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足动物”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例析

时间:2022-09-23 06:07:19

常见“四足动物”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例析

摘 要: 动物词语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语用含义依赖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本文针对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文化特点,拟对英汉语中最常用四足动物词语加以探讨,揭示英汉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类词汇。

关键词: 四足动物词汇 英汉词语 文化差异 文化内涵

由于英汉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喻义,而同一种动物却蕴涵不同的喻义,有的可能相去甚远,有的则完全相反。研究动物词语的实际运用,探究其内在的文化喻义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促进文化交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四足动物的主要文化内涵进行对比。

1.狮子与老虎

英汉语言中对同一语义的表达分别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在汉语中用“虎”的词语,英语中多用“狮子”代替。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太岁头上动土),lion-hearted(勇敢的),make a lion’s meal of(狼吞虎咽),twist the lion’s tail(摸老虎屁股),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as brave/bold as a lion(威猛如虎),lion in the way(拦路虎)等。

2.“牛文化”与“马文化”

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主要靠牛耕地拉犁,对牛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牛在中国文化中是正面形象。而英语国家把牛看作“盘中餐”,他们眼中的牛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闯祸的人),l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throw the bull(胡言乱语)。由于生产方式不同,英语文化中“马”被认为是“任劳任怨”的“劳作者”,因此,在表达同一语义时,汉语的“牛”往往和英语的“horse”相对应,如汉语的“吹牛”与英语的“talk horse”相对,汉语的“牛饮”在英语中则是“drink like a horse”,汉语说“老黄牛”而英语说“work like a horse”,形容人健壮时,中国人说“健壮如牛”,而英语中却不用牛(ox),而用“as strong as a horse”,“风马牛不相及”的英语是“a horse of another color”,而“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则英译为“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not make it drink.”,等等。英汉语言在“牛文化”与“马文化”的表达上可谓“殊途同归”。

3.狗与猫

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特权”,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褒义,如: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Two dogs will kill a lion.(众志成城)等。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认为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腿子”(lackey)、“狗患子”(son of a bitch)、“狗急跳墙”(a cornered beast will do sth.desperate)等。

与狗相比,中国人较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带有亲昵的成分;而英语文化里的“猫”常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与猫有关的用法多为中性或略带贬义,如:as weak as a cat(身体非常虚弱),The scalded cat fears cold water.(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a cat on hot bricks(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意思相近),an old cat指脾气坏的老太婆,copycat指盲目的模仿者,play cat and mouse(对某人时好时坏,忽冷忽热),等等。

4.其它四足动物

对于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猪的贪婪(greedy),乌龟的迟缓(slow),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词汇内涵基本相同。但在老鼠、狼、骡子的习性上,英汉语的文化内涵则大相径庭。汉语中用“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英语国家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wolf”让英美人常常联想到“色狼”,而中国人想到的是“豺狼”。因为英美人所理解的wolf有“下流”等内涵意义,而中国人则偏重于“野蛮、凶残”这一类的内涵意义。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则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

另外,bear(熊)在英语口语中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He is a bear at maths.(他是个数学天才)。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汉语中还很多动物词语在英语里不能用具体动物词语表达。例如:“画蛇添足”(gild the lily)、“呆若木鸡”(dumb stuck)、“拍马屁”(lick sb’s boots)、“狐假虎威”(ass in the lion’s skin)等。反之,英语里也有很多动物词语在汉语中不能用具体动物词语表达,如: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骑虎难下),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鸡给猴看),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等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小议日汉同形词的词义差别 下一篇: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