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述评

时间:2022-09-24 01:35:46

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述评

【摘 要】笔者从概念界定、群体形成、群体类型、群体特征、群体作用与影响以及群体引导与管理方面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总结了已有研究主要成果和不足,以期对其更深层次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述评

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能够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它中间存在大量非正式群体(如运动俱乐部等),它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它们的更深层次研究有所启示。

一、非正式群体含义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正式群体一般有比较明确书面规则,成员身份、地位和角色有明确规定,而非正式群体中成员自发结合,群体活动没有明确规则,成员身份、地位和角色没有明确规定,如乒乓爱好群等。

二、非正式群体研究进展

从研究领域上,非正式群体研究最早出现在工厂,其次是企业,最后扩大到其它行业和部门如行政机构和学校等领域,并且较多集中在企业,对群体产生因素,群体特征和群体作用影响等方面有大量研究。从学科方向看,研究视角逐渐从管理学扩展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目前许多边缘或交叉学科对非正式群体极为关注,如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早在春秋战国就对非正式群体有过间接描述,如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学记》就曾提到乐群的考核标准,孔子也曾赞叹“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的小群体。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述评

相对于企业而言,关于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相对较少,笔者结合相关资料,从概念界定、群体形成、群体类型、群体特征、群体作用与影响以及群体引导与管理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加以述评。

(一)概念界定较为统一

已有研究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基于一些共同因素如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形成,如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基于个人兴趣或特长、临时工作任务或业余性的活动等构成的社会群体,其特点是较为松散,自由度较大”,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无须获取学校的认证基于感情、兴趣、价值观念或利益等因素而结合,如同乡会、吉他爱好群、学习小组等。

(二)注重从宏观角度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因素

已有研究在关注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宏观因素的分析。相关研究表明,一方面,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能主动地组织或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另一方面,随着思想不断成熟,在情感方面更加理智和审慎,此外,在社会变迁中,他们要去适应各种要求(潘从义,2006);辽宁师范大学的金红则是在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四所高校的268名被试实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她认为社会和学校方面影响较大,并且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生源地等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

(三)群体类型划分较为相似

已有研究能够根据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特点群体类型进行全面的总结。如陶国富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分为七类,即信仰信念类,爱好休闲类,感情类,知识学习类,社会服务类,利益导向类和虚幻类;牟德刚、潘从义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规模、模式、形成原因、类型、目标方向、交往频度等现状做了实证调查,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分为兴趣型、亲缘型、信仰型、科研型、服务型和虚拟型,从内部构成、组织系统和存在方式方等面分析了群体模式。

(四)群体特征研究比较丰富

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丰富的特征。如年级越高,数量越多,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调整他们的情绪,信息沟通方便;自发性、思想观念的相似(近)性、更替性、群体凝聚力较强,影响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王浩吾认为它们在院系和班级等正式组织之外开辟了一片新的交往天地和沟通方式,没有明显的结构,人与人之间较为平等自由,群体活动丰富多彩;潘从义通过抽样调查总结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五个方面的特征,即主动性,交替性,民主性,群聚性,有中心人物等等。

(五)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较多研究能够辩证地分析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和影响,并且注重其积极作用的发挥。积极方面如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鼓舞人心,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消极方面如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破环正常的校园环境,不利于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范禀辉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构成和特征等方面的基础上论述了它对大学生自身、正式组织和学校工作的重大促进意义。

(六)内外结合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和引导

已有研究表明在群体管理和引导上必须从环境和自身两方面努力才能促进群体发展。相关研究也有不少,如宋秦年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就应该做到,创造较好的物质环境,适当程度对其加以约束,善于发现优秀人才,要制定发展规划;费穗宇认为可以通过五个方面来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行为的引导,即通过中心人物的培养提高所有成员的能力,使群体活动规则符合主流文化要求,重视某些破坏性群体的教育,加强学校中各种不同属性群体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组建一个素质较高的群体中心人物班子,通过他们促进非正式群体活动和校园精神文明发展之间的结合。

四、结语

已有研究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概念有比较清晰明确的界定,能合理划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能对其特征做比较全面的分析,能正确认识到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作用,并且较多能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于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和规范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较为丰富地说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第一,研究深度不够,较多研究只是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类型、特征和作用进行泛泛之谈;第二,侧重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第三,在谈到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问题时,较多从思想政治角度强调如何管理、引导和规范,将非正式群体视为一种被动的、机械性的从属部分,忽视了其作为社会有机整体一部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金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因的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

[2] 陶国富.大学生社会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 牟德刚,潘从义.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教育―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2): 98-101.

[4] 范禀辉.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5] 王浩吾,王书会.大学生社会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34.

[6] 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06):41-45.

[7] 吴姝.论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引导[D].重庆:西南大学,2006.

[8] 宋秦年.大学生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9] 费穗宇.青年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18-121.

[10]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0.

[11] M・Dalton. Men Who Manage:Fusion of Feeling and Theory in Administration[M].1957.57-65.

[12] 李宁.群体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胡宇飞,男,汉族,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江苏科技大学船海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校社会工作;李静,女,汉族,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上一篇:浅谈工民建施工工程过程中造价控制 下一篇:浅谈建筑天然采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