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论师资队伍建设

时间:2022-09-23 01:35:33

聚焦两会,论师资队伍建设

早春三月,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京如期举行。两会上,不少代表就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期,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目前,产业一线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由此,教师的素质就成为关键问题。

一、教师应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师就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在影响着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言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一位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这次课上得很好,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讲明:通过自己的劳动,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能面对一个岗位群,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自主选择职业岗位,还能在就业后自主调整岗位(美国人一生平均调换5~6次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应该经常深入到实验室了解实验设备情况及性能,在给学生讲清设备(如电机)工作原理的同时,还要讲明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进一步讲明其替代设备的选择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思维方法。另外,还要经常深入企业搞调研(尤其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了解企业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如韶山8型电力机车的投入使用、铁路运营新技规的颁布等)来充实教学。

三、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世纪,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社会需要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熟练工作技能,又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劳动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创新的教学观念,并以此为基点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作为开发学生潜能的生长点,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新思路,在教学双边互动中通过教师导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创新教育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创新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要求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指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创新的动力就是驱使人追求发明、发现的强烈愿望。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内容和方法的组织,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把学生思维从狭窄封闭的体系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独立思考,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

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如:缺点列举法,即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直流电动机的缺点――换向器电刷易出现故障需经常更换、价格昂贵、需配备专门电源;希望点列举法,即怎样的教师才理想,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展开性思维法,即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电阻的用途――分压、分流、转换能量;摆脱习惯性思维训练,这类训练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探索事物存在、运动、发展、联系的各种可能性,从而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以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总之,教师要提高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机会,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以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为现代化建设和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优化情境创设 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析校园网络建设问题及安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