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堂撬动课改

时间:2022-09-24 01:00:25

激活课堂撬动课改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周边名牌学校较多,因而生源素质着实不令人满意,家长对学生学习也不是很乐观,凡是抱有希望的家长都将学生转入较好的学校就读,因而学生存在方法、实践、自信“三缺”现象,以及兴趣、自主、参与、合作、思辨、创造、价值“七无意识”。受阿基米德的名言启发,我校成功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研究》课题引领下,在教学中决定按照“五尽量”原则、“七步骤”流程、“三统一”特征的思路,构建“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这个支点,撬动课改这个“球体”。

一、“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的“五尽量”原则

一是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二是能够让学生观察的事物要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三是能够让学生表述的内容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四是能够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五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综合归纳得出结论。

二、“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七步骤”流程

第一步:小组预习自学。上课前,小组长带领、督促组员按照“导学讲练稿”要求“预习”。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独学),遇到障碍时,再在小组组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对学),小组对学后,把“导、学、讲、练稿”交给教师批阅。教师通过批阅,掌握学情,为课堂交流展示作好点拨、引导等工作准备。

第二步:商讨展示任务。按照老师临时分配展示任务,各组提前把本组展示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上课后,教师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小组成员再次交流预习情况,探讨如何完成本组的展示任务。

第三步:小组互动交流。3~5分钟之后,由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展示。原则上同一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展示(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展示时要求学生先讲思路,再讲方法,强调易错点、关键点、知识点。

第四步:反思讲述规律。交流展示完之后,留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想明白”(大概用时1~2分钟)和“讲明白”(大概用时2~8分钟)学理和规律。

第五步:修订作业错误。在反思讲述规律后当堂完成“导学讲练稿”上没完成的作业和修订做错了的作业。

第六步:相机提升训练。如果时间有多余的,就可以进行提升训练,主要是解决“导学讲练稿”最后面的“选做题”。

第七步:分层达标检测。一共有两种形式可操作: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的检测,原则上用原题进行;二是全班性的检测。又有两种检测方式,即全都利用“导学讲练稿”上的原题组成试卷进行检测,或者利用教材上的原题组成试卷进行检测。

三、“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三统一”特征

1. 本课题体现了“减负”与“提质”相统一的特征。“减负”与“提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也是一对矛盾。在教学中,我大胆实行预习课堂化,减轻学生课外预习负担,课堂学习突出紧张、有序、朴素的要求,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课后不布置或限量布置巩固性作业。

2. 本课题体现了“培优”与“补差”相统一的特征。“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堂堂清”原则,既利于学习困难生的发展,也利于尖子生的发展。“先学”环节以让学生“吃自助餐”的方式,让每位学生自由想、做、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需求。

3. 本课题体现了“乐学”与“善导”相统一的特征。以问题为抓手,做到“教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做到“善启善导”,将教师的教最小化,将学生的学最大化。

上一篇:浅谈如何指导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有话就得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