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时间:2022-09-23 11:11:50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学生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的精神。由此可见,意志培养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或工作。意志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之,体育教学又是培养意志品质的极好时机。 可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根据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我要求、自我监督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暗示的训练。

1.自我作业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2.自我要求

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教师可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成功。

3.自我监督

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做到“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与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

4.自我暗示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暗示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高运动成绩都是有利的。如早晨天冷不想起床,学生可自我暗示:“天冷算什么,要学习在寒冷的气温下,保卫北国边疆与严寒作斗争的精神,快起!”这样,就可以骨碌起来,穿衣下床,跑步锻炼。

二、意志品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1.加强祖国荣誉感教育

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如奥运会。每当看到拿冠军唱国歌时,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

2.加强集体荣誉感教育

在体育课上,很多小学生对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多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 怯等消极意志品质,应究其原因,对症下药。如: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

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受家长的错误指导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加锻炼的兴趣。

丰富运动项目和形式, 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 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利用不同方法、不同形式,因人而宜,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活动项目和教学方法,从而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上一篇:体育院系学生田径裁判员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