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9-24 12:33:10

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 要】问题情境创设,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信息技术 问题情境 教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所谓的“问题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语言、实验、教具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且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特征之一是探究,其核心就是“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开启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下面就本人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为“问题情境”创设奠定基础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筛选材料,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

问题情境可用于新授课,从一开始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的高潮。我们的教材配套光盘里就有很多教学材料,当然,我们教师也可以不受教材拘束,根据学生心理有创新的准备材料。例如:在学习演示文稿自定义动画一课时,我们就可以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为主题,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画图程序时,图像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是这一模块的难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的引导下,为学生准备感兴趣的材料,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会知识,并把这几个技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经过训练,学生就逐渐养成了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当然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还会遇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再通过不断的观察――将问题分解细化――逐一解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这样交替循环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的起点是观察,发现问题是关键。

二、巧妙安排教学结构,为问题情境创设选择良好的时机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教学的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创设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整体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难点,另一方面又要创设问题情境,沟通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要巧妙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不失时机地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课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真实、最直接、最好的问题情境。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更有意义。所以,我们就巧妙安排教学结构,将学习的新知识往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真正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以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以国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汶川大地震)为题材制作演示文稿,学生积极搜集素材,兴趣浓浓。

三、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使问题情境创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问题情境创设,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要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往往能产生问题,但从问题的产生到提出,学生会受到各种因素,主要是心理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制约都禁锢着学生,让学生有问题也不敢问,久之学生就会无疑可问,再也不能提出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民主的心理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压抑感和焦虑感。

综上所述,要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既要积累、筛选大量的教学素材,又要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拓思维,活跃思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志萍,季正蓓. 情境创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试论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 下一篇:浅谈初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