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时间:2022-09-23 10:23:08

【思维方法】

“偶然”是指某些超出一般规律,甚至是“出乎意料”的事物发生。它常常会使人们感到突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致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结果欠佳。

“必然”是指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推导、预想到的结论。它的发生或出现,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感到意外,因为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处理起来也多表现为“得心应手”,效果良好。

应该指出的是,“偶然”与“必然”二者之间不是毫无关联的,有时看起来是“偶然”事件,但是深入分析,常常内涵有某些“必然”性之成分,所以,有人说“偶然”是蕴含在“必然”之中,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偶然”也是“必然”的显现。

临床医生所面对的疾病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疾病的表现也缤纷杂乱,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病例。而且超出一般、跨越寻常的特殊病例也绝非罕见。如此,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对待那些超出一般“必然”规律而“偶然”发生的病例,对待这些“偶然”现象该如何处理?是碰运气还是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我们讨论的“偶然与必然、罕见与多见的门辩证统一”的临床思维。

要学会在必然中发现偶然,在常见中寻找罕见,要把思维的根基牢牢地建立在必然与常见的基础上,对于偶然与罕见就会迎刃而解。

诊治过程提示

事后,大家静下心来,讨论我们的错误发生在什么地方。治疗方案是正确的,无可置疑;手术做得很漂亮,无可挑剔;可是,为什么百年不遇的单肾患者让我们遇上了呢?是我们的不幸、倒霉?还是我们的疏忽、失误?当然答案只能是后者。

“偶然”偶于“必然”之中—个偶然的事件,其实是偶于必然之中;关键是我们的临床思维缺乏整体、全面、辩证地看待“偶然”与“必然”,忘记了罕见与多见的辩证统一。

什么是偶然?什么是罕见?其实都是符合规律的,必然和偶然、少见与多见的相包容。

遵照常规的思维程序,用“必然”包容“偶然”

医生的临床思维特点之一,就是要有强烈的“可靠”视点,不能听信他人,更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一切按照规程行事,遵照常规的思维程序,首先应该把可行的一切都视为“必然”和“常见”。如果这种重要的临床思维方式在头脑中烙印很深的话,手术之前或手术之中都应该确认一下对侧(左侧)肾脏的情况。要做到以“必然”来包容、防避“偶然”的发生。

整体的偶然与罕见,会变成个体必然与常见的全部思维方法的根基就应该牢牢地记住:整体的偶然,会变成个体的全部。为此绝不能面对偶然存有丝毫侥幸心理,更不能以此为由来宽容自己。

偶然,这些思维暗点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任何的偶然一旦出现,对患者来说都将是100%。其实,在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确实有某些比较少见、罕见的疾病或现象,但是,这些比较少见、罕见的疾病或现象在临床实践又是绝对重要的。设想,本病例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稍有留神,想到畸形,想到单肾,处理起来并不复杂,也十分容易。如果术前发现没有左肾,说什么也不会切除右肾。就一个肾还被你切除了,怎么会有尿呢?没有尿,人怎么还会活呢?

心得与感悟

血的教训为我们医疗队的每一个队员上了一堂十分深刻的临床思维教育课程,终生难忘!就是“学费”太高了!面对患者与家属,面对医生的责任,内心的谴责恐怕这一生是不可能消除了。

上一篇:中年妇女“冠心病”中隐伏的社会心理问题 下一篇:岭南挑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