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缜密的解析 求真务实的建构

时间:2022-09-24 05:14:00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8-0961(200s)05-0094-01

由吉林大学刘清才、高科教授等合著的《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一书,已于2007年5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系统地解读东北亚地缘战略格局走势、缜密地解析东北亚大国区域战略转型方向、审慎地探索东北亚地区秩序重构的样态、务实地建构中国东北亚地缘战略基点的力作。该书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项目、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终期研究成果。

该书立足于格局重组与秩序重构的宏观问题,对不同国家战略进行了纵横比较分析,强调各国不同侧重地区政策的互有侧重的复合依存,从而凸现了战略背后的战略,使格局与秩序问题置于某种可预知的动态层面,为读者的继续研究与思考拓展了潜在的、有益的空间。

总览全书,可以用这样三句话概括其谋篇布局与具体的研究内容:系统构思,国别突破;史论结合,战略统筹;立破有度,理性制衡。

“系统构思”主要体现在:一是该书从序言、前言到后面的核心的八章内容从不同层面整体透视着一个问题,即东北亚国际体系中行为体(国家)与地区地缘政治(结构)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从格局、机制、战略、政策四个不同维度,对秩序问题进行了整体性的透视;二是理论架构与实证分析的统筹、战略分析与政策解读的统合构成有机整体,从而使八章在统一的理论前提指导下,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三是所有问题都旨在寻求回归系统,都集中于对东北亚政治体系现实轮廓与中国地缘战略可供参考的借鉴与选择。

“国别突破”重在层面与层次的复合分析。层面上,强调东北亚国家及美国战略、政策处于同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强调地缘政治的动力缘自这些直接关系行为体复合的互动与效能;层次上,对不同国家自身战略及其影响力又有一个很清晰的客观界分,对域内不同国家复杂的战略平衡与主导权争夺以及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解构,从而不但突出了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存在与影响,更从深层视角对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的体系根源、国家战略根源与国内政治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使个案问题研究既服从于整体构思,又不断地推动整体研究的深化,正可谓“迈出一小步,进步一大步”。

“史论结合,战略统筹”是指该书既注重东北亚地缘政治景观的客观素描,也注重对地缘问题社会连带关系的深层阐释,从而使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社会根源成为战略性分析坚实、可信的基础,成为战略偏好与战略选择的历史动因。这样,战略问题既是国家、国内政治与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地区内和地区外战略关系互动的产物,同时还是国内与国外、地区内与区域外战略关系复杂平衡的产物。从而使大国战略与小国战略、历史上的战略与现实中的战略都被置于可供比较、借鉴、可预知但不可臆断的层面,使之成为分析东北亚国际体系最适当的工具。

“立破有度,理性制衡”是指该书存在两个清晰的由分至合、由合至分的研究路径。一个是,该书在东北亚地缘政治的主题下,从中、美、日、俄、蒙、朝、韩七个国家的战略对问题进行了解构,使各国战略置于东北亚地缘政治的语境中,而这七个国家的战略客观上不是通过叠加而是通过抽象凝炼反证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变迁,由此完成一个问题域的循环;另一个是对中国地缘政治问题的理性分析,这是该书通篇关注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地缘战略的语境下,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地区安全机制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体系因素,其他大国战略选择实质成为某种中国选择的参照系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最终必然回归中国战略选择这个主题。由此,中国地缘战略选择与东北亚地缘政治之间形成更高层次的互破互立、解构与同构的彼此依存的关系,从而预设了多条可供理性求索的路径,使读者根据问题意识对同一问题可进行不同视角的立体审视,对多个问题可依存这样的路径进行同一性的追索。

上一篇:中俄两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之比较 下一篇:关于中国企业开拓俄建筑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