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娟 永不服输的蛙泳皇后

时间:2022-07-20 03:46:30

罗雪娟,因包揽过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以及各类锦标赛的50米和100米蛙泳金牌,成为中国泳坛唯一的大满贯选手,享有“世界女蛙王”的美誉。2007年,罗雪娟因做了心脏微创手术而被迫退役。赛场上霸气不服输,场下快人快语,罗雪娟是个极具个性的运动员。

沉甸甸的约定

罗雪娟1984年出生在杭州,父亲罗国安是杭州树脂厂电工,母亲徐宝义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一般的家境,让罗雪娟比同龄孩子更早懂得生活的艰辛。罗雪娟6岁那年,杭州市体校游泳教练章仁超来到她所在的小学挑苗子。身材修长、柔韧性好的罗雪娟进入了章教练的视线。她心动了。

让罗雪娟心动的原因是:上体校不仅不用再花家里的钱,还有生活补贴,能为家里减轻负担。罗雪娟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踏上游泳之路的。在体校,罗雪娟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毕竟才几岁的孩子,日复一日的训练生活让她渐渐感到厌倦,她不再那么认真。

1991年,父亲罗国安被检查出乙肝,并从工厂办理了内退手续,每月领取300元生活费。一天,罗雪娟回来了,体贴地对父亲说:“爸,好些了吗?”罗国安看着女儿大大的眼睛,急中生智地说:“爸是心病,只要你听话,好好训练,爸爸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等你成了世界冠军,爸爸的身体会彻底康复。”

父亲的话深深刻在罗雪娟心里,原来自己练好游泳还能让父亲身体康复。从那时候起,游泳对罗雪娟来说,有了另一种更深沉的意义,她训练得比所有队员都刻苦。

1997年3月,罗国安病情出现反复,住进了医院,医生一天里连下了两次病危通知单,并对罗雪娟的妈妈说:“恐怕这次挺不过来了……”当时,罗雪娟正在参加全国比赛,罗国安对妻子说:“不要告诉孩子,否则会影响她比赛。”第二天,罗雪娟拿着全国少儿比赛100米蛙泳金牌兴冲冲赶到医院,罗国安已昏迷多时,她哭着把金牌放在父亲胸前:“爸,你醒醒啊,我拿金牌了!”也许是罗国安冥冥中听见了女儿的深情呼唤,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孩子,爸祝贺你!”

进入省队后,罗雪娟每月有几百元工资,她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当攒满4000元后,她带着这笔钱,和母亲陪着父亲去医院作了一次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罗国安的病情如果不彻底治疗,很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医生的话让罗雪娟直冒冷汗,她为父亲开了很多昂贵的药物,父亲舍不得吃。在罗雪娟的强烈要求下,父女俩签订了一个约定:女儿罗雪娟必须好好训练,争取早日成为世界冠军;父亲罗国安必须按时按量吃药,坚持锻炼,好好康复身体。

2000年,罗雪娟获得了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会达标赛女子100米蛙泳冠军,“这是我的第一个冠军。”罗雪娟因此于同年6月被选入国家队。进入国家队的罗雪娟迅速成长,频创佳绩。

2001年,在日本福冈,世界记住了这位年仅17岁的中国姑娘――荣膺世锦赛女子蛙泳50米和100米双冠王,终结了中国游泳队长达5年在世界大赛无金的历史。2003年世锦赛,罗雪娟蝉联女子蛙泳50米和100米金牌,同时率领中国混合泳接力队斩获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罗雪娟后来居上,以1分6秒64的成绩击败最大劲敌澳大利亚名将琼斯,获得了奥运会100米蛙泳金牌。夺取这块金牌也成为罗雪娟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幕,她成了中国游泳史上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更多沉甸甸的金牌是罗雪娟对父亲承诺最好的体现,而到这时,经过这么多年系统的康复,罗国安的身体也大大改善,父女俩用行动兑现了彼此的约定!

不得不“上岸”

自从罗雪娟成名后,媒体对她的追逐就没有停止过。罗雪娟做人做事非常低调,一直与媒体保持着距离,这反而为她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但时常有她身体欠佳的消息传出。

从2001年罗雪娟就感到失眠、气短、胸闷,后来发展到在比赛期间虚脱、晕厥,这几年除了训练,她每天都是在吃药。在这种极其不佳的身体状况下,还是接连实现了亚运会、奥运会、世锦赛以及全运会“金牌大满贯”的壮举。

第一次出现晕厥状况是在山西晋城举行的200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女子200米蛙泳半决赛中,罗雪娟参加完第一组比赛后趴在水线上长时间一动不动。由于晋城市区平均海拔700多米,属于亚高原地区,专家认为属于高原反应。

此后,罗雪娟在比赛中出现了不同的状况。在雅典奥运会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决赛中完成第二棒的罗雪娟无力支撑自己独立上岸;2004年罗雪娟备战世锦赛扭伤脚踝,打上封闭后在训练中出现短暂晕厥,当时的情况是突然背部抽筋,呼吸困难,被拉出了泳池; 2005年十运会女子200米蛙泳比赛后,教练张亚东发现罗雪娟的脸色不对,当即上前扶住她,一直把她护送到休息室,接上氧气。2005年12月21日下午,罗雪娟在国家训练局综合馆进行力量训练时突然晕厥。罗雪娟回忆道,那天下午训练前,自己就浑身发冷和头晕,在综合馆进行完两组身体训练后,又去跑步机上慢跑,随后感觉有些疲劳,就到体操垫上闭目休息。再次起身起得有点猛,头晕,所以又躺下不敢动弹,队医为她号脉,被现场记者拍个正着。作为一名运动员,罗雪娟知道注定和伤病是分不开的,她一直这样坚持着。

直到2006年11月25日,罗雪娟在浙江萧山游泳基地训练,又一次晕倒在泳池里,被紧急送到医院,她心跳超过了每分钟200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马上给她打药水,补充心肌营养,她才慢慢苏醒过来。恢复过来后,罗雪娟才知道,这一次自己离死神只隔着一层纸,当时医生连电击都准备好了……

女儿的死里逃生,让罗国安夫妇心都碎了。当天晚上,夫妇俩马不停蹄地赶到萧山,含泪对罗雪娟说:“孩子,你退下来吧。医生说了,你再练下去,很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罗国安紧紧抓住女儿的手:“孩子,我们不要你拿什么金牌,只要你平平安安!”

在泳池里拼搏了十多年,且自己年龄也不大,就这样放弃,罗雪娟于心不甘,她想2008年后再退役。罗国安又急又气:“当初爸爸身体有病,你心里是怎么着急难过的,现在你想想爸爸,爸爸心里的担忧和难过要远远超过你那时的心情。”徐宝义也劝女儿:“孩子,如果你还不退役,继续拿生命做赌注,我和你爸怎么能安心!”

父母的劝说让罗雪娟继续练下去的决心彻底动摇。2006年12月,罗雪娟正式向浙江省体育局申请退役。12月28日,罗雪娟在浙大二医院进行了心脏微创手术。

2007年1月29日,罗雪娟正式宣布退役,国家游泳中心为她颁发了“中国游泳杰出贡献奖”。告别曾带给自己辉煌与梦想的泳坛,罗雪娟百感交集:“告别泳坛,我就像离婚一样难过,但我会继续为中国游泳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退役后的生活

罗雪娟跨过二十岁门槛儿时说,“我身后的这扇门从此就关上了,而我再也回不去了。”

退役以后的罗雪娟,“先把身体养好”成了首要任务,同时她又开始计划起自己的生活:继续读完北京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本科毕业后再继续读研究生。那时,补文化课成为罗雪娟的首要目标。

“自己很幸运,拥有了很多。”罗雪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回馈社会的人。近几年,她常去观看游泳比赛为队友加油,也常参加公益活动,“希望让大家看到我阳光的一面。”罗雪娟现在仍没确定自己未来会从事什么行业,但会跟游泳有关,“我热爱游泳的心一直都在。”

憧憬校园生活的罗雪娟说,“现在很多名牌大学都对世界冠军敞开了大门,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充实一下自己。”

2010年9月,一名叫卢晓的男子在个人微博上曝出他与罗雪娟亲密照片,两人的恋情在时下这个世界最时尚的舞台高调公开。卢晓可非草民,其爷爷卢鹤绂乃“中国核能之父”,其父母卢永亮夫妇乃中国最早的一代摩托罗拉中国商。卢晓的微博透露了他和罗雪娟在美国的幸福生活,街头牵手而行、逐浪沙滩而笑。而为了爱情做出重大牺牲的卢晓,甚至心甘情愿地当上了罗雪娟的全职保姆。即便炒肉末这样的小菜都要打越洋电话求教妈妈的尴尬,在卢晓看来也是幸福的,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是最称职的全职保姆。罗雪娟专心学习、卢晓悉心陪读,好一幅现代无瑕青春爱情大片。文/张洁

上一篇: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 下一篇:罗佩萍 让生活FUN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