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计划 又要梦想

时间:2022-09-23 03:17:51

既要计划 又要梦想

刘澜,管理学者,哈佛大学硕士,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曾经担任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理人》杂志和世界经理人网站总编辑等职。

做人既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又要仰望星空,放眼长期的目标。同样,做管理者既要做计划,创造出看得见的成果,又要有梦想,追求个人和企业的远大理想。

没有计划的管理者走不动,而没有梦想的管理者走不远。所以,既要计划,又要梦想!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他既是成功的机械天才――发明家,又是成功的商业天才――企业家。发明家往往不是好的企业家。福特之所以能身兼两者,是因为与其他很多发明家不同:他做计划。

他说:“我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做事:在开始动手之前把每一个细节都计划好。否则的话,一个人在工作进行时却不断地作改变,直到最后还无法统一,那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这种浪费是不值得的。很多发明家失败是因为他们分不清计划与实践的区别。”

在做计划时,人们需要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具体;目标要可衡量,往往需要有数字,把目标定量化;目标要细化为更具体、更可衡量的行动;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要有时间限制。

设定目标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设定行动目标。目标可以分为结果目标和行动目标两种。制定目标,是为了指导自己可以控制的行动。如果目标中自己不能决定的因素太多,也没有达到制定目标的目的。我们要有结果目标,但是更要把结果目标化为行动目标。

怎么做?很简单。设定结果目标之后问自己:要做些什么才可以实现这样的结果?也就是说,行动目标让我们把目光从看似遥远的未来,聚焦在每天的行动上。

但是,许多管理者,尤其是刚开始做计划的领导者,容易定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对于他们,我推荐我发明的“50%法则”:先把你的目标减少50%。你不是打算从明天起每周健身两次吗?先改为一次。你不是打算从明天起每周读一本书吗?先改为每两周读一本。

这样,让自己的计划更容易实现,增强自己的信心,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来帮助自己慢慢养成计划、定目标的习惯。

管理者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一项就是计划。管理者做计划、做预算、做方案,不仅设定结果目标,而且要设定过程目标。

但是,管理者常常忽视了梦想,管理文献也忽视了梦想。管理大师马奇指出:梦想、愿景,以及其他的想象,是把我们从现实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手段。

先说知名企业家康纳德・希尔顿。

1931年,希尔顿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修车工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篇关于五星级酒店华尔道夫饭店新进落成的报道。该饭店坐落于纽约,拥有数百间高级豪华套房,铺有天鹅绒地毯,装有华丽的吊灯。

他剪下这篇报道,压在桌上的玻璃板下,每天都看,开始梦想拥有这家大饭店。15年后,他买下了那家饭店。

真正能够帮助我们为变化做计划的,是梦想。

计划是地图,梦想是指南针。计划指引我们近期的行动,梦想指引我们长远的方向。所以成功的职业生涯是梦想出来的。

我们不是平白无故地拥有梦想,我们拥有梦想,是要梦想指引我们的行动。实际上,我们的短期计划也是在梦想的指引下制定。这也是梦想的现实性的表现,你可以付诸行动。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既要计划,又要梦想。梦想帮助我们为变化做计划。计划让我们脚踏实地,梦想让我们仰望星空。

没有计划,我们走不动;没有梦想,我们走不远。

只会计划而没有远大的梦想的人,不管职位多高,也只能称之为“打工者”。只有梦想而没有实现梦想的计划的人,那他只是一个空想者。既有梦想,又能把梦想转化为行动计划的人,是积极的梦想者。长远的成功,属于积极的梦想者。

计划与梦想这对看似矛盾的统一体,其实还有许多变形。比如,我们也可以说,计划与梦想的对立统一,就像“色”和“戒”的对立统一。

梦想就是“色”,就是激情,使得我们有方向,有动力;计划就是“戒”,就是自制,使得我们有所不为而又有所为,有行动,有专注。梦想+计划,就是“色+戒”,就是激情+自律。(责任编辑/霍庆涛)

上一篇:英伦产子记(下) 下一篇:“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重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