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方法,“笑果”与效果齐飞

时间:2022-09-23 07:25:03

四种方法,“笑果”与效果齐飞

作为教师,可贵之处在于能在“笑果”中达到教学效果,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教师。毫无疑问,妙趣横生的“笑果”是孕育良好学习效果的的肥沃土壤。精心设计,巧妙为之,课堂处处可以“笑果”飞。

第一,“自嘲”介绍,“亲其师”而“信其道”。

同学们,开门见山自我介绍。我个子不高,属于标准的“三等残疾”,但我有一个高远宏大的理想,就是每位同学都能考取大学,一个也不能少;我身体强壮,但心灵的脆弱,如果你们无故缺课,我就会担忧你们的安全、健康,就会烦闷忧郁憔悴不堪;很多人赞美我有一个给人幻想的潇洒背影,但“一见尊容”后他们宁愿永远跟在背后欣赏我英俊的背影,所以,对于“尊容”,我极不自信,如有同学上课时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我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在谈论我的不自信的“尊容”,那么我将进行“残酷的打击报复”……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开学伊始,新任教师自我介绍必不可少。该老师用幽默的“自嘲”式自我介绍,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幽默地把对学习纪律的规定进行了包装,让同学们在笑声中理解老师的用心并体念老师的关心。自嘲不仅是一个有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也是表明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占有优势之标志。所以,虽是“自嘲”,但老师的形象非但没有贬损,发而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幽默风、平易近人的风采。这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良好人际交往的方式,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

第二,巧设“剧情”,“情”“景”融而“效益”至。

上课时,老师环视全场,面现严肃庄重之色,使得学生琢磨不透,投来关切的眼神。老师随即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到: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名侦探富尔摩斯,因为要破解一个惊天迷案,一名叫祥林嫂的妇女祝福之夜在鲁镇街头离奇死亡,人之死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想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还要找出子问题,其人是谁?职业?家庭关系,有没有丈夫、小孩?死前接触过那些人?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直接和间接的线索,然后我们再来破案。

学生一听,哄然大笑,原来老师设了一个“圈套”,但断案的胃口已被吊起,随即一头栽入字里行间寻找断案的蛛丝马迹。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学生难得其中深意,觉得晦涩难以理解,为避免学生对鲁式文法失去兴趣,该老师巧设断案剧情,极大的促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旦带动了这股力量,那将是黄河决口一发而不可收,本来枯燥艰涩的课堂就会变得顺畅而无丝毫阻滞。

巧加剧情的关键在于设计与课堂相关的情景,要因课、因人而异,要符合情景的个性特征,机动灵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可以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或借助教学道具;也可以联合学生共同完成,师生共同进入设定的角色,其乐融融。

第三,反弹琵琶,吟名诗而作比兴。

一次命题写作,学生作文一塌糊涂,离题、艰涩,无味。老师却满脸笑容。“ 诸位同学,此次作文令我大开眼界,使我情不自禁联想到两位绝顶大师的名诗佳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时,一道灵光在脑中闪过,我顿时思如泉涌,写了一首可堪媲美近代大师余光中《乡愁》的作品《作文愁》“作文里,主题在这头,立意在那头”。

正话反说是一种艺术,对于某些不能说、不便说、不好说的“丑话”,直接表达往往可能会招致对象的逆反,换这种方式,以“赞扬”的表象委婉地表达批评的本质,如该老师吟名诗而作比兴:“两个黄鹂鸣翠柳”,指作文内容缺乏逻辑,空洞无物,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知所往,这样的作文真可说得上是“满纸荒唐言”,老师批改自然是“一把辛酸泪”。这样既指出了问题的要害,又维护对方的自尊,从而达到批评的效果。倘能在批改时能正话反说反弹琵琶,尤其利用古诗词的多意性和委婉含蓄的特点做文章,既传达批评本意,又收幽默之效,或许难处将迎刃而解。

第四、流行术语,重时尚而趣味足。

老师简单说一下考场的游戏规则,不可否认,现在是一个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讲究资源共享,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考试自有它的价值和尊严不容亵渎,所以同学之间不能“联机”,思路答案不能“共享”,如有瞻前看后上串下联左顾右盼,我将铁血执法给你“黄牌警告”甚至“红牌罚出”,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不用脑袋也能想到――你的试卷被“格式化”,你的“美名”将响彻全校。所以,考试一定要动脑筋,但一定不要动歪脑筋。

监考当然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但监考老师不宜扮演“冷面判官”来渲染本已沉重严肃的考场氛围。窒息沉闷的考场氛围会扼杀学生灵感,而和谐轻松甚至愉快的场氛围能让学生心灵轻舞飞扬。所以,老师在监考前宣读考试规则可以借助时尚用语尽量帮助学生驱除紧张的心理。因为时尚用语贴近学生用语习惯,能引起共鸣,又能缓解气氛,尤其借助一些常在特定场合使用的术语,往往能收意外之效。一举而数得,何乐而不为。

巧妙为之兼得效果和“笑果”的教学方式定能为教学注入的是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上一篇:怎样才能使高校教师成为一个称职的知识分子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