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刚入行,深情大哥来帮忙

时间:2022-09-23 10:14:38

女记者刚入行,深情大哥来帮忙

国际电影节结识热心大哥

王珊珊和全仁焕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2001年,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影城隆重开幕,各地媒体记者都纷纷前来。年轻的王珊珊没有想到,参加活动的第二天,就和一个同行“一见如故”。

那天,王珊珊参加完一个新闻会,赶紧坐到新闻中心埋头写稿。突然,耳边传来一声亲切的招呼:“你好,我们交换一下名片好吗?”王珊珊抬头一看,一个长相俊朗的小伙子双手捧着一张名片,彬彬有礼地站在她的身边。小伙子看上去二十七八的样子,比自己年长一些,王珊珊连忙站起身,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名片,也礼貌地回递了一张自己的名片。

“谢谢啊,我是辽宁新闻网的记者全仁焕。”看着王珊珊的名片,全仁焕带着东北口音热情地自我介绍。“我也是东北人,大学就来上海读了,毕业了就留在上海,以后请多多关照。”既是同行,又是老乡,王珊珊一下倍感亲切。

本来说句多多关照是客气话,让王珊珊意外的是,这位老乡真的对她诸多关照。几天后,王珊珊参加一个电影的会,会现场人多杂乱,她去的有些晚,前面几排的有利位置早就被别的媒体抢占了,她一时不知从哪里入手。正为难着,便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第一排有个人对她挥着手,大声叫道:“王珊珊,这里,你怎么才来啊?”王珊珊定睛一看,是全仁焕,惊喜地叫道:“太好了,来了来了!”在全仁焕的帮助下,别的同行在第一排为王珊珊腾出了一个位置,让她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的采访和摄影任务。

会结束,王珊珊感激地请全仁焕吃饭。交谈中王珊珊得知,全仁焕是朝鲜族人,从小在韩国长大,父母现在还在韩国经商,他从吉林大学本科毕业后,还在职攻读了新闻系的硕士研究生。听完全仁焕的自我介绍后,王珊珊对他不由得产生了几分好感,“你真不容易啊,咱们这份工作那么忙,你还用业余时间充电,太厉害了。”

全仁焕客气地回道,“哪里哪里,咱们是老乡,以后有什么好新闻我们可以共享,我各方面关系都很熟,像北京日报、TVB的娱乐记者……都是我的哥们,你有啥需要,尽管和我说。”话语间,全仁焕搬出了一连串的知名媒体记者的名字,俨然把王珊珊当成了自己人,似乎两人已经熟识多年。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2001年的那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活动是第一次将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视节两节合一,一起举办,因此那一年组委会安排的各项活动十分丰富。在之后的几天里,王珊珊总能在各个新闻会和首映式的现场看到全仁焕的身影。他采访的热情特别高,和圈子里的其他记者也特别熟,每次都拿着照相机早早地抢占好有利地形进行拍照、采访。

在王珊珊眼里,全仁焕就像个大哥哥一样,特别照顾她这个小记者。这个大哥哥对中外影星的行踪了如指掌,若不是经常跑影视这条线的记者,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他常常给王珊珊提供重要的采访线索,有几次还牵线让她顺利地采访到了国际知名影星。这样一个在圈子里游刃有余的男人,在刚入行的王珊珊眼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光泽的,她不禁对全仁焕的为人和交际能力更加佩服了,也希望能够借助全仁焕的关系早点融入这个圈子。

深情款款异地相恋

电影节闭幕后,王珊珊和全仁焕都各自投入到了新的工作。王珊珊继续在上海工作,而全仁焕则回到了辽宁。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分隔两地后,每天晚上两人都会在MSN上聊会天。那个时候,MSN刚进入中国,是当时最时髦的聊天软件,很可惜的是它在2014年10月底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如今已经被其它聊天软件取代了。

一转眼到了中秋节,王珊珊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法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当天下午,王珊珊打开电脑,看到全仁焕的MSN头像亮着,心里觉得特别温暖。这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大概也没有多少人会守在电脑前了吧。

王珊珊发了个笑脸向全仁焕打招呼,全仁焕立刻回发过来一个节日祝福的动画。全仁焕可能是知道王珊珊一个人在上海,节日里会倍加思念亲人,突发奇想地说,“我也一个人,你也一个人,要不咱俩打开MSN的视频功能,一起做一道菜吧,也算是一起过中秋节啦。”王珊珊高兴得立刻响应。

两人打开视频,商量好一起做一道番茄牛肉饭。忙忙碌碌一阵子后,端着热气腾腾的番茄牛肉饭,两人一起坐在了自己的电脑前,“一二三”开吃。面对着屏幕里的对方,两个年轻人吃得很香,真的像似在一起共进晚餐。这样的场景,让王珊珊的心里觉得甜甜的,好像感受到了恋人的温暖。

经历过这次的“共进晚餐”后,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虽然,还没有捅破这最后一层纸,但全仁焕每天都会发短消息来嘘寒问暖,这些点点滴滴的关怀,让王珊珊情愫暗生。

几个月后的一天,王珊珊一个人下班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全仁焕的电话,他开口便说,“我想你了,你想我没有?”王珊珊觉得脸一热,随即调侃地回答,“想啊,当然想啊,啥时候来看我啊?”没想到,全仁焕说,“那好啊,我就在你家楼下。”王珊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假的?你在拿我开涮吧……真在的话你就上来吧……”

话音没落,门铃响了,王珊珊打开门一看,居然真是全仁焕站在门口,不仅如此,他还手捧了一大束百合花。王珊珊诧异极了,“你怎么会来上海的?是出差吗?”全仁焕认真地回答,“算是吧,我这次是来上海工作的。”

全仁焕深情款款地告诉王珊珊,自从半年前的上海一别,他就再也没法忘记王珊珊。回到辽宁后,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她。尤其这段时间,思念越来越强烈,他想,与其这样彼此相隔千里,不如索性找机会来上海,可以守在她的身边。恰巧,这时网站要派人去驻上海记者站,他就主动申请调派过来了。

这番诚意,换做是任何一个女孩,都会感动不已吧。王珊珊羞涩地回应了全仁焕,“谢谢你,亲爱的。”全仁焕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用双手环抱住了王珊珊,久久不肯放手……

自从全仁焕来到上海后,王珊珊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这个男朋友平日里工作很努力,几乎每天都背着相机到各处采访,闲暇的时候就花样百出地陪着她,让她满心愉悦。

2002年初的一天上午,王珊珊坐地铁上班,接到了全仁焕打来的电话。全仁焕在电话里温柔地告诉王珊珊,领导临时派了一个紧急任务给他,现在马上要去南京出差,让她不要担心,二三天就会回来的。王珊珊叮嘱了他几句,就放心地挂了电话。

到了下午,正在外面采访的王珊珊,突然又接到了全仁焕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全仁焕焦急的声音,“真倒霉,我大概太疲劳,在坐地铁的时候睡着了,结果醒来手提包被小偷偷了,证件、照相机、钱包全在里面。”听到男朋友遇到小偷,王珊珊也急了,“那怎么办啊?你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身边还有钱吗?”

全仁焕带着哭腔回道,“身上只有几十块钱和一张银行卡了,卡里也没有钱了。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得重新买摄影器材了。”王珊珊连忙安慰男友,“这些加起来要多少啊?我汇给你。”全仁焕赶紧说,“你别担心我,需要近一万元呢,我自己想想办法吧。”全仁焕在电话里细数了这一万块的用途,包括买一个新的照相机、酒店的费用、吃饭的费用和车旅费等等。

听完男友的述说,王珊珊不容推辞地说,“你还和我客气啥,我这就给你汇款去。”此时的王珊珊,急男友之急,根本顾不得想别的,男朋友在外地遇到了困难,不管怎样她都应该伸出帮助之手。于是,放下电话,她就赶去银行汇给了全仁焕一万元。走出银行,王珊珊长舒口气,总算帮男朋友解了燃眉之急了。其实,稍有常识的人,这时就会警惕是个骗局,刚恋爱就要借钱的,十之八九是骗子,王珊珊还是记者呢,真是阅历太浅了。

果然,刚过了一天,王珊珊正在单位开会,又接到了全仁焕的电话。电话里,全仁焕告诉王珊珊,领导要求他南京的采访结束后,马上赶往北京采访另一个重要活动,他身边剩下的钱已经不够买往返北京的机票和在北京的住宿费用了,能不能再给他汇15000元,否则总编交办的采访任务就无法完成。听完男朋友在电话里的叙述,王珊珊也不是完全没有犹豫过,自己手上也不宽裕,才三天功夫就要二万五,这基本上是自己储蓄卡里所有的钱了,可男友确实遇到了困难,自己不帮谁来帮呢。一丝犹豫后,王珊珊答应开完会就给全仁焕汇款。

当时正在开会,王珊珊的手机不停地在震动,看着男友发来的数条催问消息,王珊珊也跟着有些着急。会议一结束,王珊珊就奔出单位,在ATM机上给全仁焕汇去了15000元。

短短三天,两次的“雪中送炭”基本上用光了王珊珊工作以来全部的积蓄。每次汇款完,王珊珊都很放心,甚至觉得自己帮到了男友。这些钱,王珊珊相信全仁焕一定会归还给她的。事实上,全仁焕在开口借钱的时候,也再三承诺两人再亲密,也要明算账,一回上海就会把钱还给王珊珊。人在受骗的时候,往往都是有所图,都有缘由的,王珊珊图的就是这份爱情,图的就是能尽早融入这个记者圈。

“记者梦”行骗真记者

汇完钱后,王珊珊赶回单位。看着她风风火火的样子,同事不禁好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听了王珊珊的叙述,同事似乎想起了什么,婉转地提醒她,以前听说过其他媒体也有记者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名字和“全仁焕”有些像,会不会是遇到了骗子?

这怎么可能呢?起初,对于同事的提醒,王珊珊并没有放在心上。自己和男朋友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就已经相识了,大半年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何况,全仁焕家境富裕,父母在韩国经营着好几家服装连锁店,总不至于为了两万块钱去做骗子吧。

有时候,人确实是需要局外人来点醒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王珊珊有些发愣。突然,她的脑海里跳出了一个场景。那是在半年前的国际电影节上,她有次无意间看到了全仁焕写的新闻稿,让她诧异的是,作为一个攻读过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全仁焕的新闻稿里竟然常常会有病句。但当时她转念一想,这可能是因为全仁焕出生于韩国的关系,中文基础比较薄弱。更重要的是,全仁焕挂在胸前的那张货真价实的电影节采访证让王珊珊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会是一个假冒的记者。要知道,电影节组委会对报名前来采访的记者的资格审查十分严格,必须凭单位介绍信、个人身份证和记者证才能换领到组委会的电影节采访证,三样缺一不可。何况,全仁焕谈起影视圈的幕后花絮头头是道,这些只有曾经在现场的记者才会知道,一般人是不可能知晓的。

有了一丝疑虑后,王珊珊打开电脑,开始在互联网上搜索“全仁焕”这个名字。作为一个常年打拼娱乐圈的记者,网上不可能没有文章。可她万万没有想到,搜索了半天,署名为“全仁焕”的文章一篇都没有找到。顿时,阵阵不安向王珊珊袭来,她赶紧打电话到辽宁新闻网,让她幻灭的是,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很确定地告诉她,辽宁新闻网没有全仁焕这名记者。

难道自己真的遇到骗子了?王珊珊坐在位子上,一下不知所措,她手忙脚乱地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想借机会稳稳神。最后,王珊珊决定在网上再搜索下,她没想到的是,搜索的结果浇灭了她最后的一丝希望。

王珊珊在网上搜索着,突然,搜索结果里跳出了一个帖子,楼主也是一个媒体的记者,她在帖子上记录了自己在某个新闻会上被一个叫全仁焕的假记者欺骗的过程。因为看到全仁焕持有记者证,而且为人热情豪爽,便邀请他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谁料到,聚会结束后,楼主发现自己的一架高价照相机不见了。更让楼主意外的是,在第二天的新闻会上,她发现照相机竟然在全仁焕的皮包里。碍于众多媒体同行在场和自己的脸面,她没有当场揭露,也没有选择报警。为了不让更多的同行再受骗,她决定在网上帖子,把自己的受骗经历公之于众。不仅如此,楼主还在帖子里详细描述了全仁焕的特征:长相俊朗,体魄健壮,眼睛不大,喜欢逢人便说自己出生在一个富有的韩国家庭……

看到这里,王珊珊什么都明白了。她赶紧去派出所报了案。接到报案后,警方高度重视,马上将他列为网上追捕对象。不久后,上海警方在火车站将其抓捕归案。

原来,这个叫全仁焕的假记者,真名叫李吉正,根本不是出生于韩国,而是土生土长的安徽六安市人。从小好逸恶劳,15岁那年就跟随父母到上海打工,常常做了几天,就嫌苦嫌累不干了。为了让自己手头宽裕,他常常向亲戚朋友借钱,最后只能由父母还债。为此,父亲经常责骂他,甚至打骂他。于是,他一气之下,和父母断绝了关系,离家出走了。

他的“行骗生涯”始于网吧。一天,一个大型活动即将在上海举行,全国各地将有几百名记者前往采访的新闻页面吸引了他。他想,自己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记者,可是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这辈子记者梦肯定是实现不了。但是,凭借着自己的机灵,冒充记者,混在这几百名记者里,应该问题不大。于是,他从网上下载了一张记者采访报名表,在地摊上花了150元钱伪造了一本记者证。

拿着这张伪造的记者证,他每天在网吧里阅读各类新闻,一旦看到哪里举办大规模活动,便去“采访”,主动和各家媒体记者交换名片,认识的人也渐渐多了,和很多老记者都混了个脸熟。那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他便拿着这张伪造的记者证和身份证,到电影节组委会顺利地领到了采访证,并在这期间骗了5名女记者书万余元的财物。大多数被骗的记者,出于面子考虑,都没有报案,以致于他能继续行骗。

果然,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比戏剧更精彩,只是如这样的精彩谁都不愿发生在自己身上。王珊珊初出茅庐,本想认识一个真大哥早点融入这个圈子,却怎么也没有想到遇到了一个假记者。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骗子也就在那个时候有空子可以钻,如今的记者证上都有二维码,拿出手机一扫,信息一目了然,真假立刻能辨别,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类似的骗局发生了。

上一篇:花样年华失去一条腿,上海女孩“走”出痛苦绽放... 下一篇:广岛之恋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