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第三终端市场营销的药品零售调查

时间:2022-09-24 06:30:22

鉴于第三终端市场营销的药品零售调查

1药品零售中第三终端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药品零售中第三终端市场的出现是伴随着医疗改革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对于健康保健等日益关注和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所说的药品零售中第一终端市场是指级别在县级以上的医院,第二终端市场是指县级以上的药品零售商店,第三终端市场覆盖范围最为广泛,它囊括了城市社区门诊、乡镇级别的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乡镇药店等。药品零售的第三终端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地理分散、覆盖面广、市场特征及需求模式更为复杂,但其所占份额相对较小,2010年的一份数据表明第三终端的市场份额仅为11.7%。尽管药品零售的第三终端市场份额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市场总额绝对值已经非常可观,2009年的一份数据表明其绝对额度已经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发展速度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在2005~2010年间保持着平均7.8%的市场份额增加幅度。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第三终端市场将成为药品零售的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因素。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提升速度和市场规模,药品零售企业如何加强第三终端的市场和规划成为影响其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和因素。

2药品零售中第三终端市场营销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的药品零售企业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变,特别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其在密切关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市场的同时,对于第三终端市场的端倪和出现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投入。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783家药品零售企业中有73%的企业表示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的超过15%的份额来自第三终端市场,并且其在第三终端市场上的投入自2007年以来也一直保持着7%以上的增加幅度。但由于药品政策和市场准入机制以及第三终端市场和药品企业自身的原因,第三终端的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药品零售企业对于第三终端的营销和经营管理上,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药品零售企业的产品组合和产品结构与目前第三终端市场的需求状况存在一定的不匹配,产品价格区间与实际购买能力和相关政策存在冲突,造成了一些产品的滞销和价格策略的制定及施行出现一定的困难。目前药品零售的第三终端市场受医改政策的制约及目标客户群的购买能力等因素限制,决定了其产品组合中应该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而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产品组合中中低档产品的比例仅为37.8%,与第一、第二终端市场中中低档产品比例的29.7%相差不大,而第三终端市场中目标客户群的平均购买力约是第一、第二终端市场平均购买力水平的1/5,同时再加上国家相关医改政策的限制,据测算,中低档药品产品在第三终端市场中的比重应为67.3%较为适宜。

第二,药品零售企业的在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销售促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促销策略缺乏对于第三终端市场的继续细分,从而使得促销的效果及其对于市场销售额的促进等方面的贡献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药品销售中第三终端市场的参与主体及其广泛,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售药店、村卫生室、诊所、校医院以及广大自然人消费者,这就对药品零售企业的促销策略和手段提出了挑战。对于第三终端市场主体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6.3%的被调查单位对于药品零售企业的促销策略缺乏有效感知,仅有23.1%的被调查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药品零售企业的促销方案来制定相关采购计划和安排,同时另外一份调查也显示,药品零售企业的促销策略和方案的投入产出比仅为1:2.1,大大低于其在第一和第二终端市场的指标值。

第三,药品零售企业对于第三终端市场与第一、第二终端市场的区别认识不够,以前两者的市场信息收集模式和市场细分方式对第三终端市场进行模式嵌套,造成对于市场信息把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高,也使得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细分工作缺乏有效性。药品零售的第三终端市场是在第一终端市场和第二终端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其有着自己明显的区别第一和第二终端市场的特征和模式,由于药品零售的第三终端市场受国家医改政策变化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大,目前还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这也造成了药品零售企业在把握其市场特征、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和市场细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调查显示,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在第三终端市场信息搜集和市场细分上有近73.4%的企业采用在第一和第二终端市场的做法进行机械套用,在第三终端上的相应投入不及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上平均投入的14.3%,从而使得药品零售企业中高达63.8%的市场细分方案缺乏有效性。

第四,药品零售企业对于相对分散的数量庞大的消费者在客户维持、客户服务等关系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应用的比重和环节都相对不足,造成对于客户需求缺乏敏捷响应机制和较高的客户管理成本。由于药品零售第三终端市场相关主体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使得药品零售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支出相对较高,据统计2007~2010年药品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支出费用占其销售额比重的平均为21.3%,且呈现出每年3%的幅度增加趋势,然而,其对于客户需求的快速相应机制却一直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数据表明其客户满意度一直在48%的低位运行,同时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手段在客户关系管理的环节和内容比例上不足30%。

3基于第三终端市场营销的药品零售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根据药品零售中第三终端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阐述,在分析了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基于第三终端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就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第三终端市场的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第一,药品零售企业在针对第三终端市场进行产品组合和产品结构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国家相关医改政策及第三终端市场中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动机及消费模式,从而制定具有一定立体层次、考虑到各种消费因素以及价格机制能够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产品组合和产品结构。药品零售企业在制定药品产品组合策略时针对尚未成熟和定型的第三终端市场首先要考虑国家的相关医疗改革政策的变化和趋势,它构成了企业产品组合决策的法律法规风险;在此基础上,要从第三终端客户群体的购买能力、购买模式及购买特征出发,制定具有一定价格弹性和产品宽度的产品组合样式,并利用机动灵活的价格机制根据销售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促销组合策略以对销售环节进行调控和监督。统计显示,药品零售企业的产品组合策略对于其销售策略和销售目标的顺利实现的贡献率在23.5%。

第二,药品零售企业的促销策略的制定应该建立在对于第三终端市场科学的市场调查及有效的市场细分之上,从而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目标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销售促进的策略和手段的组合。药品零售企业的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是其进行营销策略组合的根本依据,具体来说,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以科室为主的调查,对私人医院和私人性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以其日常活动档案记录及日志统计为基础,针对小区患者和潜在客户主要以开展公益活动为主,针对重要客户采取搭建相关文化平台的形式进行,这是在错综复杂的第三终端市场中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的基础,并在这个过程要注意一些市场调查及营销基本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第三,药品零售企业要充分考虑到第三终端市场的特征及其复杂性,充分利用第三终端直接接近最终用户和消费者的优势,在互动式沟通的基础上搜集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挖掘以进行市场需求特征和购买行为模式的识别。药品零售企业在第三终端市场的开拓中所面临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它与最终目标客户群体直接发生关系,因而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对这种需求的加工处理从而可以明确地回答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和市场开拓中的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客户对产品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形式产品和外延产品的要求是什么,对于核心价值和利益的关注程度如何等等,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进而对客户的需求模式和购买特征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和判断。

第四,药品零售企业在对于地理位置分布相对分散且数量十分庞大的客户及消费者关系管理中,要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与具体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和环节进行融合,发挥其对于客户需求和服务的快速响应作用,并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客户维护及开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在药品零售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它能够显著地降低其管理成本和营运费用,并能够带来对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它通过与客户关系管理相关业务环节的融合和有效衔接可以在30%以上的幅度和水平上降低药品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费用,它要求客户关系管理流程按照电子商务的特点进行再造和重塑。

4结语

药品第三终端市场以其快速增长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引起了药品零售企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药品零售企业在第三终端的市场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困扰着医疗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也给药品零售企业的管理及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目前药品零售企业在第三终端市场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文从药品零售企业的产品组合策略、第三终端促销手段革新与组合、市场有效信息收集与市场细分及利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及维护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药品零售企业新时期第三终端市场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在药品市场第三终端的市场上提供一点帮助和借鉴。

上一篇: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工作创新 下一篇:青年教师培育导向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