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影像学分布特点分析

时间:2022-09-24 01:54:11

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影像学分布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影像学分布特点。

方法:选取我中心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体检的确诊为尘肺的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期尘肺患者5例、二期尘肺患者8例、三期尘肺患者8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胸片和CT检查,分析各期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胸片和CT检查的影像学分布特点。

结果:胸片和CT检查显示,阴影大小:其中p影1例、q影19例、r影1例。阴影密度:其中浅淡密度2例,中等密度3例,较高密度15例。阴影边缘:其中边缘较为清楚3例,边缘清楚18例。分布密集度:1例在大阴影的附近呈现少许稀疏的分布,20例在双肺呈现弥漫性分布。在肺区的分布位置:胸片检查显示多在中下肺区分布,CT检查显示多在上中肺区分布,多在肺后部分布,极少在肺前中分布,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心和淋巴管周围。

结论:CT能够对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大小、密度、分布准确显示,在鉴别和诊断中的价值较高。

关键词: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影像学分布特点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97-01

尘肺属于一种职业病,尘肺的预防和治疗一直以来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胸片检查是目前诊断尘肺的主要方法,但其属于一种重叠的影像,对尘肺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被应用于尘肺的诊断,并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也受到了广大医生的肯定。多数的研究认为,CT在尘肺早期发生的改变与尘肺大阴影的显示优于胸片的诊断。而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早期的肺内分布情况,对于尘肺的预防和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影像学分布特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中心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体检的确诊为尘肺的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期尘肺患者5例、二期尘肺患者8例、三期尘肺患者8例。均为男性患者,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3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10.5。接尘的工龄最短的患者10年,接尘的工龄最短的患者39年,接尘的平均工龄为29±5.5年。均为厂矿生产企业的工人,其中原料工8人、冶炼工6人、耐火材料工7人。

1.2方法。依据我国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对胸片和CT检查的技术要求[2],对所有患者均行胸片和CT检查,分析各期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胸片和CT检查的影像学分布特点。胸片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胸片检查。设备:高频率X射线机(万东-500mA),自动洗片机洗片,通用型胶片片基(Kodak)14×17,中速增感屏。摄影条件要求:焦片距为1.8m,焦点小于等于112mm,曝光时间为0.01s-0.08s,管电流为100mA-300mA,管电压为120KV-140KV。CT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设备:CT机(GE-1600),条件:管电流为100mA,管电压为120KV,扫描时间为3.4s。层厚10mm,层距10mm,对肺尖至肺底进行连续扫描。

2结果

胸片和CT检查显示,阴影大小:其中p影1例(一期尘肺患者)、q影19例(一期尘肺患者4例,二期尘肺患者8例、三期尘肺患者7例)、r影1例(三期尘肺患者)。阴影密度:其中浅淡密度2例(均为一期尘肺患者),中等密度3例(一期尘肺患者2例,二期尘肺患者1例),较高密度15例(二期尘肺患者7例,二期尘肺患者8例)。阴影边缘:其中边缘较为清楚3例(均为一期尘肺患者),边缘清楚18例(一期尘肺患者2例,二期尘肺患者8例、三期尘肺患者8例)。分布密集度:1例在大阴影的附近呈现少许稀疏的分布,20例在双肺呈现弥漫性分布。在肺区的分布位置:胸片检查显示多在中下肺区分布,CT检查显示多在上中肺区分布,多在肺后部分布,极少在肺前中分布,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心和淋巴管周围。

3讨论

尘肺属于一种职业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致残致死率较高,是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的一种职业病。X射线胸片检查出现影像学的改变是尘肺诊断的主要依据。但随着放射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使尘肺的早期诊断有了很大程度提高。预防尘肺的发生和发展是防治的根本所在。对于早期患者及高危人群,应积极的采取早期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尘肺的发生和发展[3]。

圆形小阴影CT检查显示多在上中肺区分布,特别是上肺区较多,在下肺区分布较少。在多在肺后部分布,极少在肺前中分布。这些改变的发生可能和肺脏解剖结构存在关联。圆形小阴影多为p影,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心和淋巴管周围,还显示了在小叶中心存在较多细小的分支状影,这与小叶终末的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间质发生纤维化存在关联。q影和r影多为独立圆形影存在,分布较为分散。X射线胸片检查具有清晰度高、图像信息丰富、X线计量少的特点,一直作为尘肺诊断的主要方法。X射线胸片检查能够显示整个肺野,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但其中属于一种重叠的影像,对尘肺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极易造成假象,对小阴影和血管断面不易区分,且密度分辨率较低,对小阴影显示的效果没有CT准确。CT检查能够准确的显示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早期的肺内的具体情况,对于尘肺的预防和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综上所述,CT能够对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大小、密度、分布准确显示,在鉴别和诊断中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金盛辉,金焱,刘俊佐,等.尘肺胸部圆形小阴影的影像学分布特点[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6):364-366

[2]解振林,谢昌林,张再建,等.矽肺的X线、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2):142-144

[3]靳清汉,张家鹏,岳喜同.矽肺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2):146-147

[4]张敏,娄金萍,张幸.煤矿工人肺通气功能69例分析[J].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19(2):26-27

上一篇:浅谈基层医院儿科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肠道水化法对骨肿瘤化疗病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