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报刊评论的平民特色

时间:2022-09-23 10:32:47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报刊主编。他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这些报刊,在争取人民民主运动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重大作用,对中华民族的解放、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建设、进步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他在新闻活动中,十分重视新闻评论,一生撰写发表了包括社论、时评、小言论、短评、答读者来信、杂感、漫笔等形式的新闻评论1000余篇。他的新闻评论具有明显的平民性,被人们称作平民报刊政议家。邹韬奋撰写平民性新闻评论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是我国新闻界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仍值得新闻工作者继承、学习和借鉴。

邹韬奋主张新闻记者应该成为“人民的喉舌”,报刊应是“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他认为“新闻纸上的议论,不过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它的力量就在于能代表当前大众的意志和要求”。“报纸的权威并非出于主笔自身的魔术,乃全在能代表大众的意志和要求,脱离大众立场而图私利的报纸,即等于自杀报纸所以能得到权威的唯一生命,那便不打自倒了。”在新闻评论工作中,他坚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从社会现实中寻找、分析和研究社会出现的突出问题,把大众想了解什么问题、要明确什么问题、要解答什么问题,作为新闻评论的题目,切中要害地加以反映,进行有条理的、理论性的、有说服力的说明和评述。他在《生活》周刊上发表的斥责、讽刺封建军阀吴俊升(曾做过黑龙江省督办)愚昧无知、狂妄自大而又文过饰非的小言论《硬吞香蕉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残害中国人民罪行的短评《人圈》、揭发政府钳制抗日言论的时评《的哀音》等许多评论文章,矛头指向反动官僚、政客、社会邪恶势力和不良现象,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发出了正义的声音,正确地反映和引导舆论,深受读者的欢迎。

邹韬奋认为,大众报刊是推进大众文化的公器,“须顾到一般大众读者的需要”,一般大众读者的需要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新闻工作者脑子里要时时刻刻想着读者,“要用敏锐的眼光,深切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粮食,这是主持大众刊物的编者所必须负起的责任”。在报刊评论工作中,他特别注重和善于把自己的言论和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在《生活》周刊上,他特地设立了“小言论”专栏。对于群众日常遇到的比较有代表性、有意义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无论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也无论是诸如上学、就业、家庭、社交、婚姻等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他都随时收集起来,根据事实加以研究分析,判定出问题的性质,指明发展方向,写成精辟有力的评论,“就一般读者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简明扼要的意见”,在“小言论”专栏里发表,有时一期就刊出三五篇这样的文章。“小言论”刊登的评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邹韬奋每周用力甚巨、最费心血的作品。“小言论”能够使读者明白事理、提高觉悟,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成为读者最多,深受欢迎的一栏文字。至今,“小言论”还是我国新闻史上的名专栏之一。

邹韬奋说过,他办报刊的目的,是要和群众说话,要和群众讨论并解决问题的。为此,在报刊评论工作中,他非常重视并积极探索、创新和群众说话的艺术。在评论写作中,他十分讨厌以势压人、居高临下、装腔作势、强词夺理的说教式、灌输式的官样评论,最忌讳言之无物的空洞评论,而是善于从平凡的社会事务中发掘出理性内涵,阐述出大的道理,使立论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针对性;说理以事缘理,以理议事,事理融合,犹如与人谈心一样写评论。他常常以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以此挑开话题引发议论,克服评论与公众的距离感和生硬感。他常常在评论立论以后,以具体的、典型的事实作为论据,来支持和说明论点,使公众从论证中感到评论的观点正确、可信、可用。他还擅长从群众的实际觉悟和文化水平出发,采取夹叙夹议的说话艺术写作评论,将抽象的议论与具体事实虚实相向地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让读者明白了结论,而且让读者明白了结论是怎样引发出来的,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易于为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

邹韬奋报刊评论的平民特色,还突出表现在他的新闻文风上。他在主编《生活》周刊时就明确提出:本刊力避佶屈聱牙的贵族式文字,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时,他又郑重宣称:“本报的文字要力求大众化,要尽可能用口语来写论文和新闻。”他不仅这样主张,而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他的报刊评论,内容丰富精练,文章短小,大多在2000字左右,他说这样写“作者替读者省下了许多探讨和研究的时间,省下了许多看长文时费脑筋的时间,而得到某问题或某部门重要知识的精髓”。他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写评论,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像教师解答问题那样明白,有的如朋友谈心那样亲切;有的是慷慨陈词,有的是循循善诱。他坚持用朴实无华、明快犀利、通俗易懂近似口语的文字写评论,力避把评论写得晦涩难懂,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使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读得懂、用得上。从而使自己的评论文章和大众打成一片,增强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邹韬奋报刊评论的平民风格,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新闻评论人。今天,我们更应该像邹韬奋那样关注民生、体恤民生,多写平民评论,写好平民评论,使报刊评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

编校:赵 亮

上一篇: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勃兴与反思 下一篇:央企正面宣传的舆论引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