,添加剂让我们确信所吃的东西要比它单个的组成成分好。只有那些对食品的每种成分都非常了解的人才清楚自己吃的究竟是什么――那些东西着实令人担忧。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食品添加剂,就像我们不能阻止汽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不能拒绝电脑的诱惑一样。

添加剂也是受害者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百姓关注,一些人为添加、违规使用的有害添加成分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添加剂“名誉受损”。

事实上,用作调味品色素的苏丹红、奶粉里的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食用化工原料。属非法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只要用量不超标,且用对地方,对人体是安全的。我们,实在是冤枉了添加剂。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针对“某些食品添加剂致癌”的说法,正确的应是,添加剂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它们加入食品中的剂量是极低的,而且不得不加。因此,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食物也要望闻问切

既然添加不可避免,想要吃得安全,就一定要“多方位、立体化”地对选购的食物进行了解。借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要对食物进行――望、闻、问、切。

望:仔细辨别食物的颜色

新鲜的食物大多色泽自然、不灰败,颜色过正或过分鲜艳的大多有问题,不可食用。比如说鱼,眼睛清澈、黑白分明,鱼鳃呈鲜红色或樱红色,鱼身颜色为其固有的颜色,并且鱼肉色泽鲜艳的就是新鲜的鱼。

闻:每种食物都有其特别的气味

食物都有其标志性的气味,如果有不寻常的腥味、臭味或人工香味,那就是有问题。添加适量、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是不会改变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的。如果欲购的食物与你记忆中的味道有区别,那就别买。

问:注意食物的外包装

将食物购买回家前一定要仔细辨别外包装标明的储藏方法、保质期、无公害标志等信息。如果碰到保质期等信息被故意掩盖或模糊不清,又或者外包装有残漏或再次包装的痕迹,还是将它从你的购物车里拿掉吧。

切:学习鉴别的民间方法

对食物有了疑问,可以用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土办法进行识别,不用借助精细的仪器,你就能知道日常食品的优劣真伪。比如说,将鸡蛋放于清水中,尖的一头向下的就是新鲜鸡蛋,否则就是放了很久的鸡蛋;对新鲜的鸡蛋哈气,可闻到淡淡的生石灰味。类似方法,平日多留意,一定有很多。

TIPS:

品种繁多的食品添加剂逃不开以下几种:

1 防腐剂――主要作用为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包括无机和有机两种。无害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1%以内。

2 发色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以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3 食用香料――为了提高食品的风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质,称为食用香味料,简称食用香料。有天然和人造两种。

4 增味剂――它可以改善风味、调节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质量,使加工食品丰富多彩,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5 膨松剂――在加工过程中使面胚起发,形成海绵状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化、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上一篇:缤纷漆甲 第5期 下一篇:眼泪打败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