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微杜渐”谈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流程的前期管理

时间:2022-09-24 08:43:40

从“防微杜渐”谈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流程的前期管理

摘 要:当前福建省能源集团公司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想保证公司健康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离不开一支清廉干事的干部队伍,更离不开反腐倡廉的政治保证。我们一定要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作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并且寻找企业各个管理环节容易产生“忽微”的腐败因素,进一步加强对各岗位的廉洁风险前期管理,查找岗位廉洁风险点,做好“去除积微”工作,达到既干成事又不出事的目的,确保福建省能源集团公司各个企业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关键词:防微杜渐;廉洁;去除积微

1 “防微”就得先有“查微”的意识

为什么要查找岗位廉洁风险点?这个岗位廉洁风险点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微”,这是因为有岗就有权,权力运行到哪里,不规则运行就有可能发生在哪里。很难发现找出风险点,没办法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立防控机制。预防企业党员干部发生违纪违法的核心是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提前找到和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腐败的风险,使腐败行为不发生或少发生,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防范岗位廉洁风险,首先是企业各个层面需要强劲的领导力。风险点的排查过程,能够自我提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领导干部是完整性的关键风险控制对象,预防和控制系统进行的具体负责人,特别是行政,更要有防范岗位廉洁的“先见之明”,分析发现领导带头和个人诚信,风险存在的原因,带头制定和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带头特别注意自己和管辖范围内的完整性风险预防和控制工作,廉洁的风险预防和控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基层单位还存在的权力职责不清、风险点查找不实、监控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业务工作与廉政工作、思想防范与制度制约的有效结合,牢固树立全员防范意识,形成企业上下共同防御岗位廉洁风险的工作氛围。

2 “查微”就是要查“重点微”和“隐身微”

有效防范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风险,要进行风险排查,实现风险明示化,就要明确地查找重点。岗位廉洁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包括三类岗位:第一,领导岗位,第二,中层岗位,第三,其他重要岗位。在廉洁风险的查找过程中,不仅要执行领导安排、紧贴中层岗位、跟踪重要岗位,着力查找领导岗位和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着力查找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风险,着力查找管理人、财、物等重要环节风险。通俗地讲,就是按照全员覆盖和“对岗不对人”的原则,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四个方面,查找出党员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洁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形成标准化、操作性强的防控模式和规范化的处置措施,建立起反腐倡廉建设与行政业务之间的关联机制,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达到有效控制和化解岗位廉洁风险的目的。

人不是生来就会堕落,而是有一个腐化变质的过程。从赌一把,泡一次桑拿,会一次情人,收一次小小的礼开始滑坡,最终导致堕落。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对于风险一方面要找出风险概率,伤害的程度,评价形成等,另一方面根据权力的大小和多大的风险点位置确定风险等级,从而形成诚实的、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且根据廉洁风险变化情况,及时做好风险信息采集、分析和反馈,适时进行廉洁风险预警。从防止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甚至入手,采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强化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3 找准了“微”就是要更有效地“除积微”

廉洁风险排查是基础,准确地抓好找到每个岗位的风险点并防范好,不仅项目运行明确清晰,清晰的过程、责任和权力,确保廉政风险点“找得准、理得清”。这是积极探索建立职权明晰、风险公开的查找风险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省能源集团公司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在排除廉洁风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中监控的作用。首先,要与落实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其次,要与构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相结合,对每一项工作的时限、内容、程序等进行有效监控,强化日常监控、适时预警、问责监控。最后,要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将岗位廉洁风险查处与建立健全干部考聘、干部审计、资金管理、效能监督、行风建设等规章制度相结合,巩固和深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规范和制约岗位职务行为。

4 “去除积微”必须坚持动态管理

岗位廉洁风险防范机制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项创新,它融入每个人的工作流程之中,是反腐倡廉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体现。有的工作看似和腐败没有太大关系,却同样存在风险,这样的岗位,需要在工作流程中通过流程梳理和明确职责来落实廉政风险防范。

在深化和完善岗位廉洁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中,要实施动态监控,以岗位权力为点,分析权力运行轨迹;以工作流程为线,研究廉洁风险表现形态;以监管制度为面,整合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并实行适时的上墙公示,形成“点线面”立体式风险动态监控机制,提升防范机制建设层次,着力解决梳理工作流程中权力划分“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解决风险查找过程中“避实就虚、空泛无着”的问题,解决防控制度执行中“流于形式、约束无力”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岗位廉洁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5 “去除积微”贵在有强劲的执行力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有一“破窗理论”, “破窗”第一人是打破有序、制造无序的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人。这个理论对于廉政风险管理的启示是:对于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排微”时更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推动,来铲除孕育“破窗”的这一块土壤。作为企业更当如此,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企业更要发挥防控机制建设的强力作用,不断延伸扩大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范围,监督干部的生活圈、社会圈、家庭圈,领导干部的权力在哪里锻炼,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实践在哪里。

作为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在强化警示教育、健全完善监管机制以及加大查办工作力度的工作中,必须要转变工作角色,变“参与防范”的工作方式为“全程监督”,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用制度和科技制约权力,使监督具备刚性。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及时纠错和提醒;对有群众举报和社会反映的,采取诫勉纠错、责任追究等手段,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对情况较为严重或整改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这样的立体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和化解廉洁风险,防止权力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推动岗位廉洁风险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上一篇:浅谈长输管道工程项目施工重点管理要素 下一篇:九十年代既有居住小区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