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平台促学风建设

时间:2022-09-23 05:52:55

以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平台促学风建设

摘 要: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护理系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而强调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对护理系学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学风建设,提出了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学风建设 护理 青年志愿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5-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可见,高校的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之一[1]。所以,学风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的学生将来是名护士,在医院里,护士是与病人直接接触最多的人群,如何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服务,如何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在校期间所感受的学风氛围将会给予深刻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护理系学风建设在全校范围来说并不算差,但与护理职业的高要求还有差距。

1 护理系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不强,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认知。据笔者初步统计,70%学生在跨入大学校门时,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都回答为“是我家人帮我选择的,实际上我并不喜欢,”或者说“成绩考不好,觉得护理这个专业可能工作会好找点”。一开始就对专业有着抵触情绪,这给护理系的学风建设留下了一道很大的障碍。甚至多数学生把将来就业的方向定义得很狭窄,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今天觉得人家学临床的好,明天觉得学影像好,朝三暮四,不够专一。

1.2 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

护理专业的学生是以第三批的录取批次进入到学校学习。这些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就不够主动,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在后面举着皮鞭,追赶着完成高中学习的。进入大学后,没有家长与老师的叮嘱,就不知道如何自己去学习,更没有刻苦钻研的医学精神可言。课余时间很少学生花时间用于专业学习和课外研究,相对学习态度好一点的学生也是局限于学习有过级任务的英语、计算机等科目,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研究的能力薄弱。

1.3 学生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学生有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但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比如实验操作课,很多学生刚开始是很有兴趣的,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很多学生慢慢地开始懈怠,开始出现逃课或者走过场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开放性实验或创新类比赛,学校要求学生自己组队,构思课题并邀请专业老师一起讨论,而很多学生却是为了应付直接上网参考别人的思路,然后通过拼凑方式完成任务,不会去思考问题,不善于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联系实际,不知晓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 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对护理系学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自主联系家庭所在地附近的医院、社区医院或私人诊所等,进行为期10天的预见习活动,在预见习期间还需要按要求完成预见习手册。它的实施是对护生在学校时传统课程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让护生在对本专业存有迷茫之时走入社会接触这个行业,能牢固树立学生返校后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2]。

2.1 有利于加强护生对职业角色的认识,培养专业热情

一个学生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很难以最好的状态来构建大学生活。让学生在刚接触自己专业不久的时间内,让他去现实社会中观察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士的工作生活,能够消除他对职业的迷茫性。只有当护生直观感受到身为一名护士的魅力时,才能培养出他们对“天使”这个崇高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2 有利于加强护生的沟通能力

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种自我教育。学生仅凭自己的学生证,没有学校提供的其他任何有效证明,要与社会打交道,得到一个预见习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许会被拒绝,但是对学生而言参加预见习活动是个学习任务,他不能不去完成。这个过程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还着力提高了学生自主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有利于加强护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通过预见习,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初步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了解社会关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能够使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4 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经过丰富多彩的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得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倍增,这为创造优良学风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经历了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之后,学生能够把更多的目光注视到课堂上、校园中来,因此相应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和自觉学习的觉悟都由此自发而生,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 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施

在以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平台促进学风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始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较好的收益。

3.1 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记录本要有合理的设计

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他们周围的医疗设施也将不同。对选择不同的社会机构来展开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不同格式的见习记录本。因为医院、私人诊所或者社区医院三个主体在运作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区别,三个不同的机构就应该有相应的记录本,这能够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区分,也可以预防学生随意抄袭。

3.2 正确评估学生能力,强化业务素质

学生在进入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前,在课堂中要坚持理论课程与各医疗机构见习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基础课程的重要,要确保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素养,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逐步使学生明白如何做好角色转换的工作,使学生在活动之前对各医疗机构的基本运行环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勿让学生在预见习期间毫无认同感和归属感。

3.3 建立明确的激励制度

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活动总结,认真组织开展心得交流会。鼓励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做简要的评述,在大家评述之后对获得大家一致好评的个人要进行表彰,同时还要进行全校性的宣讲和表扬。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不仅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安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优良学风的形成起催化剂的作用[3]。

4 近几年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

从2008―200年开始,护理系假期青年志愿者活动正式规范化,活动主要面向普高新生。每学年在临近放假之时,系部会按时召开预见习动员大会,大会由系部领导主持并向学生解释活动目的以及提前告知学生在实施时可能遇到的情况,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开展活动做好铺垫。待新学期开学,系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学生参评,并为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表彰。经过几年规范化操作后,护理系在学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学校开展学风特优班评比结果中,护理系的成绩更是优于其他兄弟系。在三年的评比中,学校10个特优班,我系年年有三个班入选,除此之外,被评为学校学风优良班的班级也占有很大比例。

参考文献

[1] 杨晓庆.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加强医学院校学风建设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73-74.

[2] 张丽娟.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J].理论界,2006,12(30):84.

[3] 刘一鸣.高校学风建设与大学生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66-168.

上一篇:新形势下对应用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 下一篇:以综合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