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用药为何要讲“疗程”

时间:2022-09-24 05:28:21

疾病并不可怕,只要遵医嘱,手术或按时服药,常能达到预期疗效。然而,有些患者却不重视医生的话,常对用药疗程的重要性不以为然,在执行中“偷工减料”或随意“纂改”,结果往往造成治疗失败,甚至疾病加重。股骨头坏死的药物治疗中,常能发现此类情况。

病例一:

服药后症状缓解,擅自停药

徐先生3年前发现右腿股骨头坏死,肌肉有萎缩。去医院看了大夫,吃了一段时间通络生骨胶囊后,疼痛感消失,CT显示病情开始有明显好转,短距离可自行行走。徐先生以为痊愈了,未经医生同意便擅自停药。停药3个月后,他感觉腿疼加剧,髋关节僵硬至无法动弹,只能卧床。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股骨头坏死已经很严重,只能手术治疗了。

专家点评:

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由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患者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其实可能并未完全恢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修复过程漫长而复杂,经历死骨吸收、新骨生长及塑形等多阶段,应坚持长期服药治疗。

有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髋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这并不意味着疾病已经痊愈。应依靠X线片以及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评定股骨头的恢复状况,观察股骨头内的变化――由缺血型到郁血型,由骨小梁重建到塑形。只有看到股骨头内囊变区消失,并被新生骨填充,骨小梁排列有序,股骨头达到一定的支撑力后,方可考虑停药。

因此,何时可以停药,各阶段将怎样有效地保护股骨头,是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的。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而不要一味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此外,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疼痛能够迅速缓解,就说明药物是有效的,事实上,有些药物只是单纯具有止痛效果,不仅对根治股骨头坏死没有什么帮助,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严重影响治疗,使患者病情加重。

病例二:

服药时断时续,药物难发挥疗效

老张是个“老马虎”,做什么事都丢三落四。前几年得了股骨头坏死,到处求医寻药,但治疗效果一直不好。于是对治疗失去了信心,甚至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后来他找到了省中医院的一个老大夫,老大夫看了老张的病历和之前的处方,仔细询问后发现:老张经常忘记服药,常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老大夫给老张开了三个疗程的通络生骨胶囊,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按时用药。老张这次遵医嘱按时准点服完三个疗程,病情很快有了好转。

专家点评:

我们熟知的一些常用药,比如降压药、降糖药以及股骨头坏死专症药,都需按时按量服用。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漏服药物总是在所难免。例如节假日期间,人们由于生活规律被打乱,漏服药物情况就十分常见,国外将这种现象戏称为“holiday drug”。每当漏服,有人想“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就赶快补吃一次;有人觉得等下次服用时吃两倍剂量的药物,会更省时省力;还有人认为常用药一顿不吃没啥大不了,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其实,这些做法很不科学。

我们吃进去的药需要在生病的部位保持特定的浓度,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浓度太高了有毒,太低了无效。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会经历一个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的过程,医学上用“代谢”来形容这个现象。不同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往往不尽相同,于是医生就根据药物各自的代谢特点来决定给药的频率。由此看来,药物需要间隔多长时间服用,要有科学依据,不能随意缩短和延长。缩短服药间隔时间,会使体内药物浓度过高而引起副作用;延长服药间隔,会使体内药物浓度下降,达不到有效、稳定的药物浓度,从而延误治疗。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专症药通络生骨胶囊的用量和间隔直接关系到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而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股骨头内的血管修复有一个过程,只有连续性的血管充盈扩张才能使坏死的血管再通并使新生血管网产生,如果服药时断时续,很可能使血管内的血液灌注量减少,而凝血因子聚集产生的微血栓会造成血管的再次堵塞。此时再服药,治疗的过程就又从头开始,费时耗财,延误病情。

所以,大家不妨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提醒自己,如将药放在显眼的位置或特殊的药盒内等,都可以减少漏服的可能。

病例三:

股骨头疼痛加重,怀疑治疗无效

李先生,患左髋关节疼痛2年,病情加重,行走不便、下蹲困难、跛行,最后确诊为Ⅲ期股骨头坏死,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并开了一个疗程的通络生骨胶囊。李先生吃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髋关节疼痛加重,就停止服用药物,并去医院复查。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现象,并嘱他继续按医嘱服药。李先生又坚持服药了一段时间,发现疼痛真的开始减轻了。

专家点评:

经过以专症药通络生骨胶囊为核心的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所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诉说,虽然X线显示好转,但髋关节有时疼痛加重,思想压力很大,甚至失去了用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信心。

其实治疗过程中,髋关节疼痛的加重并不一定意味着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加重。骨质在修复过程中,坏死骨靠近关节面被吸收,会产生酶类和蛋白的分解产物。这些产物会刺激滑膜,使患者产生疼痛感。此外,骨质修复期,股骨头周围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股骨头内压力过大,也会造成高压性疼痛。随着死骨完全吸收,动静脉畅通,代谢正常,骨内高压缓解,疼痛会逐渐减轻至消失。

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加剧症状,也不能完全排除病情有恶化的可能。所以患者一旦出现疼痛加剧,切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可根据以下信息进行自我检查:

1.服药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时断时续;

2.近段时间有无服用激素类药或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可请专业医师帮忙鉴定;

3.抗炎镇痛药物慎用;

4.是否有饮酒、抽烟习惯,饮食是否过于辛辣油腻;

5. 近期有无扭伤跌伤,过度劳累;

6.有无使用双拐或轮椅来减轻负重;

7.是否每天进行功能锻炼来逐步改善功能障碍。

如果伴有活动功能受限程度加深,或疼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此种现象超过1月,就应尽快到医院拍片复查,请医生诊断。

上一篇:小儿哮喘,对证用药 下一篇:房颤治疗,首选导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