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委员:筑牢用水安全防火墙

时间:2022-09-24 07:22:02

李霞委员:筑牢用水安全防火墙

背景: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能力逐步强化

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81个主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至2012年底,所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如期通过验收,并实现与省数据平网运行,全省县以上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实现水质监测和预警自动化,水源地监测从传统的“人防人管”逐步走向自动化、网络化模式。同时,还实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制度,定期监测28项常规指标,每季度再加测33项;并对设区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每年一次的109项全指标分析。此外,还在杭州、宁波、湖州、金华、舟山、台州、丽水等7市率先建立了藻类生物生态监测实验室,完成了藻类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问题:饮用水水源监测能力不足

李霞委员认为,饮用水水源保护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监测能力不强。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设备支撑和编制限制,全省各级疾控中心对饮用水卫生监测的42项常规指标,开展率不高。二是预警应急体系不完善。不少地方应急预案编制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技术与物资储备还不足。

另一方面,分散在各部门的监测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目前,各级政府的环保、水利、卫生等部门以及供水单位,虽然各具备一定水平的监测能力,可以开展一定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的监测和检测,但这些监测资源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功能整合不够,互补和共享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建议:加大投入,提高监测、预警、应急能力

李霞委员在发言中强调,保护能力建设及其有效运行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一道防火墙,需要财政的有力支持和保障。要做好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经费预算安排,并将之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在财政投入方向上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卫生监督和疾控机构的建设,增加卫生监测经费的投入,促进我省饮用水卫生监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二是要积极推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检测能力的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三是加快推进城市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财政上要予以积极支持。四是要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提升监测和预警能力,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研发监测设施和提升监测技术水平。

此外,还要整合资源,有效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挖掘好现有监测资源的潜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自动预警环境监测体系,对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要全面建立常规监测体系。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好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监测资源配置。构建和完善跨区域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上形成联合行动的能力。

上一篇:杨绛《一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 下一篇:用百姓尺度考量人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