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理财产品重在辨别挂钩标的

时间:2022-09-24 10:18:57

09年理财产品重在辨别挂钩标的

2008年,股市一路大跌,基金净值大幅跳水,但银行理财却一枝独秀,仅前三季就募资近两万亿,远超其他市场。也是这一年,从年初的结构性产品“零收益”风波,到后来的ODII遭腰斩,银行理财在享受甜蜜的同时,烦恼如影随形。

这一矛盾的共同体是否会延续到2009年,成为新年银行理财最大的悬念之一。

在降息通道中辨别机会

2008年上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由于央行实行信贷紧缩的政策,使得理财产品的发行几乎都与信贷资产和票据类产品挂钩,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因此呈现出特别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业内人士分析,随着2009年信贷限制的取消,银行理财产品的催生动力将发生变化,未来其“基金化”趋势或将明显,相关市场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2008年,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部分银行推出类基金产品,由于亏损过多,不得不延长产品期限。因此,对“基金化”的产品需要等待“出笼”后再仔细辨认。

在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要深看来,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可能要下降。据他分析,2008年上半年的明星产品――银信合作型的信贷类产品,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发行数量和规模的下降已十分明显。

事实上,信贷类理财产品如此大规模地出现,与此前信贷紧缩政策相关,融资困难的企业纷纷借助这一途径获得相关资金。但是2009年货币政策将变得更为宽松,直接导致企业融资不再困难,因此信贷类产品的发行将受到很大影响。

据普益财富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信贷类理财产品占据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发行重头,其规模占比达到50%以上,相当于银行理财市场的“半壁江山”。

因此,对于信贷资产类产品,理财师认为,如果人民银行在短期内连续调低贷款利率,信贷资产类产品收益率还将进一步降低。也会导致更多贷款企业提前还款。导致此类产品提前终止。投资者选择该类产品时应先了解该理财产品对应项目的信用级别如何,在信用级别不足的情况下有没有较高信用机构的担保和设立次级受益权进行信用增级等方面知识,然后再进行购买。

不过,债券类理财产品却能享受降息带来的好处。随着央行持续降息,财政部发行的凭证式国债票面年利率也不断下降。目前债券类理财产品收益不是很高。虽然随着央行降息预期的不断加大,会推动债券市场上扬,但如果央行的降息刺激股市转暖,那么债券市场的上升步伐也会进一步放缓。分析人士建议,从目前的经济态势来看,国债具备一定的上升潜力,尤其适合风险厌恶的投资者购买。不过,凭证式国债流动性较差,投资时应注意。

QDII复苏可能性不大

2007年,当银行系QDII投资范围扩展至境外股票后,几乎所有的银行均将新版QDII一股脑儿投向香港股票型基金。在金融风暴冲击下,全球股市陷入“寒冬”,银行系QDII除了降低仓位,没太多其他操作选项。同时,由于大部分产品投资组合为海外中国概念股,在“金融海啸”与中国市场走弱的双重夹击之下,银行系QDII想“翻身”难之又难。

从多数市场人士看来,QDII的冬天才开始,要投资者恢复信心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周期。2009年QDII产品出现复苏的可能性并不大。建议在目前的环境下,远离QDII产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要进行投资的话。建议只使用全部资产中的一部分进行投资,以规避风险。

而且,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汇率市场波动也很大,外汇挂钩型理财产品设计的复杂性也在提高,同时出现不同投资结果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理财师认为2009年的外汇挂钩类理财产品出现良好表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一定要尽可能地了解该产品的挂钩标的,并对产品运作机制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后再进行投资。该类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较为专业且具备一定投资知识的投资者进行选择。

随着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结构性理财产品都趋于保守。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因此结构理财产品挂钩的金融衍生物将会减少股票、基金、国际黄金、原油等高风险产品的占比,其收益率也会逐步趋于平缓。该类产品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性、进取型的投资者购买。虽然有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但是也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上一篇:在“读脑术”上不断奋进 下一篇:中小企业集合债能否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