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时间:2022-09-23 11:29:13

浅议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摘 要 对一个建筑企业进行考核,一般从4方面进行,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4大主要指标。根据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系列标准,把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重点主要放在施工现场控制上。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现场管理 管理措施

对一个建筑企业进行考核,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主要指标。根据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系列标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重点主要放在施工现场控制上。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一般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较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应该在施工现场优化人、物、场所之间的结合状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减少施工材料的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一般工期的赶工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所以加强现场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可见,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现场包含的内容

从一定的层面上来说,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和为土建施工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它包括了工程建造前方的作业场所工地,也包括了建造后方各种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

1.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该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同时,确保施工企业的预定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施工生产。

2.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是能够确保施工活动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可以说,施工现场管理也是现场的生产管理。

二、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现场管理

1.社会所需要的建筑产品都是通过施工建立起来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解决生产力的需要,企业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在施工现场加强组合后才能转换成生产力。一个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效益的优劣、进度的快慢这些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施工企业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就必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来进行,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规章制度及管理程序,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生产过程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也是现代化大生产的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高层、复杂、大跨度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同时土建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也不断涌现出来,并大量被推广运用到实际施工活动中。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现场施工管理如何更好地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已经是建筑企业深化改革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建筑企业想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就必须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所以建筑企业现代化大生产就要求整个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建筑企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不断为社会和人民生活建造出优质满意的建筑产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客观规律组织生产、科学合理的组合安排各项作业。可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实现建筑企业高效率生产和高效率经济。对于施工人员的分配应该合理组织好人力资源,搞好班组管理、项目管理、并且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与技术业务水平。对于定额考核与投标工作也要加强管理,降低物耗、材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努力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于技术工艺、质量、设备、计划调度、财务安全这些专业上的内容,也要加强专业管理,建立专业管理保证体系,加强现场协调作业工作,发挥综合管理效应,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投入和产出。均衡完善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人流、物流运行有序,信息流及时准确,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整治施工现场环境,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状况,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2.实践表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一定的优势。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这些要通过施工现场的管理来实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实行工程招投标制、考察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是否有保证施工质量和履约能力, 有没有好的建筑产品是主要的一项。因此,施工现场成为了企业形象的窗口,建筑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现场管理来实现我们的加强目标。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必须明白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加强现场全员的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实行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完善施工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该渗透到施工的每个过程中,这样能够对施工现场的人、物及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预防和避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以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应该遵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对员工、施工工序和施工实施这3方面进行有效管理。预防为主,同时要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施工工序的安全管理,制定出一系列的标准化安全管理流程,针对安全事故多发的施工设施及辅助设备使用严格、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来确保生产的安全。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应该在必要性的基础上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效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及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也需要施工企业具备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赢得喝彩,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 冯波土.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张胜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赖汉清.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

上一篇:营销调运处无线通信系统与GSMR系统对比研究 下一篇: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