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成渊”,行作文片段之路

时间:2022-09-23 01:26:42

“积水成渊”,行作文片段之路

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要素是听、说、读、写。听、说、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写做准备工作。然而,由于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有计划地进行片段练习,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又能使作文教学落到实处。那么,怎样进行作文片段练习呢?

一、模仿写

教材中的课文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些课文,不但语言规范,而且题材广泛,内涵丰富,能给人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打动和美的熏陶。因此,教材是学生进行仿写的最好范本。如教学《燕子》一课时,在了解了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其他动物的外形描写片段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知道无论是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还是进行其他动植物的外形描写,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新、奇、特,但最终都是要抓住所描写事物的特点来写。

二、抓教材空白处写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处,这是学生进行片断练习的绝好的机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又为学生提供了习作的素材。如《检阅》一文中,博莱克拄着拐昂首挺胸参加检阅,得到了观众的赞扬,那么,博莱克在背后是怎样练习的呢?这是文中所没有的,但是又能凸显出人物性格特点的一个片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想象博莱克是如何艰难、不怕苦累地进行练习的。

三、激发兴趣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可以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如学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后,教师可以设计以“环保”为话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写作风格,以故事的形式表达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叶圣陶先生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总之,作文片段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过程,必须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不能求之过急,不可半途而废,而且每前进一步都应做一次小结,这样,写作水平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作文“失真”的成因和对策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