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11:09:28

关于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应用

摘 要:宁西二线施工现场复杂多变,尤其是涉及站场内既有线和新线同时存在的设备改造工程更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课题,认真回顾几年来的施工盯控实践,其中不乏规律可循。本人认为站场既有线改造工程重点需要盯控好三大方面:一是受电弓包络线应用;二是线索分流;三是电压等位。本文尝试对施工盯控过程中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应用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期为日后的施工盯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软横跨;锚段关节;加强线;始触区

中图分类号: T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1-173-2

1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定义

根据《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第86条规定: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轮廓线。动态包络线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影响受电弓运行。宁西二线属120km/h及以下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100mm,左右摆动量为200mm。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44-1.jpg>

图1

2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应用

2.1 新架设软横跨

2.1.1 新架设软横跨施工中可能形成的两种状态

施工单位在车站锚段关节内(如为绝缘四跨,供电方式已转变,隔离开关已拆除)新架设软横跨时,施工中可能形成的两种状态:

①新架设软横跨后,对工作支进行定位。

见图2中第一种情况,此种情况可能造成的隐患为:

一是投影点处非支与工作支高差不够,造成钻弓;

二是转换柱处工作支与非支高差不够;

a绝缘锚段关节内隔断瓷瓶瓷裙下沿与工作支导线高差不够,造成打碰弓。b非绝缘锚段关节由于工作支升高,非支与工作支高差不够,造成锚支定位卡子打碰弓。

②新架设软横跨后,拆除既有转换柱,新软横跨作为转换柱使用。

见图2中第二种情况。此种情况可能造成的隐患与第1项相同,但需考虑到施工单位如做非支节点11,用悬吊滑轮、锚支定位卡子或者吊弦线夹代替夹环,且与工作支高差不够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打碰弓。

盯控要点:非绝缘锚段关节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相交处相对于工作支的抬高量≥300mm。

绝缘锚段关节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相交处相对于工作支的抬高量≥300mm。

绝缘锚段关节内隔断瓷瓶瓷裙下沿与工作支导线高差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200mm。

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300mm。

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500mm。

软横跨上临时固定的非支如采用节点11,必须采取定位环线夹+双股4.0铁线+夹环连接方式,严禁施工单位用悬吊滑轮、锚支定位卡子、吊弦线夹等替代。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44-2.jpg>图2

2.1.2 施工单位在站场两既有中间柱间架设软横跨

此种情况可能造成的隐患为:软横跨架设完毕后,需将既有承力索放入悬吊滑轮内,此时如不调整相邻吊弦长度,可能造成接触线与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距离过近,导致受电弓通过时打碰弓。

盯控要点:通过调整软横跨直吊弦和此点处相邻吊弦的方法来保证接触线高度和坡度,同时确保接触线与下部固定绳距离≥250mm。

2.2 新架设承力索、接触线与既有承力索、接触线进行过渡期间,两端过渡点处形成锚段关节

此种情况可能造成的隐患为:过渡点两端非支抬高不足,引起钻弓。

盯控要点:按照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标准,非支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300mm。

要求非支处需采取节点11或者DC定位器进行定位,保证稳定。

2.3 既有锚柱侵入新股道限界,需进行拆除,施工单位做临时倒锚工作

此种情况(见图3)可能造成的隐患为:

一是倒锚后,非支线索偏角变小,导致锚段关节电连接非支侧接触线线夹侵入受电弓包络线。二是倒锚时非支线索需进行延长下锚,非支线索偏角变小,且施工单位做的临时接头处距离工作支较近,一旦抬高不够,侵入受电弓包络线引起打碰弓。 三是倒锚后,投影处非支接触线与工作支接触线高差不足。

盯控要点:非绝缘锚段关节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相交处相对于工作支的抬高量≥300mm。

绝缘锚段关节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相交处相对于工作支的抬高量≥300mm。

绝缘锚段关节内隔断瓷瓶瓷裙下沿与工作支导线高差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200mm。

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300mm。

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500mm。

关节电连接必须保证非支电连接线夹不得侵入受电弓包络线。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44-3.jpg>

图3

2.4 新架设渡线后,新渡线不投入运行,进行抬高处理

此种情况(见图4)可能造成的隐患为:

一是施工单位未进行接触线整面,接触线扭面严重,且吊弦已安装,接触线抬升不足导致吊弦线夹侵入受电弓包络线打碰弓。尤其是在此种情况下,最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受既有信号机(开通前不拆除)位置影响,新渡线需改变路径在软横跨上定位,此时易造成下一跨内,新渡线与既有正线间夹角变小,一旦线索抬升不足,吊弦线夹扭面,极容易造成吊弦线夹侵入受电弓包络线。二是施工单位将新渡线在软横跨处做节点11,使用悬吊滑轮、锚支定位卡子或吊弦线夹替代夹环,且抬升不足,导致打碰弓。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44-4.jpg>

图4

2.5 隧道加强线所涉及的受电弓包络线应用

关于与隧道有关的受电弓包络线方面的应用,我段工程技术科于2016年2月23日下发了《关于宁西、黄韩侯新建隧道的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对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规范,并对相关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在此加以引用。<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44-5.jpg>

图5

该种情况下,加强线垂直线路投影与钢轨垂直断面形成交叉点,在该处与导线垂直高度必须有一定的数据限制,否则容易造成钻弓及打碰弓问题,类似于锚段关节非支投影与钢轨交叉点处距离工作支的高度限制。我段明确规定:隧道口加强线的垂直投影与钢轨垂直断面的交叉点与该处导线高差a要求在300mm以上。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44-6.jpg>

图6

此图为单线隧道内中心锚结处图示,其中a值为加强线与接触线的垂直高差。b值为加强线与受电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宁西线属120km/h及以下区段,受电弓最大抬升量100mm,保证a值≥100mm,b值≥1050mm,就能杜绝加强线侵入受电弓包络线的风险。根据我车间对隧道内排查结果,b值全部在400mm-500mm之间,因此b值问题可不用考虑,只需确保a值满足需要即可,同时我段根据实际,将a值改为≥200mm,增加了100mm的安全量,杜绝了加强线侵入受电弓包络线的安全问题发生。

2.6 线岔始触区范围

根据《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第54页第72条第5项规定:始触区:160km/h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550-800mm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95页第5.22条:......由于国内电气化基本上是客货混运,受电弓工作面不等,外形、宽度不一,且不同速度的始触点是不同的,也就是同一受电弓,速度不同其始触点不同(由于受电弓左右摆动量不同),因始触点不确切固称始触区。

因此,对线岔始触区的理解应为:受电弓通过线岔时,受电弓弓头拐点开始触及另一股道接触线(工作支方向)的触点是始触点。由于受电弓的横向摆动和上下震动,始触点就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个变化范围就是始触区。我段对普速接触网线岔始触区规定范围为550-1050mm:550mm和1050mm两个数据是考虑到不同受电弓长度,不同道岔型号(1/9、1/12等)以及不同车速后所得到的两个极限值。在这两个数据之内只要不存在任何线夹,不论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打碰弓隐患。

总之,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一个极其实用的概念,不论是供电运营检修、大修改造还是施工配合盯控,都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最终达到防止弓网故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本文立足站场既有线施工改造实践,着眼现场,对施工盯控过程中受电弓包络线的应用进行了划分和总结,涉及悬挂调整方面的篇幅较大,其中必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同事多多批评指正。

上一篇:浅谈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 下一篇:连续管钻井技术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