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24 08:51:48

汝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1月26日在汝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黄志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四年,是汝城发展极其关键、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四年。四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有效应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破解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四年赶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初步测算,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8亿元,比2012年增加19.52亿元,年均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3亿元,比2012年增加2.51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5亿元,比2012年增加2.92亿元,年均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47元,比2012年增加5581元,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7元,比2012年增加2959元,年均增长11.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比2012年增加5.11亿元,年均增长12.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71亿元,年均增长24%。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3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2%。成功承办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席会、全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现场会、全市农业重点产业项目现场交流暨调度会、中国郴州国际(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活动,摘取了“千年古县”、“中国温泉之乡”等金字招牌。

四年开拓,创新创业竞相迸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结构比重调整为21.8∶33.5∶44.7。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增有机茶园4万亩、特色水果1.5万亩、花卉苗木1.2万亩,发展生态蔬菜18.8万亩。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认定省级农产品名牌4个。金晋农牧成为全市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被评为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全国无公害生猪养殖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型工业稳步推进。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7家,预计2016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8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5亿元。中湘钨业、和思生物科技、卯金氏药业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白云仙、东岗岭风电场并网发电。农产品科技园、湘粤赣边际物流园、创新创业园和马桥宝石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园区面积由4.62平方公里扩大到11.6平方公里,“一区多园,产城融合”的框架初步形成,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3%。县经济开发区被列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特色园区。现代服务业欣欣向荣。大力实施“中国温泉之城”四年行动计划,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热水镇被评为全国旅游名镇,热水汤河风景区被评为部级水利风景区,湘南起义会议旧址群、苏区广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官溪山庄、九龙白毛茶庄被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汝城旅游一举扭转了“有资源没效益、有产品没品牌、有名气没人气”的尴尬局面,热水景区经常呈现“一票难求、一房难找”的喜人景象。全县接待旅游人数由2012年的266.21万人次上升到581.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12.65亿元上升到27.79亿元。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撑杆跨越”,被评为湖南省旅游强县、湖南省旅游特色产业示范县、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加快推广“互联网+”营销模式,发展菜篮子商城、绿百通等电商平台10余个。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县。

四年攻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达38%,提高了8.8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绿地面积328.05公顷,绿地率达36.45%。汝城大道、三江大道、泰来公园、龙王庙公园、城南体育馆、城市防洪工程、君莲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竣工。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文明县城。交通建设成效斐然。厦蓉高速横跨东西、平汝高速纵贯南北,汝城全面迈入“高速时代”。累计投资37.63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96.73公里,盈延、盈岭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100%建制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目标,“外联内通”的大交通网络基本成型,汝城由一个交通死角变成了省际边界区域交通枢纽,千百年来制约汝城发展的最大瓶颈终于被打破了,连续三年荣获全市交通建设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生态建设效果明显。大力实施“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累计投入6.49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8.56万亩。成功纳入东江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范围,被列为全国生态红线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土桥、集益等7个乡镇荣获部级生态乡镇称号。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了暖水、泉水等11个示范镇的建设,稳步推进小康新村建设和“空心村”改造,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热水镇、大坪镇获批全国重点镇,热水镇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和产镇融合发展示范镇。农村村民建房逐步规范,“点亮工程”实现全覆盖,环境整治呈现常态化。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8.42万人,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5座、土地开发整理3.86万亩、农网改造71873户,新增宽带网络用户8018户,移动电话信号和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

四年聚焦,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完成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国有林场改革等重大改革事项。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22个,乡镇数量由19个调整为14个,行政村数量由309个调整为217个,新增市场主体7278个。营改增、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30个,完成投资303亿元。先后获批罗霄山片区县、省际边界示范县、湖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县、湖南省特色产业县域经济重点县等政策,累计争取上级资金78亿元。加强用地保障,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筑牢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推广PPP模式,累计实现融资105亿元。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引擎。主动对接“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积极实施“返乡创业”、“抱团发展”、“角色转换”三大工程,累计利用外资2.71亿美元,年均增长19.52%;内联引资111.14亿元,年均增长13.59%。

四年倾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落到实处。累计投入81亿元,持续实施“民生100工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新增城镇就业139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665人,引导和帮助农民工3520人实现返乡创业。率先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被征地农民保险试点,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升,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4亿元,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全覆盖。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8628套、危房改造9385户、移民搬迁709户2402人。脱贫攻坚成效喜人。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打好精准识别、结对帮扶、产业扶贫等组合拳,脱贫步伐坚实有力,贫困人口由2014年确认的72179人减少至27532人。列为全省金融扶贫、光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理学名城,一流教育”战略,思源实验学校、第二完全小学、濂溪幼儿园相继建成,教育新城、薄弱学校改造、合格学校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四年来,先后有5名学生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中医院整体搬迁,人民医院创“二甲”稳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连续24年保持全省先进行列。深入开展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汝城古祠堂、绣衣坊、湘南起义旧址群等3处14个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欧斯塔克”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国际青年男篮“亚特拉斯”系列赛,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成功申请专利296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卓有成效,军地融合发展和军民鱼水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民族宗教、编制、物价、机关事务、档案、气象、统计、史志、残联、工商、武警、消防、人防、邮政、科协、工会、外事侨务、共青团、妇女、老龄、儿童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平安汝城、法治汝城建设。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切实抓好食品药品监管、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动物防疫、公路治超等工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四年奋进,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行政效能有效提升。以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持续推进务实、法治、高效、廉洁政府建设。依法行政不断推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集中会审、土地价格集体评审、项目管理三级核审等制度,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力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主动与政协加强联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878件、政协委员提案505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7.2%。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规范化建设,窗口按时办结率97%,审批时限提速50%。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督查督办、问责问效。积极开展“电视问政”,认真办理来电来信,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不断转变。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九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整治“”、“庸、懒、散”、“雁过拔毛”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四年,是汝城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改革开放成果最丰、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在品尝丰收喜悦的时刻,我们深切体会到,汝城发展取得的每一点变化、每一项成绩,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团结努力、扎实奋进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忠诚履职的结果,凝聚着40万汝城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汝城建设的驻汝、武警消防官兵、省市驻汝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四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汝城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宁可发展得慢一点,也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宁可荣誉少要一点,也要确保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宁可财政紧张一点,也要优先保障民本民生;必须始终坚持勇于担当,宁可承受的压力大一点,也要加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步伐。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宝贵财富,是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务必长期坚持、矢志不移。

回顾过去四年,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总量偏小,增长动力不强,发展质量不优,贫困县的基本县情仍旧没变;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短板突出,旅游服务贡献不大,产业转型的挑战仍较严峻;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减贫难度大,如期脱贫摘帽的任务仍然艰巨;群众诉求日益增多,社会保障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民生建设的力度仍待加强;少数干部对新常态不适应,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仍还存在,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等等。对此,我们将一丝不苟整改、一项不漏攻坚、一抓到底解决,以扎实的成效兑现厚实的承诺。

下届政府工作建议

下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期,也是实现绿色崛起、加快追赶跨越的关键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保持定力,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努力开拓汝城科学发展新局面。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及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紧扣市委“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围绕全县“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发展定位,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做好稳增长、增效益、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开启跨越赶超、富民强县新征程,让汝城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3∶41∶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和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让汝城更富活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聚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对接,延伸产业链条,使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围绕做大做强工业、做精做特农业、做活做优服务业,着力把我县打造成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特色农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建材宝石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省际边界商贸物流基地。

二是坚持开放发展,让汝城更具实力。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现代交通汇聚发展要素,以改革手段释放发展红利,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区域合作,主动对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积极推进省际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湘粤赣省际区域合作发展的中心区、湖南开放发展的引领区、郴州转型发展的先行区。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让汝城更为宜居。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不断提升环境质量,突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实施东江湖环境保护项目,持续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城乡绿化攻坚行动,不断放大“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建设蓝天白云常现、绿水青山常在、鸟语花香常伴、清新空气常有的宜居、健康、美丽家园。力争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地率分别达到75%、40%以上。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让汝城更显魅力。把协调作为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着力抓好城乡供水、城乡公交、城乡教育、城乡公共卫生、城乡居民保障等一体化工程。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和民生工程,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储备和建设力度,争取赣郴永兴铁路、茶炎桂汝韶铁路、汝城通用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形成“一核四极、十字组团”的特色城镇体系,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成功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让汝城更加幸福。把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围绕脱贫抓发展,加快发展促脱贫,着力打造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的示范区,确保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建成全面小康。统筹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纵观国内,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决战脱贫攻坚的合力已形成;放眼省市,“五个强省”、“一带一部”、“新增长极”、“五个郴州”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政策叠加效益明显;审视自我,高速贯通提升区位优势,新区建设拉开城市骨架,重大项目蓄积发展后劲,汝城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扬长补短、扬优成势、扬帆起航,谱写汝城科学跨越发展新篇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3.5%。重点抓实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实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着力扩投资、兴实体、强动能,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双百计划”和“七个十”工程,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38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加大争资立项力度,积极赴市跑省进京,争取上级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城投、交投等融资平台,积极争取省级政府地方债券额度。继续实施PPP模式,力争实现筹融资3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调度,继续开展“五比五看”竞赛活动,着力解决资金到位难、手续办理难、用工用地难等问题,确保新建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以更强的决心深化各项改革。坚持“加减乘除”并举,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做好“加法”,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生态红线制度、土地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司法体制、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做好“减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矿山企业。切实抓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做好“乘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驱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实施“招才引智”工程,推动汝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除法”,稳步推进“营改增”、投融资体制、园区体制等改革,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以更宽的视野扩大对外开放。紧紧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等政策优势,瞄准全国五百强、上市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活动招商,继续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项目,全面提高招商选资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实际利用外资9200万美元,内联引资39亿元。

(二)抓实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汝城绿色产业升级版。以生态农业为引领,推进农业增效。强化耕地红线意识,加强抛荒治理,稳定粮食生产。扶持发展有机茶叶、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抓好金山花卉产业园、供港蔬菜基地、金晋农牧扩建、金润茶叶、旱塘茶叶、罗霄蔬菜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茶叶面积1万亩、特色水果面积0.5万亩,种植生态蔬菜20万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扶持松溪茶业、汝华食品、鑫利食品、濠雄牧业、汉明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四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着力推广“汝城白毛茶”等公共品牌。以“一区多园”为支撑,推进工业升级。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全面完成扩园调规工作,推进创新创业产业园、农产品科技园、马桥宝石产业园、湘粤赣边际物流园等建设,抓好以“水、电、路、房”为重点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发展“三精两新”工业,重点抓好中湘钨业二期、邑金矿业二期、双氧水加工二期、液晶显示、和思生物科技二期、白云仙风电场二期、东岗岭风电场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以上。以全域旅游为龙头,推进服务业提质。继续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四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心两翼三镇四区”文化旅游格局。加快历史文化街区、热水温泉旅游度假区、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长安生态城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重点景区建设,继续推进中华理学第一镇、罗泉温泉综合开发、金山古村、奥美森生态科技旅游、热水德寿山森林公园、耒水历史文化景观带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文明沙洲村、文市村、韩田村、秀水村以及延寿新坡村、马桥外沙村等红色景点景区建设,力争把沙洲红色景区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美丽乡村、产业扶贫、基层党建、践行群众路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样板,集中精力承办好湖南省2017年红色旅游节。加大营销力度,着力打造湘粤赣“红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旅游精品路线。力争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抓好九龙白毛茶庄、汝莲茶庄、粤旺生态农庄等现代庄园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培养电商人才,切实补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短腿。积极发展“互联网+”产业,扶持农惠通电子商务产业城、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城南物流中心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打击非法集资,严防金融和债务风险。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新模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抓实城乡统筹,建设美丽家园。按照“规划要精心、建设要精致、管理要精细”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质提速建设县城。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切实抓好城中村改造、安置点建设等项目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快新区“填空”步伐,抓好三江花苑、九龙国际、莲郡嘉苑、爱莲名邸、莲升华府、人防疏散指挥中心、移动大楼、气象观测站整体搬迁、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汽车总站、第二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完善公共设施,抓好背街小巷改造、断头路联通、停车场、公共厕所、烈士公园扩改二期、慢行交通系统和公用自行车租赁系统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渣土管理、市容环境整治、城市建设“打非治违”等工作,营造经营划行归市、车辆行停有序、市容洁净清爽的城市环境。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精致精细美化乡村。加快推进重点镇、口子镇、卫星镇、特色镇建设。完成大坪、暖水等乡镇商贸综合体建设,启动井坡农贸市场扩改工程。继续抓好文明宝南村等3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和土桥足田村等10个空心村改造。大力实施“洁净乡村四年行动计划”和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实现乡村、社区卫生保洁、环卫设施、规范建房全覆盖。坚持发展与绿色同行,全面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推动国家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国家生态红线制度改革试点建设,抓好公路沿线、江河沿岸、村镇景区、生态景观、生态脆弱区的抚育管护和绿化提质工作,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倡导水生态文明,加强三江支流源头、龙虎洞水库等水源地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东江湖流域保护、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切实抓好节能、减排、降耗,推广清洁低碳技术应用,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尽心尽力完善设施。稳步推进水利建设,切实抓好溪头水库、滁水河治理、热水温泉景区供水系统等项目建设。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电网建设,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新建暖水镇邓家塘至城东110KV线路。大力实施路网提质升级工程,抓好水口至凉滩码头、盈洞至九峰、三江口至热水、丰洲坳至永丰、106国道绕城线等公路建设。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客运站、农村招呼站、危桥改造等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凉滩航道码头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信息网络、通讯塔站、广电网络等建设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四)抓实脱贫攻坚,推进全面小康。坚持所有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所有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所有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力争年内21625人脱贫。切实抓好基础设施扶贫。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突出推进贫困村村组道路、安全饮水、校安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破解贫困村发展瓶颈制约。切实抓好生态扶贫。通过发放生态补偿金、聘请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支持发展林业经济、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等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切实抓好医疗救助扶贫。完善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构筑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补偿、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医疗救助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永富公司媒介作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抓好光伏扶贫。充分利用全省光伏发电扶贫试点县的政策优势,坚持群众自愿、折股量化、集中建设原则,大力发展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和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帮助贫困群众开辟稳定的增收渠道。切实抓好教育扶贫。大力推进贫困村“人人有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对在校贫困学生的奖补支持力度,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切实抓好金融扶贫。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新增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亿元以上。建立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严防金融风险。切实抓好兜底扶贫。统筹协调农村低保和扶贫标准,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融合”,进一步提高兜底保障对象的生活水平。切实抓好搬迁扶贫。继续推进移民避险解困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国试点,按照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分散自建、购房安置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81户6993人。切实抓好就业扶贫。通过就业援助扶持、就业培训促进、创业引领带动、公益岗位安置、中铁对口帮扶等措施,大力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五)抓实民本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感。继续实施“民生100”工程,着力办好一批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实事。拓宽就业渠道,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3800人以上。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稳步推进养老、失业、工伤、被征地农民等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城乡低保核实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1196套、农村危房改造2200套以上。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县第一中学、县第七中学、县第一完全小学扩容提质和教育新城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合格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从2017年春季开始免除高中学费。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抓好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精神病医院扩建工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启动“两馆一站两中心”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古祠堂群申遗工作,抓好列为国保单位的古祠堂维修、古民居群保护与开发等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湘军搏击·决战巅峰”职业联赛暨国际拳王争霸赛。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十次村委会换届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宗教、机关事务、档案、气象、史志、残联、武装、武警、邮政、科协、工会、外事侨务、共青团、妇女、老龄、儿童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增强群众安全感。强化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信息化和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七五”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人民调解,依法化解突出问题。推进“天网”工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健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动物防疫、防汛抗旱等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提升执行力、公信力和创新力,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人民至上。今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发生在我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回顾了当年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这让汝城瞬间成为“网红”。作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我们将时刻不忘“人民”二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县政府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我们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等信息,让政府事务更加透明、公正。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土地供应、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文件会议活动等管理办法,完善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编委会、规委会等议事规则,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听取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

(三)坚持求真务实。求真才能攻坚克难,务实才能梦想成真。我们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政府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转政风、正行风、刹“”。健全县政府领导周一碰头工作推进机制,完善重点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积极推行干事创业容错免责机制,营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县政府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真抓实干,什么事情最需要办,就亲自去抓什么事情,什么问题最难办,就带头去解决什么问题,以过硬的作风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业绩。

(四)坚持清正廉洁。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我们将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九项规定”,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加强行政监察,强化财政资金、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审计,完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管理、招投标监管机制,严控县乡政府债务。严格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标准,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切实加强廉政教育,努力解决“无知无畏”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问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牛栏关猫”的问题;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努力解决“纸老虎”和“稻草人”的问题,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让我们在中共汝城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化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