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之洞天药市

时间:2022-09-23 05:38:43

奇峰灵岩、飞瀑流泉、洞天仙境,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罗浮山这块仙灵汇集之地与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渊源深厚。历朝历代的修道之人将罗浮山奉为道教中的“洞天福地”,认为这里神仙管治,众仙所居,乃人间仙境。

罗浮山之所以能在数千年来与道结缘,是与山中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分不开的。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辅相成。道士讲修炼,注重养生延寿,其中离不开中医药和膳食来贯通气血、调和阴阳。

罗浮山在中国南端,东靠群山,南临大海,北屏五岭,西接平川,雄踞于珠三角的沃土边缘。她地处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20℃至26℃,气候中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质纯净,终年云遮雾障,草木葳蕤,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罗浮山共有植物种类3000多种,其中金耳环、石上天葵、罗汉果、鸡骨香、半枫荷、七叶一枝花以及巴戟、黄精、灵芝、何首乌等药用植物更是高达1240多种,堪称中药宝库。

自秦汉以来,上罗浮山采药、炼丹、修身、养性的道人方士络绎不绝。最早在秦代,传奇人物安期生便在罗浮山炼成了长生不老药,得道升仙:而秦始皇派遣的使者则为寻访长生不老药一路至此。汉代,道士朱灵芝在罗浮山设立斗坛,他传承安期生的“金丹之法”,长期隐居,潜心修炼。到了晋代,对于“金丹之法”的传承已经犹如开枝散叶般的在罗浮山延展,各地的慕仙方士接连而来,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要数东晋道士葛洪。

葛洪自幼博览医学古籍,有着广博的医学知识,他看中罗浮山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千里迢迢携妻带女移居罗浮朱明洞,采药炼丹。在他所著的《抱朴子》中便有对罗浮山中草药资源的阐述:“篱陌之间,顾吩皆药”,“草石所在皆有”,可见这里的中草药遍地皆是。在罗浮山的数十年中,葛洪常常登山采药,并对各种草药进行一一鉴别。他在罗浮著述不辍,先后整理收集及撰写药书竟达70多卷700多篇,而其中《抱朴子-仙药》篇和《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不仅是记载罗浮山中草药资源的宝贵资料,更是极具医学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典籍。

到了唐朝时,武则天也曾派人到罗浮山寻药,且费时三年建平云阁,希望能在此炼成长生不老仙丹。宋代,大文豪坡被贬惠州,也曾在冲虚观葛仙洗药池附近躬锄药圃。在诗作《罗浮小圃五咏》中,他不仅盛赞了罗浮山的中草药,更是记述了自己种植人参、地黄、枸杞、柑橘、薏苡的经历。也就是在宋代,罗浮山的教派和仙奉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这些药师们在冲虚观旁开辟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洞天药市”。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粤东有四市,一日药市,在罗浮山冲虚观左,亦日洞天药市。有捣药禽,其声叮当如铁杵臼相击。一名红翠,山中人视其飞集之所,知有灵药。罗浮故多灵药。”相传,鼎盛时药市绵延数里,入市者盈万,岭南乃至东南亚的药商云集于此,行色匆匆,往来不断。

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也成就了罗浮山悠久的制药历史。民国时期,为了方便采集中草药,陈济棠就曾经在罗浮山专设制药厂,当年为了山中采药方便歇宿修建的铁桥峰石楼,至今犹在。

大自然用鬼斧神工将罗浮山造就成岭南独有的神仙洞府,大自然用瑰丽的色彩将罗浮山装扮得四季如春,大自然赋予罗浮山瑶草神木、琼枝玉叶,让她于罗浮山三大特色之外,又加了洞天药市这一奇观。就连红襟绿披的药师乌红翠,也为罗浮山平添了许多情趣。

上一篇:罗浮山之三教齐辉 下一篇:求简、求优、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