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芯国际武汉建厂

时间:2022-09-23 01:51:57

透视中芯国际武汉建厂

中芯国际与武汉的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互补共赢。但机会与风险并存,要让双方的美好期望都实现,中芯国际与武汉还需要用实践证明。

据媒体日前报道,中芯国际计划在武汉兴建一座12英寸圆片代工厂。据说该项目前期不需要中芯国际投资,合作采取租用的融资方式,即包括土地、厂房、生产线设备等投入,均由武汉市政府支出,然后由中芯国际租用。武汉市政府为此项目预计投资100亿元。消息传出,外界评价不一。

中芯国际在上海、天津、北京的三条8英寸线和一条12英寸线已经投产,在成都的8英寸线也已开始建设,另外在北京和上海的两条12英寸线还在计划之中,现在又要与武汉合作再建12英寸线,国内芯片真的那么紧缺吗?湖北省大胆投资100亿元,这个项目能否带来高的投资回报率呢?

一系列的投资与合作表明,中芯国际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加快扩大产能,志在挤入全球圆片代工的第一梯队。那么,中芯为什么要快马加鞭,在中国建设如此多的圆片代工线呢?这自然与国内的市场需求前景密不可分。目前,国内有400多家IC设计公司。未来这400多家设计公司发展壮大后,会给中国的圆片代工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目前台湾代工企业来祖国大陆投资设厂还有较大的限制,但将来这种限制可能会放宽。中芯国际正是要抓住这个时间差,赶在台积电、电等代工厂在祖国大陆大规模投资之前迅速扩大产能、发展壮大起来,毕竟目前的中芯国际还没有实力跟台积电、电直接对抗。因此,中芯国际就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撑杆跳”的方式加快发展。

但目前,12英寸圆片代工的订单需求并不多,因此武汉的12英寸圆片代工厂的确面临着盈利能力的考验,武汉政府投出的巨资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既然如此,武汉市政府投出巨资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政府的职能在于引导和扶持产业,盈利并非政府的首要目的。转换角度后,我们对武汉政府的这个投资就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其一,湖北省引入半导体代工线优化了产业结构。湖北的信息产业从此涉足半导体制造环节。其二,武汉现有芯片设计企业20多家,有下游的显示器生产厂商AOC、手机生产厂商武汉NEC、通信设备厂商烽火科技等,引入芯片生产线之后,会在湖北省内形成相对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其三,芯片生产线落户武汉,可能会引来上下游配套产业的投资,如上游的特种气体、特种试剂、光掩膜等,下游的半导体封装甚至是封装材料的投资。因此,武汉投资圆片代工线的意义已经超出对单纯的投资回报率的考虑。也就是说,这一事件的意义不在于短期内取得多少利润,而在于通过投资,使得半导体制造产业落户武汉,从而完善武汉的产业链,同时带来上下游配套产业的投资,最终形成产业群聚效应,进而优化武汉乃至湖北省的产业结构。

如此看来,中芯国际与武汉的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互补共赢。但机会与风险并存,要让双方的美好期望都实现,中芯国际与武汉还需要用实践证明。

上一篇:宏图三胞专家谈电脑显卡选购(四) 下一篇:酷睿微架构: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