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生物教学重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时间:2022-09-24 09:52:00

刍议初中生物教学重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摘要:通过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都能成才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观念;师生平等的观念;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现代课堂效应观;新的全面教学任务和正确的教学评价观,使教师更新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课堂氛围;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93-01

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科研课题,既是深层次的教学理论研究,又是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实验。它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创新。"自主"不是"自由",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放任自流,各行其是。"自主"是指在教师的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和恰当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主动思维、主动实践。只有对"自主"真正理解,才能采取有效方法,创造出最佳效果。那么如何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呢?

1.教师更新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1 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好,都能成才的观念。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与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教师教的是否得法,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关系。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比较大,能否挖掘潜能,关键在于教师传授的是否得法,善于从学生实际水平来开展教学。教师的学生观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位教师如果认为某学生好,那么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反之,则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转变只有升学才能成才,只有上大学才是人才的传统观念,树立通过各种途径都能成才。只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全的人格的人就是人才的观念。要改变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学好,能够成才的观念,树立学生人人都可以成才,只有树立这个观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否学好,与他的主观能动性有直接关系。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课堂上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能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课堂教学中,必须针对全体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一是尽量指导学生自学;二是教师必须尽量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观念。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与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

1.3 树立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发展。既要做到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也要使其他学生学有所得,绝不能搞学习上的平均主义,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原则。一堂成功的课,一定是质量和效率同步提高的课,教师只有树立课堂教学效应的观念,才会真正的研究教学,改进教学。

1.4 树立新的全面的教学任务观。传统的教学以应试教育为目的,以"三个中心"为主旨,在这"三个中心"的引导下,派生出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落实"双基"的教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采用方法多是"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树立全面的、新的教学任务观,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观。

1.5 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用同一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评价学生的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试分数,方法是通过考试,其目的是为了区分和选拔,为此,有着"考试是老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的说法,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关注的是少数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而所谓"差生"就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被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笨蛋",会一事无成,成了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实行适应学生起点,鼓励学生进步的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2.促进学生各方面进步和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课堂氛围

2.1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进步。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开发的竞争形式向学生进行多类型、多侧面强化竞争意识的形势教育,展示国际上竞争的形势,优胜劣汰商战,残酷的竞争事实,震动学生的心灵,使大家感到竞争能力不强就会落后。新世纪要求人们竞争能力必须强,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竞争能力,例如竞争班干部、课前演说、分组进行知识竞赛等。

2.2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的把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促进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可以从生活实例来激发,也可以利用历史材料和故事来激发。另外,学习上的最大兴趣莫过于不断的获取成功,因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用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例如:让学生做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小尝试,让他们尽量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3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素质教育着重在于潜能的开发,科学发展进程证实:科学的方法比科学知识更有相对稳定性,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节省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更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潜能。学习方法的培养既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找到切实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能增加学生进取的信心和决心,更好地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学习氛围。

总之,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毅力、有恒心、有韧性,要善于思考观察,不要拘泥于固有的学习习惯。只要教师把握住"自主学习"的深刻内涵,把以上各方面落实到实处,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6期 《河北教研》1998年月12期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泉州市开展肉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