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为官守清廉

时间:2022-09-24 01:30:40

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大司马,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他出身贫寒,门庭低微,年轻时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浔阳县内找了一份“监鱼梁”的差事,管理渔业。浔阳濒临长江与鄱阳湖,水产自是丰盛,陶侃是渔乡人,对水产自然不觉陌生,加上母亲的指点教育,他干得头头是道,有声有色,深得同事与上司的喜爱。

有一次,同事们见他生活俭朴且工作认真,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就悄悄地在鱼库里取了些鱼,做成糟鱼送给他吃,可他却惦记着母亲,自己舍不得吃,差人送给母亲。母亲先是欣慰,待问清缘由后,即把糟鱼重新封好,附上一封信,叫来人连同原物带回。

陶侃一见,先是不解,待读过母亲的来信之后,才恍然大悟。母亲的信可谓一针见血:“你身为官府的人,却拿公物送我,以为我会为此而高兴吗?恰恰相反,我不仅不欣慰,相反我还替你担忧。你现在为监鱼梁,管渔业,就拿官府的鱼送我,如果以后你为县令或官位更高,管理府库钱粮,岂不又要把官府的钱粮往家里搬……”信中的一字一句深深地叩打着陶侃的心扉,他大为震撼,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久,孝濂范逵来浔阳看望陶侃。他乡遇乡亲,又是儿时好友,自然是喜出望外,可把朋友安顿好后,陶侃心里却犯愁了。因为仓促间家里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招待远客,而此时外面又下着大雪,怎么办?不一会儿,陶母却带回酒菜,让儿子招待客人。陶侃方知,酒菜是母亲拿自己的青丝长发换来的。外面风大雪大,找不着马料,陶母又抽出自己睡的草席剁碎当马料。客人酒足饭饱,安然入睡,马儿能有草料过夜,自然令主人放心。陶侃为母亲此举感动不已,辗转难眠。他暗暗发誓,今后决不辜负母亲的教导与期望。

雪过天霁,范逵辞别陶母与陶侃去庐江郡,陶侃送客人上路,送过一程又一程,范逵几次让陶侃回去,可陶侃仍恋恋不舍。他的这种心理被范逵所觉察,他问陶侃是否想置身官场?待陶侃真诚地点头。范逵明白了陶侃的心意,回到庐江后,他便在太守张夔面前全力举荐陶侃。

后来,张夔召陶侃面试,见陶侃仪表不俗,谈吐儒雅,便暗自喜欢,留他在身边当督邮兼枞阳县令(今安徽枞阳县)。不久,又提为郡主薄。陶侃从此踏上仕途,一步一个足印,从文职到武官,成为重建和巩固司马政权的重臣。

陶侃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任州刺史时,每天早上把100块砖搬到室外,晚上再搬回来,以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意志。作为一名官员,他难免陪同僚或上级喝酒吃饭,但每次只喝很少一点儿就止住了。别人劝酒,他就说自己年少时曾因喝酒误事,所以父母给他定下了不许过度饮酒的规矩,为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能再多喝了。

他十分讨厌下棋、掷骰子之类的游戏,如果他的部下因为喝酒或而耽误公事的话,他会把酒具带赌具一道扔到粪坑里去,还加以鞭笞以示惩戒。

有一次,陶侃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命人捉拿此人然后鞭打他。老百姓听了这消息后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命人用木屑铺散地面防潮。等到桓温伐蜀时,他用自己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陶侃为官勤于职守,惜时如金,廉洁自律,反对奢侈浮华,崇尚敬业精神,其中离不开陶母的深刻教诲。他虽身居高位,重权在握,但却能审时度势,“自抑而止”,恪守原则,始终保持自己的气节不变。这在当时的官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初中生物自主学习之“导学案助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