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节能环保的“治水”心

时间:2022-09-24 12:35:06

北方节能环保的“治水”心

在水资源有限,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工业节水,无疑是破解水荒的关键。青岛海大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探索海水淡化、工业节水的科技型企业,从最初研发应用于渔船、军舰、海岛等小型海水淡化设备,到探索膜技术与电厂、自来水厂等工业生产结合的工业节水之路,再到开创“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这家小公司,一直有一颗“节水”心。

“我是水,对于人类来说,我司空见惯,理所当然。但是,我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类的数量却每天都在增长。我化身为雨水落入山中,流进小溪与河流,最终汇入大海,周而复始。让我回到起始的形态,有时需要10000年的时间。”演员周迅配音的环保公益短片《大自然在说话》中文版在2015年年初,颇受关注。

随着人类社会和工业文明的推进,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渐成稀缺,据统计,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成为我国大多地区的“新常态”。山东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缺水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2015年,山东省连续数年的干旱仍在持续,数百座水库干涸,数百条河道断流,多地生活用水告急。2015年年底,山东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通过了水利部和山东省政府的验收,成为全国首个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示范省。

在水资源有限,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工业节水,无疑是破解水荒的关键。青岛海大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探索海水淡化、工业节水的科技型企业,从最初研发应用于渔船、军舰、海岛等小型海水淡化设备,到探索膜技术与电厂、自来水厂等工业生产结合的工业节水之路,再到开创“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这家小公司,一直有一颗“节水”心。

工业节水要“私人定制”

我国已经是全球工业大国,工业污水种类繁多,体量大。钢铁、石化、印染、热电等行业,都是耗水大户,而面对成分复杂的工业排水,如何才能有效处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是一个途径,循环利用是更为高效的一个途径。

青岛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节能环保”)总经理刘瑞聪,出生成长于山东潍坊峡山水库的库区,2015年夏秋之际,这座支撑高密、安丘、诸城大多地区供水的峡山水库可利用库容危机时刻仅存2000万立方米,多座城市时刻面临断水危机,这让一直与水打交道,热心环保的刘瑞聪更坚定了他发展工业节水的选择。“工业节水,从工艺技术上减少用水量是很有限的,真正的节水空间在企业排水的循环回用,我们公司利用工业水处理的技术基础,突破了几项关键技术,低成本高效回收各类污水,实现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具有极高的经济意义和环境意义。”刘瑞聪说。

企业各类排水都是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北方节能环保引进中国海洋大学高学理团队的反渗透浓水回收技术,回收效率达到85%,运行费用约1.2元/立方米,经济利益极其可观,一般2到3年即可回收全部投资。目前,北方节能环保已经与青岛20余家企业进行了对接,包括热电、饮料、化工等多个行业,已经有4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工业节水,当处处用心。以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自来水厂为例,用来反冲过滤池的水,占到自来水厂用水量的5%-10%,这些水多被白白排掉,而利用北方节能环保开发的膜集成技术,这些水接近90%都可以被回收,处理成本也不超过0.50元/立方米,该技术已经在高密市自来水公司现场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过去,企业的管理者往往缺乏节水的意识,因为即使用自来水生产,企业也能盈利,也能维持,只有到了不节水就无法生存的时候,企业才能去寻求转型,向节约、环保要效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单宝田认为,要真正实现工业企业的全面节水,必须依靠水处理的专家与行业的专家进行跨界合作,“过去污水处理,就是按照一个‘一刀切’的标准,达标排放,而要实现工业回水利用,就要按照不同的生产需求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印染行业为例,污水中所加的助剂,也是一种资源,回收利用,这些助剂并不需要去除,而水处理专家,往往不懂行业生产,行业专家,又往往对污水回用不感兴趣,这是工业污水回收利用面临的一个问题,未来,专门针对某一行业、某一企业,制定‘私人定制’的水处理与工业节水方案,更是一条可行之径。”

这也是北方节能环保的思路,刘瑞聪笑言:“过去我们为企业提供污水处理服务,是跟别人要钱;现在我们为企业提供节水技术服务,是在帮助企业省钱。”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北方节能环保走向市场,积极寻求与石化企业、自来水厂、热电企业等工业用水大户的合作,匹配企业的个性化生产需求,其中不乏青岛的明星企业,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获取自身价值。

合同节水,技术+资本=效益

对于根植于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而言,好的技术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要有好的商业模式让技术得以快速推广。深谙技术推广之难的刘瑞聪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无数次的推演和调研,频繁地跑北京,与水利部、环保部的专家们沟通交流,终于确立了合同节水管理作为全新的经营模式,这是一个创新的尝试,这是在国内第一个提出合同工业节水模式的技术运营商,“成为国内知名的具有核心技术的合同节水运营商”成为了北方节能环保的新追求。

所谓“合同节水”,就是与用户签订合同,通过“节水收益偿付”的方式,与节水企业共享节水效益。这是一种综合考量企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节水探索,既能解决企业节水与环保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让创新技术找到用武之地。

据了解,北方节能环保凭借良好的水处理业务基础,利用团队研发优势在工业节水领域奋力开拓,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科技部火炬计划支持项目1项,青岛市科技局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支持项目1项,完成了10余项技术的研发工作,申请专利近20项,目前已经拥有自来水工艺排水回用技术、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工业水回用膜集成技术、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回用技术、化工高盐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等一系列的核心节水技术,通过与具有良好资金实力的工程公司、投资机构合作,充分利用自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破解企业技术与资金的两大难题,同时也为自身寻求到了盈利点。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工业企业合同节水管理全面解决方案,集融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没有经验可借鉴,全靠我们自己摸索,这是我们因为对自己的技术高度自信,我们可以通过节水效益分成的方式来盈利。污水排出去,并不是企业管理的终点,回收再利用,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刘瑞聪谈到这一模式的时候充满了自信,有好的技术之树,自然会引来资金的金凤凰,目前,公司已经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开了全面战略合作。

2015年11月,水利部部长陈雷在《辅导读本》发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署名文章中指出,要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并且首提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理念。对北方节能环保来说,这预示着工业节水的春天要来了。

上一篇:胡发云:没了游戏的童年 下一篇:区域均衡发展背景下优质学校的应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