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4 04:52:35

物联网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物联网用户接受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情境化的用户接受度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假设均得到支持。隐私和安全问题可能成为物联网社会接受问题上的一个随时都会被引爆的炸弹,互动性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成熟的标志,兼容性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成败的技术关键,有用性感知是技术接受度的最大影响因素。

关键词:物联网; 用户接受;影响因素; 用户接受模型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3.007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5卷 第3期 吴标兵:物联网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

网络x.0是用来描述网络技术发展阶段的。互联网是Web 1.0。Web 2.0是社会化媒介的涌现和用户生成的内容。Web 3.0是语义网络。物联网又被称为Web 4.0。

一般来说,物联网这个词是指相互连接的网络化的日常物体所形成的网络。它通常被视为一个自我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目的是将所有的物或人互连: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相互通信。支撑物联网的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等。物联网依赖于互联网的信息架构,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

近年来,物联网正成为一种国家和地区的战略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以及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物联网领域所做的很多研究只是物联网定义和相关技术,依旧停留于抽象概念的网络架构\[1\]。

在社会和经济管理实践中,物联网决策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往往缺少对用户这一利益层的重视和细致分析以及有效的评估机制。技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它不断地向用户演示它在技术功能上如何先进,其应用价值将是不言自明的。当突破性技术被开发时,这可能造成大量需求。有时事实并非如此:用户对看似“完美”的技术没有兴趣,即使一切都做得很“对”。从技术应用失败的历史案例中,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经验教训: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接受是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而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接受的关键是换位思考。

信息技术接受相关研究文献和成果较多,比如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AR)等。相较其他理论,TAM在预测用户使用IT意愿上更具有效性\[24\]。国外个别学者使用TAM来解释消费者对RFID技术的接受,但是该文只将TAM情境化,而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5\]。国内研究物联网用户接收的文献不多,笔者曾在《物联网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探究》(简称“探究”) 一文中对物联网接收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定性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但是没有进行定量分析\[6\]。本文的着眼点在于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接受的实证研究,以确立科学的评价和预测机制。

一、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和模型量表

1.研究假设。根据“探究”的物联网用户接受度模型,见图1。

图1 物联网用户接受度模型

本文对18个假设进行归类:

假设1.1~假设1.7 互动性、成本感知、兼容性、社会因素、易用性感知将显著(正) 影响用户有用性感知;安全感知、隐私感知将显著(负) 影响用户有用性感知。

假设2.1~假设2.3 创新性、兼容性、社会因素将显著(正) 影响用户易用性感知。

假设3.1~假设3.8 创新性、互动性、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兼容性、社会因素将显著(正) 影响用户接受度;隐私感知、成本感知将显著(负) 影响用户接受度。

2.模型量表。在不影响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文对“探究”中的“用户接受度模型量表”进行适度的归纳、优化,建立较为明晰、合理的量表,见表1。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收集

本问卷以手机校园卡物联网应用为例。问卷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步,阅读文献和访谈,确定影响用户接受手机校园卡物联网技术的因素指标体系,设计测量项,形成调查问卷初稿。所有项均用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人口统计变量也包括在其中。第二步,预调查,把调查问卷发放给20位在攻读本科或硕士学位的不同专业学生,让他们对问卷提意见。优化问卷结构、提问方式以及操作指南。第三步,将问卷中的结构变量和观测变量的问题全部打乱,并将一个观测变量的测量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置,以检测回收问卷的有效性。第四步,正式调查,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使用校园手机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手机校园卡的使用有直接的经验。这样,样本符合研究的目的。本问卷调查以面候调查为主,留置调查为辅。在被调查之前讲解了必要的注意事项,在调查中对被调查者的问题进行说明。第五步,调查问卷的回收和甄别。发放300分问卷,收回278问卷,回收率为90.2%。剔除6份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272份。本研究的分析变量有10个,有效样本为272份,多于有效样本是分析变量10倍的要求,符合统计要求。

(三) 模型检验

在数据分析中,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方法对变量设计、研究假设和系统模型进行验证,主要采用SPSS18.0和LISREL8.7两种软件来完成。

1.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对问卷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并采用KMO检验和Barelett球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29,Barelett体验值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所获取的数据适合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二步采用主成份分析法,以特征根大于或等于1为因子提取原则,提取有效因子数目,再选择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提取10个有效因子,解释88.984%的方差。第三步,对提取出的因子进行分析,按因子负荷系数大于0.75为原则,选择所提取的因子应该保留的观测变量。分析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均与对应因子匹配。

2.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旋转成份矩阵,各观测变量在对应因子的负载远高于在其他因子的交叉负载,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效度。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及复合信度来考察内部一致性信度,使用平均提炼变差AVE值来考察模型中结构变量聚敛效度及其判别效度。如果α值大于0. 7或复合信度系数大于0. 8,说明模型中各结构变量的观测变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判定数据可靠性较高,模型具有可信性。如果AVE值大于0. 5(AVE平方根大于0. 707),说明结构变量具有较强的聚敛效度;如果AVE的平方根大于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结构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判别效度。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见表2、表3。

3.路径分析。本部分进一步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是以接受度作为因变量,以创新性、互动性、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社会因素为自变量的路径分析;二是以有用性感知作为因变量,创新性、互动性、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感知、社会因素为自变量的路径分析;三是以易用性感知作为因变量,创新性、互动性、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感知、社会因素为自变量的路径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的18个假设都得到支持。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接受度的解释方差分别为0.461、0.212、0.716。用LISREL8.70对模型进行分析,产生本模型的拟合指数。各指数中除了GFI 略小于推荐值外,均优于推荐值,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见表4。

二、讨论和启示

(一)隐私和安全

物联网技术符合现代社会的控制特征,并对公民的隐私和安全产生影响。物联网不可避免会增强有关人和物的信息收集的可能性。而且,无论是通过数据所有权人还是数据合法持有人,自动决定的可能性将极大可能地创造信息失控的印象。在零售行业,如果个人身份数据和特别的产品代码联系在一起,存储在RFID标签中,零售商就能建立起顾客的档案和顾客购买行为的档案。这不仅能帮助零售商推导出他们顾客的购买行为习惯,还能推导出顾客独特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旅行休闲爱好等。单位组织对个人信息收集这一行为,加剧了顾客对他们自身隐私的关注,因为收集的信息有可能被第三方利用。从用户的角度看,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实施(比如校园手机卡),用户更多地考虑到直接的隐私威胁。

根据欧盟委员会报告\[7\], 66%的顾客要求商场明确标明商品是否采用了RFID标签。74%的雇员关心雇主是否用RFID跟踪其行为。然而,在跟踪危险物品时,公众更乐意接受RFID的使用。尽管物联网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识别物品或跟踪货物,但是RFID技术也可以用来直接或通过各种来源搜集个人信息。隐私问题比起设施安全更引起关注,它涵盖网络中个人数据的使用、存储和采集。因此,对于公众接受RFID来说,充分的隐私保护尤为重要。虽然隐私问题的感知是因人、因文化环境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容忍度,但是消费者对隐私问题重要性的感知逐渐增强,这可能来自于不断增长的对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潜在风险的累积性认知。在物联网技术日益浸入生活的时候,隐私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隐私感知直接对物联网技术接受度产生负相关影响。安全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以及在认知上更为深层次的命题。对于特定用户来说,物联网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虽然对信息的搜索和分析可以作出控制性的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又增加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隐私入侵而产生的反作用可能会导致虚假信息泛滥的非暴力性不合作或物理破坏监视设备的暴力革命。监控系统愈是强大,其健壮性愈是脆弱。技术基础设施失灵,它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灾难性后果。远程控制物体也可能导致我们变得有依赖性,并失去我们在个人层面上的优势。隐私和安全问题可能成为物联网社会接受问题上的一个随时都会被引爆的炸弹。

(二) 社会因素

作为社会因素的熟人评议、媒体舆论、行政建议等对物联网技术接受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引导性和培植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物联网技术的接受取决于社会因素。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加强各种媒体对物联网应用的舆论宣传和适当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合理的非强迫式的行政建议和行政指导,凸显政府部门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引导、指导和监管作用。技术是一种社会进程,需求仅仅是技术一个动因,并非决定因素。技术的发展程度、形式和功能取决于社会对技术的管理和控制程度。

(三) 创新性

研究表明,开放的思维对物联网技术接受的重要性,保守意识是物联网发展的障碍。创新性对技术接受度和易用性感知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但创新性对有用性感知并没有呈现的显著正相关影响。可以作出如下解释:基于创新性的好奇心对新事物的接受在技术应用初期的易用性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有用性感知是一个事实判断。实践是检验“有用”与否的重要标准。因而创新性与其他因素相比较对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并不显著。

(四) 其他因素

有用性感知是技术接受度的最大影响因素。这表明,在物联网技术接受上,用户秉持“有用即真理”的哲学理念。易用性感知是有用性感知和接受度与用户之间的工具性桥梁、界面和基础设施。

成本感知对于有用性感知和接受度有直接的影响。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以降低物联网技术的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需要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提高成本的透明度。物联网技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用户认为接受物联网技术导致其成本超出预期,用户接受物联网技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可以预测,成本是物联网技术接受的门槛。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演进:物联网不仅仅限于以计算机作为互联终端,它还将其他任何物纳入互联的网络世界,形成无处不在的网络。互动性是互联网的生命源泉,没有互动性就没有互联网。以此演绎,没有互动性也没有物联网。互动性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成熟的标志。与用户互动的能力作为关键信息来源,成为商业模式的重要因素。

物联网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和创新。如果用户不需要改变相关配置来配合新技术的应用,就越有可能提前接受该技术。兼容性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成败的技术关键。

样本是本文的一个的局限。未来的研究应通过从不同的人群收集数据进行调节变量来进一步检验和确证该模型。

\[参考文献\]

\[1\] Duquennoy S,Grimaud G,Vandewalle J.The Web of Things:interconnecting devices with high usability and performance\[C\]∥ Embedded Software and Systems,2009.ICESS ''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Zhejiang on 2527 May,2009:323330.

\[2\] Agarwal R,Karahanna E.Time flies when you''re having fun:Cognitive absorption and belief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J\].MIS Quarterly,2000,24(4):665693.

\[3\] Korzaan M L.Going with the flow:Predicting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J\].The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3,43(4):2531.

\[4\] Zhang Xiaoni,Prybutok V R,Koh C E.The role of impulsiveness in a TAMbased online purchasing behavior model\[J\].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6,19(2):5468.

\[5\] Hossain,Muhammad M,Prybutok,Victor R.Consumer Acceptance of RFID Technology:An Exploratory Study\[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8,55(2):316328.

\[6\] 吴标兵.物联网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探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8285.

\[7\]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Results of the public online consultation on futur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policy\[EB/OL\].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policy/rfid/documents/rfidswp_en.pdf, 2007.

上一篇:论公平分配的三重境界 下一篇: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危机的治理对策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