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暨节能减排汇报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9-23 09:23:25

工业经济暨节能减排汇报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听了几个单位的汇报,了解了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整顿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情况。下面,结合近期接触有关部门领导和到部分单位、镇、企业调研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对做好下步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关于项目工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建设了一批较大规模的项目,项目建设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我县提出“构建和谐*,建设沿海强县”的发展目标,激发了全县上下谋划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经济的热情。“和谐*、沿海强县”建设,离不开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离不开工业项目的有力支撑。项目是发展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项目建设就是经济建设。虽然纵向比较,我县工业基础不断壮大,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横向比较,我县的项目建设规模还不够大,项目竞争力还不够强,项目数量特别是大项目还不够多。主要表现在:一是立县项目少。与迁安、迁西、遵化、丰南等周边先进县(市)区相比,我县的立县项目小,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立县大项目。立县项目要对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就钢铁行业来说,至少要建设年生产规模在500万吨以上的大项目,我县必须在这方面寻求突破。二是在建项目总量较少。在2008年全市重点项目名单中,迁安市列入7项,总投资33.7亿元;丰南区列入8项,总投资35亿元;乐亭县列入6项,总投资150亿元;遵化市列入9项,总投资53亿元;迁西县列入2项,总投资32亿元;我县列入3项,总投资12.5亿元。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明显被拉开了很大距离。项目建设反映了经济发展后劲,项目总量少,与我县建设沿海强县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三是项目质量还不高。以钢铁项目建设为例,我县高科技、高尖端、高附加值、深加工型项目还比较少,钢铁行业产业链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导致行业竞争力不强。四是抓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曹妃甸、南堡油田开发、生态城建设等机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项目建设现状与我县所具备的区位优势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营造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荣誉”的良好氛围,力争在项目建设的数量、质量、规模、领域等方面,都有大的突破。

在下一步项目谋划建设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项目谋划要坚持“五个依托”。一是依托产业优势谋划项目。我县第一产业优势已经显现,龙头企业建设在省、市都处于领先位次。要充分依托这一优势,把这些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对蒙牛公司二期扩建项目,要继续加大盯办力度,争取早日落实。二是依托区位优势谋划项目。要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围绕曹妃甸工业区、南堡油田、生态城的开发建设,谋划产业对接、服务配套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项目,力求取得突破。三是依托资源优势谋划项目。重点是利用好铁矿资源,这是我县经济“打翻身仗”的决定性因素。要围绕铁矿资源,在谋划钢铁项目方面做足文章。同时,要围绕南部沿海的石油资源,积极谋划石油深加工及其相关附属配套项目。四是依托大产业、大基地、大园区谋划项目。要继续建设好钢锹工业园区、县城东部重工业园区和县城西部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采取措施,督促企业上项目,壮大园区产业集群。要认真谋划嘴东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不能按合同履约的项目,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妥善处理项目用地,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五是依托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谋划项目。要依托我县铁矿资源,立足做大做强钢铁产业,加强与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谋划建设项目。

2、突出重点,谋划立县大项目。如果我县能谋划、建成1-2个立县大项目,三年以后财政收入就可以翻一番,就可以增加一倍的可用财力用在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就会得到强有力的财力支撑。当前,首要任务是,把马城铁矿资源开发与建设大型钢铁项目结合起来,积极与唐钢、首钢、邯钢、宝钢、华西等大集团、大企业联系洽谈,力争新上500万吨以上大型钢铁项目,或收购我县小型钢铁企业扩大产能,形成我县的立县项目。近期,要组织国土、发改、工促等部门去滦县学习考察,学习他们依托铁矿资源、谋划建设大型钢铁项目的经验。

3、建立抓项目的良性互动机制。一是推进大招商、大开放。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切实抓好开放、招商,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流。二是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严格落实项目分包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加大项目工作力度。

4、下决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土地、资金、电力、环保,是制约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在项目建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困难和问题,各部门都要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创造良好的环境,认真加以解决。

5、建立谋划项目、争取项目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建立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的奖励机制。县财政将设立跑办项目专项资金,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这项资金放在县发改局,由主管工业项目的副县长把关,确保专款专用。要研究建立有利于激励各镇引进、建设项目的税收分成机制,充分调动各镇上项目的积极性。

二、关于工业经济工作

1、要强化工业强县战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经济增长、财税增收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必须不断强化工业强县理念,进一步把工业经济抓紧、抓好。

2、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管。要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实施规模化发展战略,鼓励、引导私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不断壮大实力,逐步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一方面,切实为企业搞好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按照上级部署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3、要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努力改善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既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亟待进一步强活力、添后劲,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竞争能力。这既需要企业自身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也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科学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规划、引导、监管和服务等方面做好文章,努力为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执法部门要不断加强纪律教育,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对乱截乱罚、吃拿卡要等行为,严肃处理。

4、要谋划建设新工业区。一是在东黄坨镇谋划建设一个占地4000-5000亩的工业区。二是利用扒齿港镇北部林场4000多亩土地,逐步改建一个新的工业区。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通力合作,抓紧谋划,加强协调,使新工业区建设尽早尽快实施,为下步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三、关于环保工作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把减少污染排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把环境准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我县也要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一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攻坚行动。县政府已同市政府签了责任状,并进行了表态发言,做出了承诺。这是一项硬任务、硬指标,对于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二要为项目建设搞好环保服务。要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对于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要按规定坚决淘汰;另一方面,要在严格项目环保审批、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项目做好环评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三要加大排污费征缴力度。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排污企业对缴纳排污费的认识,使企业认识到主动缴纳是尽义务,做到依法足额缴纳。要研究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机制,制定中水回用方案。环保部门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与省、市环保部门和新闻单位的联系,强化正面引导与宣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关于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隐患猛于虎”,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安全生产搞好了,企业才能正常运转,经济才能正常发展。一要树立“抓安全也是抓发展”的理念。刘官屯煤矿事故发生后,开平、古冶的所有煤矿、铁矿都停了,事故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非常大。各主管部门和企业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范意识,加深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做到安全工作“年年讲、月月抓、天天防”,力求安全生产“分分秒秒不放松,每班每组无事故”,保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二要加大投入,建章立制。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只靠喊口号,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提高职工的劳动作业条件。要促进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化。要重点抓好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执法部门要针对承诺内容抓好经常性监督检查。三要抓好执法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大对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健全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同时,积极改革执法方式,实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安全执法队伍。

五、关于电力工作

电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县电力部门对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很大。目前,我县面临“建设沿海强县、构建和谐*”的战略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电力工作,提高电力发展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一要抓好电力设施保障工作。首先,要抓好对正常生产企业的电力服务,尤其是在电力紧张的时候,要灵活运用“削峰填谷”等方法,搞好电力调节供应,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其次,要及时搞好新上项目的电力设施配套服务,避免因电力问题影响项目正常开工。二要做好县城“杆线入地”工作。一个城市,如果电线杆林立、电网密布,既影响美观,又降低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还会形成安全隐患。我县要用2-3年时间,结合道路和小区改造,把县城主要道路的电杆、电线全部入地。这项工作资金投入较大,电力部门要认真谋划,合理安排,破解难题,抓出实效。三要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电力工作涉及征地、拆迁等问题,工作程序复杂,协调难度较大,而且偷窃、破坏电力设施问题时有发生,制约了电力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电力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努力形成全县上下支持电力工作,共同推进电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全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财税流通部门汇报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