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木兰”的选择中探究作者的选择

时间:2022-09-23 02:28:46

提到花木兰,很多人心中马上会浮现出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那么英雄之外木兰的女性角色又在哪里呢?哪才是木兰最迷人的地方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文字本身出发,杜绝所有的先入为主。既然是英雄,一定要有疆场,而且诗歌也应该将大量的笔墨泼洒在木兰的战场厮杀中。而事实上,这部分的内容却只占了诗歌的一小部分,为什么呢?作者的这种取舍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诗歌的情节梳理如下:替父从军、奔赴战场、戎马生涯、凯旋辞官、回归故乡。从中可以看出木兰经历了两次选择:从军和辞官。这两次选择占了文章的主要篇幅,作者精雕细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首先闯入我们视野的木兰并不是英姿飒爽的,而是一边织布一边叹息,织布机的声音与叹息声交织乃至“不闻”“唯闻”,传递出木兰内心的动荡不安,她在犹豫、纠结:“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这是一场大仗,是横亘在木兰面前的无法回避的坚硬事实。看来木兰的选择是迫不得已,是出于对父亲的体恤,孝女本色。那么,木兰真的是家里唯一的选择吗?在封建社会,女子的本色就是耕织稼穑,是派不上大用场的,更遑论保家卫国。因而从军不是木兰的义务,更何况,即使女子可以,木兰也不是家里唯一的选择因为她有姐姐。所以,木兰的主动担当是何其珍贵!作者在此已经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形象,她有担当、有勇气,但也有犹豫和挣扎,经历了这样的纠结之后毅然选择承担的女子的形象是多么动人。此时的木兰是勇敢的,但这种勇敢不同于男性,因而更珍贵。

既然选择了从军,就是选择了疆场,此时作者应该将更多精力于木兰奋勇杀敌形象的描摹才对,但奇怪的是这部分内容用笔虽典雅凝练却也未免太单薄了,而且仔细读的话发现第三段与其说是对木兰的描写不如说是一组群像的描摹,木兰去哪里了?当然木兰是隐于奋勇杀敌的男性群体中去了,勇敢固然勇敢,但失去了最初的细腻敏感到底还是让人遗憾的,木兰真的是无痕地融入这样坚硬冰冷的男性群体中去的吗?

当然不是,第二段用互文手法渲染,两个“旦”“暮”的重复,既交代了地点的转移也渲染了战事的紧张,那么匆忙行军中的木兰心境如何呢?两组“不闻……但闻”巧妙勾勒出来一个女孩的心事。是的,木兰想家,这正体现了一个置身男儿世界的女子的孤单和前途未卜的担忧。

现在来看第三段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我们才能从厚重的铠甲、苦寒、凄冷中体会木兰的沉重和隐忍,她克服了太多别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才终于能如此自如地和一众铁血男儿比肩。

木兰的第二次选择毫不纠结,是无比坚定和迫切的,是欢快的。木兰10年间不断与生死擦肩却轻易放掉了到手的至高荣耀,为什么?答案已经蕴含在第五段中了,作者又一次不吝笔墨,塑造出一个放下所有负担,轻松活泼甚至俏皮的女子的形象。

你看家人的热切期盼,不是夹道欢迎一个英雄的归来,而是翘首以盼远行的女儿,家人之间这样真挚朴素的情感,木兰怎能不留恋?回到家之后东看看西看看,迫不及待梳妆打扮的木兰是多么生动亲切,这也是整首诗中木兰最快乐的时刻,所以这个选择真正是木兰发自本愿的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替父出征是木兰的一个生命完成,但不是她的至高追求,因此当她轻松放下荣华与功名时是那么洒脱和帅气!

至此,我们也读懂了木兰英雄外壳下温暖的生命热度和丰盈的生命情怀,她是一个豪迈的英雄,也是纯真的女儿。

这是木兰的选择,其实何尝不是作者的选择,虽然木兰的原型是否存在是有争论的,木兰诗的作者也已不可考,但这首木兰诗的文学价值却是不容置疑的。正是由于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女子形象。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杨中学)

上一篇:如何运用成功学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下一篇:心怀感恩滋润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