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迈向生态文明市

时间:2022-09-23 02:54:32

聊城迈向生态文明市

聊城是一座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立足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聊城市根据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目标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以此为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建设生态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二者在理念和内涵上都有所不同。建设生态市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体现在对一定数量与指标的控制:而建设生态文明市是个大范畴,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不仅涉及观念,而且涉及行为: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文化的;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到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那就是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理念、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聊城市提出加快建设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和坚持三农稳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城建靓市的方针,加快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富民优先、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完善和提升。现在,我们说的强市,就是经济实力强,名城,就是文化影响力大:新跨越,主要是指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发展质量的跨越,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市为总抓手,推动、提升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召开了建设生态文明市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市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生态经济。牢固树立“GDP增长不等于财富积累”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在生态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做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培植起信发、时风、中通、东胶、祥光、泉林、鲁西化工等

批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的大企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中通客车集团开发出纯电动环保客车,是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奥运服务专用车;时风集团开发出电动轿车,投放市场之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大力抓好节能减排,阳谷祥光铜业40万吨阴极铜(一期20万吨)项目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这是全国有色冶金行业首家获此称号的工程,也是山东省首家获此称号的工程。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服务业方面,进一步打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以旅游度假业和商贸物流业为重点,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徒骇河市区段开发、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使聊城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商贸物流、能源集散、人流聚集、旅游度假的理想城市。

二是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突出抓好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30家燃煤电厂建设了脱硫工程,50户重点用能企业、130户重点排污企业实现达标排放;重点抓好水质达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全市160多万亩沙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9.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建立3个部级生态示范区,4个省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试点,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在东昌湖栖息的鸟类有数万只、31种。2007年聊城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又荣获了“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东阿县被中国野生动物协会命名为“中国喜鹊之乡”。

三是培育生态文化。坚持把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与聊城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淳朴情怀结合起来,把运河文化传承的“履中、韬和”思想与“自强不息、务实创新、包容开放、诚实守信”的聊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和谐的现代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俭、使用绿色产品、追求健康享受的生态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突出城市建设的文化个性,提高城市品位:努力把生态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切实把文化潜在的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建设生态社会。牢固树立“多一些雪中送炭”的理念,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保、收入、教育、卫生等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平安聊城,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增长了156.88%,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增长27.69%,用于文化体育的支出增长了39.77%,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增长了46.26%,用于教育的支出增长了21.36%。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5%以内,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城市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80%以上: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民参加新农合率达95%:深入开展平安聊城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市建设,我们创新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考核、分值相等,加深了各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促进了建设生态文明市各项工作的落实。由于确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思路,全市上下狠抓落实、奋力拼搏,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聊城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势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8.93亿元,增长15.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6.9%、25.5%、15.5%和15.3%。全市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1.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6.8%,是近几年完成总量最多、质量最好的一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均居山东省第一位。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3月到8月,聊城市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特色,确定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实践载体是“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加快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我们将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新的动力,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做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青岛历史上的四月 下一篇:水城的绿色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