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包:手机售后服务的软肋

时间:2022-09-23 07:48:57

三包:手机售后服务的软肋

2007手机市场调查报告(一)

近年来我国手机市场发展迅速,为众多手机厂商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手机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繁荣:新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概念越炒越多,宣传越来越火,而消费者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据近年中消协投诉数据反映,手机投诉一直居高不下。针对这种情况,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在2007年展开全国手机市场的调查,希望从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供手机厂商参考,也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据透露,2006年中消协收到消费者的总投诉数量70余万件,其中手机投诉83996件。这意味着,100件投诉中,就有12件是关于手机的投诉,这个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的商品投诉。相比2005年增长了12%。而且,对手机质量的投诉占了绝大部分。

为什么近两年来,关于手机的投诉数量不仅总数巨大,而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呢?

这恐怕与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与巨大的销量分不开。诺盛电信咨询的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市场共销售手机1.0919亿部(不包括二手手机和黑手机)。这个数字占全球的十分之一。这说明,全球每销售10部手机,就有1部在中国。从数字上分析,手机行业的投诉率约0.077%,加上消费者从其他渠道的一些投诉,约0.08%〜0.09%之间。这个投诉比例实际上并不是很高。但如此大的投诉数量却不容忽视,而且手机质量的投诉占绝大部分,这更值得我们关注。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市场调查中心的调查分析,手机质量的投诉产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由于现在市场上手机更新速度较快,功能较多,导致一些型号手机在出厂前,检测不完善,存在技术漏洞,于是消费者针对某一批或某一型号手机投诉较多。

第二,信息产业部规定,所有上市手机,必须经过入网检测,但对手机软件检测并没有硬性规定。由于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新款手机不断增加智能、音乐、照相、游戏、办公、上网等多种功能,这对手机软件要求较高。但由于目前没有国家统一软件检测标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机大部分只在企业内部进行检测,难免个别型号会有检测漏洞。

目前,出现质量问题更多是因手机软件出现漏洞造成。比如前一段时间有消费者反映,有些手机在拨号时,只能显示后8位数字,对前3位数字无法识别,出现拨打错误等问题,就是手机软件出现漏洞造成的。

第三,在调查中还发现,市场上现在充斥着大量的贴牌机、水货机、翻新机等假冒伪劣机型。比如在南方一些城市,公然销售组装机。这些贴牌假冒手机,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手机市场秩序。在一些非正规销售场所,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这些手机,没有开正式发票,造成维修难、维权难等问题。不仅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给正牌手机厂商的品牌带来很大的损失。

在手机投诉中,始终有一个焦点,那就是售后服务问题。目前,手机售后服务一般有两种渠道:一是手机的生产厂家自己设立的服务网点;二是当地商家售后服务或者签约地方维修公司作为厂家的服务网点。但是无论哪种形式设立的售后服务部,都与手机销售者、生产厂家密切相关。通过中国质量万里行市场调查中心对消费者的走访及网络反馈,售后服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退机难。手机“三包”规定,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移动电话机主机出现《移动电话机商品性能故障表》所列性能故障的,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者修理。但消费者在要求退货时,商家往往有各种理由推托不退。有的销售商利用要维修或检测等借口,拖延时间,导致最后超出期限无法退货。

(2) 维修手机时,不提供备用机。由于很多消费者不知道手机“三包”规定中有关于维修商应该提供备用机的要求。因此,在维修期间,消费者很少要求提供备用机,维修点也几乎很少提醒消费者或主动提供备用机服务。即使有消费者提出要求,维修点都多无法提供。

(3) 不做维修记录。手机“三包”规定,经两次修理仍然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中的修理记录,由销售者负责免费为消费者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手机。有些经营者为了逃脱“三包”责任,在维修过程中,不做维修记录,致使消费者因没有证据,而无法维护合法权益。

(4) 在维修或更换新机时偷梁换柱。消费者在维修手机时,有的维修点将其零部件换成其他旧机零件,有可能导致维修后仍使用时间不长,或产生越修毛病越多的情况;有的消费者在维修两次不好,更换新机时,经营商换了一部翻新机,使消费者没用几天又坏了。

(5) 少数经营者无故拒绝承担法定的“三包”义务。如:对于符合退货条件的,经营者只给予换货而不予退款,理由是手机价格已下调,损失无法弥补。而对符合换货条件的,有些经营者以消费者使用不当、机壳有磨损等理由,只给予修理或者换主板,并辩称换主板等于换新机。有的经营者找理由不承担“三包”责任。如去年6月份,消协受理了一位消费者的投诉,他的手机不充电,检查原因是充电部位的内部有问题,找到经营者却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成了少数经营者拒绝承担“三包”的挡箭牌。

(6)拒绝对赠品实行“三包”服务。目前,手机行业由于品牌和渠道众多,赠品成为厂家和商家的惯用促销手法。由于商家赠送的耳机、电池、充电器等往往是低劣产品,许多商家就声称赠 品不属于“三包”的范围。实际上,赠品的成本已经纳入手机销售价格内。

因此,消费者获取的赠品拥有和购买的手机享有同等的权利。当赠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商家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三包”的售后服务。商家单方面说明的赠品不纳入“三包”都是违反“三包”规定的。

另外,近些年,有些新厂商进入市场,在国内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销售端又无法承担这些售后服务,也导致售后投诉增多。

本刊市场调查中心供稿

维权常识:

当你使用的手机遇到问题时,应当怎样维权?

第一,消费者应尽量准备齐全投诉所需的资料、图片,如购机发票、“三包”凭证等,如有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最好;

第二,应该立即实施维权行动,不可拖延;

第三,在维权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手机存在质量或不良服务问题阐述清楚,切不可夸大事实,也不应该隐瞒自己使用不当的行为;

第四,无论您是要求修、退、换或要求赔偿,维权都应合理合法,不可过当。

消费者做好以上准备后,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解决您的问题: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讼,或通过新闻媒体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本刊也为消费者开辟了绿色通道,您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尽全力帮您维权:

1、拨打电话或发传真:010-84649110;

2、登陆中国质量万里行新闻网www.省略点击首页“我要投诉”即可进入;

3、发手机短信投诉:移动用户编辑s,ts,品牌,机型发送到5123088;联通用户编辑s,ts,品牌,机型发送到9122088(每条1元)即可。

上一篇:虚假代言考验媒体责任 下一篇:当心财富美学蛀垮仿古家具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