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里Video Show

时间:2022-09-24 03:20:07

时下一个流行的说法说是:如果来北京感受北京的文化与艺术气息就去三个地方:什刹海、三里屯的酒吧街,还有798工厂。

几年前从市区去798工厂,觉得很蹩脚,巨大的已经停产的车间、高耸的烟囱、荒芜的杂草,感觉有点野。几个艺术家在这里筑了巢,因为这里的租金很便宜,房子却很大,很结实,很有形式感,这些足以让艺术家们玩尽花样地折腾。

进驻798的人们,不仅把工厂当作了一个艺术聚集的创作空间,还自发的将之发展成为一个都市另类文化的生态圈,用艺术具备的那种颠覆市俗观点的创造力,开办了画廊、公司、餐馆,形成了创作、展出、销售等,多位一体的模式。

这几年798的名声与日俱增,自2002年以来,“798 艺术区”举办策划了一系列当代艺术活动,包括“北京浮世绘”、“再造798”、“蓝天不设防”、 2003年北京首届国际双年展的诸多展、“长征”、“大山子艺术节”等。现在的798,房子租金飞涨,如果现在再来798租房子,绝不是因为这里租金便宜,而是看中了这里的艺术氛围。据说,“798艺术区”已经成为更适合城市功能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品味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区。

在2006年第三届“北京大山子艺术节(DIAF 2006)”期间举办的各种展览、展映、论坛等活动中,视频影像作品成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到798艺术区看Video,也越来越成为这个“热点旅游区”中的热点项目。

在798里寻找Video 放映场地并不难,2006年第三届大山子艺术节如期举办,各式各样的展览、展映、表演、装置、行为等都拉开了战线。电影、纪录片、Video Art 作品在不同的展场展映。

舒阳的“内伤”

舒阳,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和艺术撰稿人,现居北京。1969年生于西安。1985-1996年在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和西安美院油画系学习,获得艺术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赴英国伦敦Visiting Art和卡迪夫Chopter艺术中心参加艺术管理实习。主要策展:“大道现场艺术节”(2003、2004、2005,中国);“中国影像绘画”(2003、2004,中国);“中国新摄影”(2002,中国)。

舒阳是本届大山子艺术节的策划人之一,艺术节期间,随处都可以看到舒阳手持DV,装扮怪诞,在人群中走来走去。

和舒阳聊起录像艺术,他最感兴趣的是新的科技给视像创作带来的新鲜感和创新精神。舒阳认为,DV在中国最大的贡献还是在纪录片的创作方面。因为DV的出现与中国大环境的巨变正好重叠在一起。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个人体验、私密空间的展现让纪录片出现了另一种景象。现在的纪录片又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即纪录片要提升品质、强调质感。但是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如何用DV,结合其他媒体对视像的创作实践更为人关注。

这次在玛蕊乐画廊(Marella Gallery)由舒阳策展的展览,主题为《内伤》。在这个主题展览中,包括了摄影、装置、绘画、纪录片、录像艺术等。

我一直认为,杰出的艺术作品是理解一个时代人们生活感受的最好的证据。因此,杰出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真理性。糟糕的艺术作品在拼命掩盖这种真理性,特别容易充当这类艺术家的自以为是的借口是“艺术作品应该表现正确或美的事物”。这个听起来颇为美妙的理论,让我想起当年的纳粹艺术。

在这个世界上,即便一些艺术家擅长粉饰太平,但稍微经过一点认真观察,也经常很容易地看出其中的破绽。

把这个展览命名为“内伤”,是我对这些艺术家作品的一种感受或者是一种比拟。这些作品所折射出来的现实与内伤的特点颇为相近。内伤的特点是:表面看起来很正常,没有什么强烈的伤情征兆,但里已经坏了。内伤和外伤都是伤,不同的是内伤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容易误判断它的严重性。有的时候是致命伤却看不出来,因而很容易误了性命。

艺术家在一个社会里,不是一个为社会问题开药方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对生活环境有敏锐感受力的人群。敏锐的感受力、真诚面对显示的态度以及表达的勇气三者合一,艺术作品就会成为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参照物,从中会使我们发现一个社会中被遮蔽的真相。正因为有了艺术家,我们才有机会通过艺术家之眼来发现这个世界的诸多秘密。

陈秋林的录像作品《别赋》,把三峡移民城市拆迁与移民们的现实生活、即将或者已经破坏的三峡文化遗址与在这些遗址中演出的京戏《霸王别姬》的片段、以及艺术家本人在拆迁废墟中的表演交织在一起,表达自己的离别之伤。陈秋林的这份乡愁,随着三峡库区的建设而最终没入一潭碧水之中,这其中的无奈也许在其一生中都会隐隐作痛。

伤离别

秋林

万县是我的家乡,是三峡大移民的城市之一,这座小城因为三峡工程的进行而改变很多,拍摄最初只是想留下一些对家乡的记忆。但到了现场看见那些巨大的拆迁工地,可以感受的是比除了乡情更强烈的另一种情绪,我没办法用语言去描述。

最后我选择了DV,顺着思路一路拍下去。时间是2002年6月,我和我的合作伙伴6个人经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大昌古镇,历时14天的拍摄,最后剪辑出这个9分钟的短片。

片中有几个部分:一是记录这几个城市的拆迁和移民们的现实生活;二是记录即将或者已经被破坏的三峡文化遗址和在这些遗址中演出的京戏《霸王别姬》的片段;三是自己在拆迁废墟中的表演片段。其实准确地说自己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人,那时候我甚至都还分不清单CCD和3CCD的区别,出发前我的本子上记着朋友给我的3条忠告,一是不要用变焦镜头;二是记得用三脚架;三是每条的前后要记得留3秒钟。还记得拍摄用的机子是朋友借的一个小小的单CCD的家用机,我们在当地找了京剧团的演员,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他们看着那小小的镜头一脸诧异的样子,因为他们以为是拍电视剧。但他们真的很专业,也是那次的拍摄让自己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戏剧文化并为它所折服,在自己以后的作品里,不管是DV,还是装置,图片,戏剧的转换都是一个很清晰的线索,毫无疑问地说也是那次冲动的拍摄过程促成了今天我的工作方式。

拍摄过程整个很晕,见过被拆得几乎没人的城市,也见过所有建筑表面都崭新得闪闪发光的新城,感受过坐着小船沿江而下的诗情画意,也有在垃圾堆里呆上一天的经历,有拍了一天都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的迷茫,也有大家坐在一起幻想片子出来最后效果的欣喜……没有什么比过程更好玩的事儿了,我想这也是所有经历过的朋友的感受吧。

还有应该特别说明的是,《别赋》是我的第一个片子,从专业录像的角度说它很不成熟,甚至没有章法,到现在我也是这样没有章法地记录着,甚至从来不会写本子,到了现场再布置机位安排演员,而且经常是自己身兼导演、摄影、演员、化装、场记、外联等等角色,所以经常看见那个在现场乱得团团转的那就是我,这样也给和我合作的伙伴带来很多麻烦,这个不好,但改不了,因为我不会写字,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敬佩的就是那些可以用写字完全表达自己的人。我的渴望是有一支随时记录脑子的笔,像电脑芯片一样记着自己想过的豪言壮语,然后把它放在一个专门的机器里就可以打印出完整的文章……

感受现场吧,我想它就是我的工作方式,所有的慌乱并不妨碍我透过摄影机去记录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感觉就像写日记一样,透过小小的镜头让自己记着那些曾经有过的日子。

哈特艺术中心与曾鑫

哈特艺术中心的女主人叫曾鑫,曾鑫不拍纪录片,但是她喜欢,所以,哈特艺术中心具备了画室兼放映功能。2006年5月1日至6日,艺术节期间,哈特艺术中心集中放映了来自丹麦、德国、墨西哥、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国家的纪录片。后来的北欧电影节与研讨会也在这里举办。

曾鑫说:“我特别希望这些电影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她还不辞辛苦地将一些电影都加了中文字幕,但是,每次来观影的90%还是外国人。“中国人的观影活动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2002年,曾鑫到法国为中国的一个画展做翻译和联络工作,在法国3个月的生活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鑫告诉记者,那时她住在朋友家,朋友晚上到邮局上班,白天就会带着她去看话剧,参加诗歌朗诵会、即兴表演等各种沙龙、聚会。那段时间,曾鑫参加了很多有趣的活动,这和她在国内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曾鑫觉得中国人应该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她说: “他们(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我的影响可能挺大的,他们的艺术化的生活可能是中国人现在也在追求的一个东西。我也看了他们做的即兴的表演、小的戏剧,我觉得这些东西是中国人需要的,但是没有人引导或告诉他们从什么渠道知道这些好玩的东西。”

回到北京以后,曾鑫便产生了建立文艺沙龙的想法,她要把各种新鲜的东西推荐给中国人和外国人,让他们有地方、有机会分享对一首歌、一幅画、一部电影的体会。

曾鑫说,在她的沙龙里,每个月至少会放两到三部中国独立导演拍摄的影片,她想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独立导演和他们的电影。目前,曾鑫与100多位中国独立电影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她会把他们的最新作品拿到沙龙里来放映。

曾鑫还为中国优秀独立电影作品走向世界搭建了交流平台。曾鑫目前与一些外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保持着密切联系,很多电影节组委会成员也会通过这些机构来曾鑫的沙龙里找资源。曾鑫说: “中国的这些独立导演,除了极少的人,他们的状况比较好,剩下的有很多人还在为他们片子的资金发愁,在为片子的发行发愁。我更想能把一些机会整合一下给他们,比如我能和一些国外的基金会、电影节之间慢慢有一些联系,我更愿意把这些机会能直接和每一个导演挂上钩。同时我也想把他们的好东西,让更多的人能看见。”

在欧洲亚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曾鑫策划组织了名为“I’mPULSE心跳时刻:一分Jr.Video 创作活动。在不同的高校中选择20位学生,利用4天的时间,拍摄一个1分钟的Video作品。

曾鑫说,孩子们的创造力真的很让人吃惊。今后,她还会寻找和创造各种机会,将观影活动和Video实践活动继续下去。

影像的实验与想象

――汪建伟访谈录

文/李享

从最初的架上绘画,到后来的行为、装置、再到如今Video、多媒体,汪建伟的艺术创作跨越了众多领域,在他看来,艺术的有效性保持在与各种事物的关联之中,艺术本身也作为各种关系的“其中之一”存在与延续:“从一个关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认为这是多媒体真正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汪建伟的Video、多媒体等艺术作品也不断在大山子艺术区展出,2006年大山子艺术节中,汪建伟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划了“中法影像活动”,他的《飞鸟不动》作品也在艺术节期间亮相。但是,对于这位最早的数字Video实验者、实践者,我们更想通过他了解影像艺术的现在与未来。

(J―记者,W―汪建伟)

关于多媒体

J:请您谈谈您所从事的影像艺术与多媒体的范畴。

W:我做的东西跨行业比较多,戏剧节、电影节、纪录片节、影像节、艺术节我都参加。我做影像是从1995年开始。那时候实验影像在国内还基本没有被涉及。在2000年我开始尝试做多媒介。我从来不把多媒体说成新媒体。我认为有意思的并不是新的替代的,而是更多的可能性。有意思的区域大多是在这样的地方――灰色的中间的地带,我认为新的可能性也只能产生于这样的地带。线形的古典主义的东西不是我要做的。

J:这样的实验和创新所面临的环境乐观吗?

W:多媒体在国外很普通。但是在国内,做戏剧的一定会问你要解决什么戏剧问题,做电影的会问你的叙事方式。我要传递一种信息,在今天,最有意思的是跨领域的整合。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用一种娱乐化的标准潜在地支配一切文化意识标准,很难用这样一个态度去说明你的概念。但是我认为,实验首先是从身份丧失开始,如果一个人明确无误地告诉你他在做实验艺术是不可信的。现在都在谈创新,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东西,有点像叶公好龙。其实好的东西必须有好的机制和好的态度去接受它。市场化程度越高,对人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安全的要求的程度越高。实验艺术和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要让人丧失这种安全的。你要自由你就要承担结果。在普遍寻找安全的时候,人对文化的这种尝试和进取就会受到限制。

J:您的多媒体作品在国内外展出的形式是怎样的?

W:展出形式都是综合的。我理解剧场不是单纯的戏剧,是一个空间的含义。在英语里,Theater和Drama是分的很清楚的。前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在国内外展出时,简单地说,就是“多媒体剧场”,多媒体和空间的关糸,这是我感兴趣的。在一个空间里,根据每次的内容和想法,决定你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媒介。并不是每次都弄的很复杂,如果你的观念足以复杂可以使用很多媒介,但有时也可能是非常简单的。比如这次做的“飞鸟不动”和“躲闪”,仍是使用一个剧场,但没有使用演员。

J:您怎样看剧场中作品与观众的交流?

W:我觉得当代艺术有两个重要特质:首先,它给每个人平等进入事物的权利。但这点很难做到,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和教育背景不一样;其次,就是共享。我们现在很多的关系没有达成一个真正共享的平台。就像知识共享取决于机构、教育和传播,如果这些环节都是堵塞的话,是无法共享的。换句话说,话语分享必须要有共同的教育背景,直接涉及到我们的教育。表面上看是艺术和观众互动,但实质上它涉及到互相的知识互动,那么,它首先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否承担足够的当代文化责任,另外,美术馆的功能以及媒体的传播方式,所以,我们通常说的跟观众交流几乎是一个社会化生产运动。

关于VIDEO

J:有哪些作者的Video作品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W:挺多的。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喜欢的Video,大多数并不是以此作为身份来衡量作品的,作者只是把新的技术作为他的一种思想方式或书写方式。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和影像有关,新的媒介的出现不一定产生新的意义。我不会去注意用某一种工具来决定某一种艺术身份的作品。这样的艺术家也有很优秀的,但不是我关注的。

J:您对当今的艺术机构收藏Video作品怎么看?这是否象征着某种趋势?

W:传统的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从开始到收藏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随着新的媒介不断涌现,它的制造系统和媒介也在不断地更新。虽然有的Video作品偶尔被收藏,但我明显感觉到这样的收藏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私人收藏很少,大多数是博物馆把Video当作一个文化现象来收藏――当代艺术已经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了,它就要有所反应。我觉得大规模收藏还没有来临,谁要想以此为生,短时间内还是个幻想。我只是觉得应该对实验艺术有信心,对于怎样收藏实验艺术,艺术家的考虑有时候没什么意义。

J:目前,您的Video作品被哪些机构收藏了?

W:大多是欧洲博物馆,比如美国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学美术馆、艺术中心和一些基金会,私人还比较少。

J:国内外Video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W:蓬勃而且非常多样。每个人感兴趣的方法和对技术的使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更偏重多媒体剧场,还有的直接用网络做作品,或用数字技术实现自己对电影的梦想,这些都是新的媒介带给艺术家的新的可能。

J:对于做Video的后来者,您有什么经验和他们分享吗?

W:我觉得自己还在实验,对多媒体空间每天都有新的想象。比如我今年的几个作品,观念上有某种一致的东西,但样式没有任何重复。我惟一能告诉别人的就是对自己有点信心。尊重自己的选择,更要尊重自己,这种尊重对一个艺术家很重要,对个人意识形态也很重要。这样才有一个依据:你为什么干这个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尊重,你可能对自己的东西有怀疑。这种情况下,如果怀疑是反省,那是一个动力,如果怀疑是外部使你没有判断,很有可能丧失。

关于DV

J:您使用DV的经验是怎样的?

W:我在10年前就开始用DV做事了。我的工作站是1998年建立的,自己拍自己编自己剪辑。我的第一部影像作品是1996年的《生产》,拍摄了四川6个小县城的茶馆,我尝试把社会学调查的意义、纪录片风格和Video三种东西放在一起来做。

J:第一部使的机器是什么品牌和型号?

W:牌子是松下,我在香港买的,一万八千多块钱,型号已经不记得了。

J:您自己剪辑吗?使用什么软件?

W:到今天为止,我的影像一直是自己剪辑。用Primere,从最早的版本一直用到现在7.0,还有其它的软件,软件还是根据你的需要。我限制特技,限制仅仅用技术来说话。我试图把技术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既不蔑视它,也不夸大它的作用。但是如果我要继续更新高清的话,我可能换一个新的软件。技术也许给你带来新的可能,但重要的是看艺术家和技术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J:您认为DV的出现是否会使Video蔚然成风?

W:就像油画和油画笔到处都能买,每个人买到后有自己的使用方式,你要写什么呢?DV也一样,既用不着担忧它对传统有多大的冲击,也不用喜悦用Video做出来的东西比用传统方法做出来的好。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买了一个DV世界就变得很有意思了。你要写什么,怎么写,后边还有一大堆事情。

关于传统艺术形式与VIDEO

J:您的艺术生涯起源于绘画,一直到今天做Video、多媒体,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W:几乎我这个年纪的所有的艺术家都受过严格的革命现实主义训练。从油画的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到印象派、抽象表现,然后放弃架上,从行为、观念、装置,到Video、纪录片,短片,多媒体、剧场,我一直在尝试,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进步都是在你已经有的基础上对可能性产生某一种想象的状态下完成的。

J:与以前那些艺术形式相比,您认为做多媒体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W:那就是可能性与空间越来越多。可能性可以说是我工作的基础,是我个人衡量当代艺术的标准之一。

秀场推荐

A.大窑炉音画影剧场(Da Yaolu Theart)

将音、画、影、剧“四位一体”艺术功能“熔于一炉”的多功能艺术空间。

网址:www.省略

B.玛蕊乐画廊(MarellaGallery)

1994年玛蕊乐画廊创建于意大利的Samico。北京的新空间旨在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网址:www.省略

C.哈特艺术中心(Hart Center of Arts)

哈特艺术中心是一个展示现代音乐、电影、绘画综合艺术基地。

网址:www.省略

D.3818库画廊(3818Cool Gallery)

由仓库改建而成的3818库画廊用于举办绘画、摄影、影像、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展览。

网址:www.省略

E.北京立方艺术中心(BeijingCubic Art Center )

人类发明电脑,从而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新媒体艺术展示空间。

798定义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1950年代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798 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在亚洲亦属罕见。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扩张,原属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自2002年开始,大量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开始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使这一区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攫升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原有的工业厂房被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诠释。这些闲置厂房经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艺术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保持了完美的对话。“798艺术区”所形成的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区”和“ Loft生活方式”,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这里,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使“798 ”演化为一个极具活力的中国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崭新模式,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公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方面产生了前瞻性影响。

上一篇:情报站 第7期 下一篇:我们的观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