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蔡澈 奔驰绝不甘居人后

时间:2022-09-24 01:41:01

“如何提振奔驰?”这恐怕是作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CEO的蔡澈博士(Dr. Dieter Zetsche)现在到处被人问及的最核心问题。据报道,该公司蔡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与宝马和奥迪的三角竞争、电动车、中国市场以及特斯拉的魅力因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不甘居人后的奔驰正为到2020年成为最成功的豪华车企而努力。

能否真正拯救奔驰?

在德国制造业公司,如果从德国来的管理者拥有博士学位,一定要用Dr.。“Dr. Dieter Zetsche”这是奔驰对蔡澈的官方称谓,显然他已经获得了业界的尊敬。这个留着醒目的八字胡,拥有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德国人,曾经是避免戴姆勒走向深渊的关键人物,他对混乱的局面并不陌生。

这位汽车业的老兵去年获得的戴姆勒聘任新合同仅为3年――通常情况下,汽车业给予高管5年续约。这份合同微妙地体现出来自股东层面的审慎。戴姆勒和梅赛德斯-奔驰在过去几年的颓势,让股东怀疑蔡澈能否成为那个重新带领奔驰走出困境的人。

他曾被派到美国收拾烂摊子,甚至出现在电视上推销克莱斯勒汽车。回到德国升任戴姆勒CEO后,考虑到股东损失了数百亿美元,他决定结束戴姆勒-克莱斯勒噩梦般的合作,放弃公司持有的克莱斯勒19.9%的股权,并推动了奔驰品牌年轻化以及削减成本的改革。

甚至,在2013年,管理层公开表示不买蔡澈的账。戴姆勒前董事会成员Andreas Renschler曾透过《华尔街日报》向蔡澈发难。这些事实只能说明,如果蔡澈要证明自己还有能力掌握戴姆勒和奔驰未来的命运,他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表现来让质疑者闭嘴。奔驰在中国能否扭转局面,恰恰是蔡澈获取信任的关键。

这项计划的成败关乎蔡澈个人职业生涯的评价――他究竟是一个拯救戴姆勒的英雄,还是无力阻止奔驰滑落的失败者,都会在该计划完成后盖棺定论。同时,这项计划也与奔驰的未来息息相关,关系着奔驰――这个汽车的发明者,在数年后的汽车业版图中,究竟还能占据什么位置。

奔驰为转型付出代价

自从人类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戴姆勒在创新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并扮演着全球汽车工业领头羊的角色。然而近些年来奔驰在与老对手奥迪与宝马的竞争中屡屡受挫,2011年竟滑落至全球豪华车品牌第三的位置。2012年年初,蔡澈为奔驰立下目标,要在2020年重夺世界第一。

在被问到根据目前与宝马和奥迪的竞争态势,是否有信心实现该目标时,蔡澈表示奔驰上下正在全力实现2020年计划。“我们有信心,在转型过程当中,慢慢恢复到甚至超过竞争对手的水平,但是这需要花一点的时间。”

蔡澈坦言,奔驰在过去几年里为转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几年的销售跟对手相比不是太好。五年之前,我们确实制定关于奔驰整个产品线设计的战略,在此之前没有制定这种战略。不管是紧凑车型还是中级车,都在品牌和设计形象里面有比较统一的表现。不同的车有不同强度的表达,比如说紧凑车型,表达更强烈些,中级车表达更加沉稳一点。

对于销售渠道建设的不妥之处,蔡澈特表示认可。他认为,奔驰在之前走过一些弯路、一些磕磕绊绊,诸多的原因,可以归咎于产品上,可以归咎于政策等等,但诟病比较集中的,是这种网络的欠缺。至于说转型的过程是不是影响到销售,可能这种状况只在中国发生了,在世界其他地方,我们的销售情况跟竞争对手比是差不多,甚至更好。我们有信心,在这个转变过程当中,在中国的销售也会慢慢恢复到和世界其他地方同样的水平,但是这需要花一点的时间。

看好欧洲,更看重中国市场

虽然自2011年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欧洲汽车市场一年不如一年。但蔡澈却显得颇具信心,他认为欧洲已经走在一条“3~5年左右”的复苏轨道上。他表示,汽车互联网以及智能驾驶等的发展将会重新引发人们对汽车的兴趣。

今年奔驰在欧洲的业绩,似乎也印证了蔡澈的论断。今年上半年,奔驰在欧洲共售出32.8万辆汽车,同比上涨4.2%。包括大众在内其它车企纷纷陷入欧洲市场颓势的泥潭,销量不断下跌的时候,奔驰的销量却逆势上扬,是在欧洲市场有规模销量的车企中唯一销量上涨的品牌。

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后,德系大众、奔驰、宝马的业绩不降反升,屡创历史新纪录。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开拓海外市场,而中国市场更是成为其第一大市场。大众三分之一的销量在中国,奔驰宝马在中国的年均销量增长率和销量也节节攀升。德国媒体曾发出警告,认为德系车企已经对中国市场产生依赖,中国市场的爆发将会让大众汽车们受益匪浅,而若万一中国市场出现问题,则将造成致命的损失。

不过,在蔡澈眼中,德媒的警告无异于杞人忧天。近年来蔡澈除了放声要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外,从整合在中国的营销渠道到合资建立德国本土之外的首个发动机厂再到与收购北汽股份,大手笔不断涌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蔡澈甚至透露未来要在中国投入约30亿欧元。蔡澈不是不怕“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上”,而是相对于这个所谓的潜在风险来讲,实现奔驰重夺豪华车老大地位的目标更为迫切。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时实现对宝马和奥迪的反超,而深耕中国市场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奔驰将深情拥抱中国

虽然奔驰在其最大的单一市场美国击败了宝马和雷克萨斯,但欧洲市场的萎缩,让其母公司戴姆勒从股东到管理层都无法再回避改变中国市场困局的紧迫性。中国,这个豪华车增长动力之源,在去年为宝马和奥迪分别贡献了近22%和30%的销量,但奔驰的这一数字同期只有16%。奔驰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脚步都左右着奔驰的复兴计划。

奔驰要解决在中国历史形成的问题显然不能依靠一朝一夕的做法。在进行这次渠道改革之前,诸多迹象表明奔驰正在积蓄力量瞄准这一目标前进。解决经销商的渠道问题,此前做了很多铺垫。北京奔驰和奔驰中国都考虑到对经销商销售政策进行调整,也曾考虑聘任销售强人去解决渠道难题,但都收效甚微。如果奔驰无法及时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它很难为经销商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盈利的前景。这会更多影响经销商的投资人对奔驰在中国的投资意愿,进而影响到戴姆勒全球业务的未来。

奔驰之前曾公布计划称,2012到2015年3年间将在中国投资20亿欧元,用于提高合资公司的产能和产品的本土化生产比例,以及奔驰销售网络的扩张、产品投放。到2015年在中国实现30万辆的目标,其中,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贡献的销量占比提高至2/3,即国产化汽车的销量增至20万辆。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投放20款新产品。

而今年前五个月奔驰的中国销量为11.25万辆。对于能否顺利完成2015年目标,蔡澈表示到时就会看到。不过他对奔驰在中国的表现很满意,“我们已经重新做品牌定位,与前几年不健康的折扣大战相比,价格上已恢复到了豪华车标准,在竞争上,我们已经取得可喜的进步,我对取得成功非常有信心。”蔡澈说道。

关注汽车产业未来

蔡澈显然对奔驰的未来非常看好,尤其是豪华车市场更是势在必得。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超豪华车销量出现了明显的复苏。阿斯顿・马丁去年全球销量达到4200辆,同比增长11%。年度营业收入达到5.19亿英镑,同比攀升13%。有消息称,奔驰品牌母公司戴姆勒将再次增持阿斯顿・马丁的股权比例,将在现有5%股权的基础上再获得1%股权,甚至考虑收购阿斯顿・马丁100%股权。对于这一消息蔡澈并未否认。

谈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时,蔡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承认,自动驾驶汽车时与电动车并驾齐驱的两个未来发展方向,但一切都是以安全与环保为前提的。在谈到纯电动车时,蔡澈一直持不看好的态度。他认为与传统动力相比,纯电动车在续航力、价格以及充电时间方面都毫无竞争力。在他看来,电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结合在一起的混动系统才是未来的趋势。

蔡澈承认特斯拉Model S是一款魅力十足的好车,让马斯克取得成功。他认为,马斯克所做的不过是把大批锂电池集中在一起,进行智能管理,这并不是高科技。包括马斯克发将开放特斯拉的专利免费提供给竞争对手使用,不过是一个非常棒的公关手段,但却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虽然奔驰目前在使用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动力方案,但在蔡澈看来,这不是因为奔驰无力开发自己的电动动力系统。而是因为奔驰在电动车方面所走的方向与其它家都不一样,奔驰可以自己生产电池组,这是其它任何对手都无法做到的。蔡澈还举与中国比亚迪汽车合作生产电动车Denza为例,他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好的电动车,他认为没有哪一家车企对电动车的了解超过奔驰。蔡澈强调,花费巨资去设计处独特的纯电动车是否是正确选择还有待商榷,他认为只有当电动车真正成规模时,才能谈经济上的成功。

蔡澈所领导的奔驰在自动驾驶方面采用完全不同的策略,“我们有的优势,Google没有,反之,Google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蔡澈说道。蔡澈不认为奔驰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后进生。在他看来,奔驰在自动驾驶方面某种程度上可称为第一。奔驰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将于2020年面世。蔡澈认为,现在的奔驰S级已经可以算是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在他看来,下一步动作是优化其可靠性。毕竟目前奔驰每年售出超过100万辆汽车,我们必须保证安全。

上一篇: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初探 下一篇:高管过度自信程度、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