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3:28:46

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神经阻滞;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锁骨手术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15-02

中图分类号:R 681.761.44 文献标识码:B

在锁骨手术中,由于该部位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神经支配的复杂性,除了全身麻醉外,通常的颈丛或者臂丛神经阻滞都难于满足手术的需要。笔者根据锁骨区域神经分布的特点,将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中,并与单纯肌间沟顶点神经阻滞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8年5月收治的ASAⅠ~Ⅱ级、择期锁骨手术82例,男64例,女18例, 年龄17~53岁,随机分成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阻滞组(Ⅰ组)、肌间沟顶点阻滞组(Ⅱ组),每组41例。术前均肌肉注射安定0.15 mg/kg。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

Ⅰ组男33例,女8例,年龄42.3±11.2岁,体质量63.2±12.1 kg,手术时间66±11.5 min;Ⅱ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40.8±10.5岁,体质量60.9±11.0 kg,手术时间 70±13.3 min。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麻醉方法 患者平卧, 头偏向健侧,患肢自然放在躯体侧,显露颈部,先令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摸清前、中斜角肌间隙后,沿肌沟上移至顶点(约C4水平),常规消毒,用6~7号头皮针头,接上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1~2 cm,当针尖刺破肌间沟筋膜有突破感时,回抽无血、无脑脊液。Ⅱ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30 ml,Ⅰ组注药时用食指或中指紧贴穿刺点下方压迫肌间沟,后改为用食指或中指紧贴

穿刺点上方压迫注药,上下注药持续按压均为注药后5 min,向上用药量为20 ml,向下用药量为10 ml,辅助用药为:氟芬合剂1~2 U,改麻醉方法为局麻+氟芬合剂或全身麻醉。

3.阻滞效果评价标准 优:无痛、肌肉松弛。良:阻滞不完善、需辅助少量静脉药。差:无法耐受手术、需改麻醉。优良为镇痛有效,差为镇痛无效。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Ⅰ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1%,其中优为58.5%,良为36.6%,差为4.9%,Ⅱ组优良率为80.5%,优为36.6%,良为43.9%,差为19.5%。Ⅰ、Ⅱ组出现阻滞不全需改局麻+氟芬合剂或全身麻醉的病例分别为1例、1例和7例、1例。Ⅰ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II组(P<0.05=,见表1。

讨论

锁骨区域的深浅层神经来自于颈神经丛(C3~4)及臂丛神经(C5~6)所支配。其中,颈浅丛锁骨上神经的锁骨上内侧支、锁骨上中间支和锁骨上外侧支主要分布于锁骨区域颈侧壁、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 而颈丛深支支配于颈前及颈侧方的深层组织中,其余的皮肤及深部组织如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肩部和臂后部则由臂丛神经属支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所支配。同时,由于椎前筋膜和斜角肌筋膜所形成臂丛神经鞘中,鞘内充满结缔组织,内有许多隔膜。而且,在肌间沟内臂丛神经的上、中、下干依次排于沟的中下部,与顶点上通过的颈神经丛距离较远。现已证实,颈丛或臂丛神经阻滞均难于满足手术的要求,而单纯的肌间沟顶点阻滞法也不足于使局麻药产生广泛扩散,从而影响麻醉效果。在笔者的实验观察中,肌间沟顶点阻滞41例患者中有8例麻醉效果差,需改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部分患者切皮已有轻微疼痛,深部牵拉痛更为明显。这可能与此法不能使颈丛及臂丛同时产生完全阻滞有关。有作者报道[1,2];在肌沟顶点垂直进针后,再沿肌沟斜下30°角或朝肩峰方向进针形成2次注药,足使局麻药上下扩散。也有人采用同侧颈丛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3,4],二者确能提高麻醉效果,满足手术要求,但至少需2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并有增加麻醉并发症等可能。为此,我们在肌间沟顶端作双向加压注药实验,以期加速局麻药向上扩散至C3平面,又能克服神经鞘隔膜的影响,促进局麻药向肌间沟中下部及四周扩散,从而提高麻醉效果。观察发现,术中病人安静,镇痛效果满意,其镇痛优良率达95.1%,与单纯肌间沟顶点法的80.5%相比较,效果更好。笔者认为将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较传统颈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拓展了阻滞范围,效果确切、肌肉松弛良好、痛苦少、定位明确、便于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康向武,张正堂.肌沟顶点双向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06.

[2]李定明,高俊奇, 吕长兴, 等. 高位肌间沟阻滞法在肩部及锁骨手术中的应[J].四川医学,2000,21(8):771.

[3]李文森.颈丛阻滞和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52.

[4]陈爱飞.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661.

(收稿日期:2008-10-06 修回日期:2008-12-05)

上一篇: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26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临床实习“分层分段”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