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冰雪牌走特色路,努力建设体育强校

时间:2022-09-23 01:04:55

打冰雪牌走特色路,努力建设体育强校

摘要: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以高教综合改革为目标,凝练办学思路,完善发展定位的内在发展要求,在归纳出哈尔滨体育学院特色办学“六个一流”的传统优势基础上,总结了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经验;并提出努力建设冰雪特色强校,以提高服务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战略发展思路。

关键词:教育改革;冰雪特色办学;体育强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01—04

改革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内动力。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但深层次的改革也必然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具体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不少矛盾,在实践中有的解决较好,取得了经验;有的碰壁,吸取了教训;有的久求不得其果,还没有妥善解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办学思路和发展定位,对我院走特色办学之路,建设体育强校,服务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以高教综合改革为目标,凝练办学思路,完善发展定位

在教育部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来,我院党政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调研,客观归纳出影响学院发展的“九大矛盾”,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体育院校独立生存的矛盾;体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矛盾;突出办学特色与兼顾学科总体布局的矛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大面积断层的矛盾;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尽统一的矛盾;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自主性与全国统一招生严肃性之间的矛盾;招收注册运动员入学与院内教学训练的矛盾;政策向教师倾斜与全院员工福利平衡的矛盾;面向21世纪人才需求的高标准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针对以上制约和发展的瓶颈,哈尔滨体育学院确立了改革必须实现的“两个转变”:一是在改革的方向、内容和目标上,必须实现由以往的那种零星式、碎片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项改革,向整体性、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转变;二是在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上,必须实现由以往的“摸着石头过河”为主的经验性、自发性改革,向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上下协调、左右协同,更加注重依法、理性的改革转变。结合这“两个转变”,学院紧紧围绕“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的转移,狠抓内功,提高质量,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冰雪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强校”这一主题,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特色优势,带动其它专业协进互动,打造学院发展的强势和胜势”为实践载体,确立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进行工作重心转移,下大力气抓学科、抓质量、抓特色、抓教学、抓管理、抓人才、抓队伍,加快特色强校建设步伐。

我们认识到,传统体育事业中“重训练、轻教学”,“重竞赛、轻群体”,“重形式、轻效果”,“重近期、轻长远”,“重人治、轻法制”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当然,由于本科开展的教学评估,体育院校“重教学、轻训练”的教学唯一论也是必须需要纠正的。依据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青少年训练要“体教结合”,优秀运动队训练要逐渐“院校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体育院校,也愈来愈注重竞技的作用,在体育院校的教学中,可以逐渐面向为竞技体育服务,使训练成为教学的延续。我们认为体育院校的办学实际是“两个中心”或“一个中心一个重点”。即以教学、训练为中心或教学为中心,训练为重点,以教学带训练,以训练促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体育院校办学思路的突破。

2 我院特色办学的传统优势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冰雪特色办学的传统和优势

自1956年建校,我院就是国家冰雪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始终以冰雪人才培养为主线,先后培养出以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伊敏、花样滑冰队教练于丽杰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教练员;以罗致焕、王金玉、王曼丽、申雪、赵宏博、王蒙、王冰玉、周妍、岳清爽、柳荫、于风桐、刘佳宇、张义威为代表的一批奥运会、世界比赛的金牌运动员以及一大批默默无闻工作在一线的冰雪人才。

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哈尔滨体育学院又以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三冰一雪”拓展为“五冰四雪”,以世界新兴的“冰壶”和“单板U型场地技巧”项目为突破口,全面进行冰雪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冰雪教学、科研、训练和竞赛,形成了我院特有的“六个一流”的办学优势。

2.1.1 具有一流的办学特色和条件 自1999年开始,经过5年的发展建设,哈尔滨体育学院已建成总占地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的帽儿山第二教学区。现有高山滑雪场和滑雪教学训练基地两个区域,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一处国际滑雪联合会认定为A级场地规模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冰雪教学训练竞赛基地和大众滑雪基地;是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训练基地,中国大学生雪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和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主赛场之一,也是我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又在学院本部建设了我国唯一的1.2万平方米的大学生两层滑冰馆。

2.1.2 具有一流的冰雪人才培养队伍我院现有26名冰雪专职教师,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3人,硕士8人;国际级裁判员10人;国家级教练员8人;运动健将17人。涵盖了冰上、雪上6个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队伍,形成了一支我国具备高水平冰雪运动教学、训练、科研的教师团队。2008年,我院高山滑雪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2.1.3 具有一流的冰雪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哈尔滨体育学院首创了“冰陆双周期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冰雪运动人才综合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于1993年获得了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学院还拓展了“雪陆双周期的教学模式”,成功解决了非冰雪期进行专业教学与训练条件受限的问题。

由我院冰雪教师共同研制开发的《中国Ⅱ型磨滑雪板机》等6项冰雪体育器材获得了国家专利,在教学训练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学院冰雪专家承担的科技部软科学项目《建设我国冰雪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被科技部软科学要报全文刊载。除此以外,目前学院正在承担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我国冬奥会重点项目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6项奥运攻关项目,全面服务于我国“奥运争光战略”。

2.1.4 具有一流的冰雪学科专业 我院先后建成了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一个教育厅重点学科,建有冰雪重点学科研究室、冰雪运动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实验室、运动能力开发与评价实验室、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实验室,两个省教育厅研究生示范基地。其中,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实验室于2005年被我省确定为重点实验室,冰雪运动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实验室在200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重点实验室;建有一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和三个院级研究所;于2006年创建了首家中国花样滑冰舞美研究室和中国冰雪运动文史馆。特别是我院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冰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通过国家人社部的审核,开创了冰雪学科研究领域的历史先河。

2010年9月,由国际冰球联合会和我院合作,在我院成立了“国际冰球联合会哈尔滨教育发展中心”,这是国际冰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两个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亚洲第一所国际冰球学校。

我院还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设置了滑雪专业和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方向,创建了作为人才后备基地的黑龙江省滑雪学校。2012年,成立了冬季奥林匹克二级学院。制定了国家精品课《高山滑雪》的教学大纲,建成了《速度滑冰》等省级精品课。

2.1.5 具有一流的冬季项目竞技成绩 办学50多年来,哈尔滨体育学院在国际冬季项目舞台上,争金夺银奖牌数不胜枚举。近四届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我国代表团有近75%的运动员是由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组成,共计夺得15金15银17铜的骄人战绩。学院还瞄准奥运会比赛项目,成立了冰与雪等6个国家级专业运动队。2007—2012年单板滑雪比赛中有24人次夺冠;2010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上摘得金牌;2010年冬季奥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的骄人战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各级冬季项目的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者队伍中,60%以上人员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形成了我国冰雪运动项目领域人才主要来源于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基本格局。

2.1.6 具有一流的社会贡献力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第二教学区和院本部的大学生滑冰馆分别承担了雪上和冰球的比赛任务,形成了三条作战线。帽儿山赛区既是项目主赛场又是运动员村,承担了2个大项、17小项的竞赛任务,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1200多人,出色完成了大冬会各项任务,达到了“无事故、零投诉”的理想目标,为办成一届“成功、出色和完美”的大冬会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国内国外的高度赞誉。

2.2 我院在竞争发展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经验

近年来全国体育院校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变化最大的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办学规模扩大,二是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但由规模扩张转为内涵提升阶段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也必然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所以,我国体育院校的发展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2003年开始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加剧了变革和发展的步伐。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高等体育院校(原国家体育总局隶属的6所体院)的地位遭遇挑战,一些地方性院校则抓住了机遇找准了定位、突出了特色、强化了优势,从而脱颖而出,加速了赶超。2006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成绩,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院能够找准自身定位,结合自身优势条件,选择以冰雪特色作为突破口,以小规模做成了大文章。

其主要经验是:哈尔滨体育学院始终认为体育院校需要认真解决的应是办学定位问题,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避免盲目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看齐,努力强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这样在我院的工作中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冬季项目为重点,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从教学思想到教学理念,从教学原则到教学目标,从培养方案到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各实践环节到实践教学,从考试制度到考试方法,从质量监控到质量评价,坚持从哈尔滨体育学院实际出发,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出发,采取系统改革、全方位推进的方式,大力推进了哈尔滨体育学院的综合改革。

3 努力建设冰雪特色强校,提高服务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1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四全”的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通过全面最优化,并坚持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四全”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素养方面、素质方面、心智方面全面培养。

全员——每一个学生都是培养对象,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学目标,教学的结果是使人人都得到最充分的提高,个个都有最充分的发展。

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教师、领导、管理者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全过程——一堂课、一门课、一天、一星期、一学期、一学年、四年连贯,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自始至终,毫不松懈。

3.2 整合资源,占领冰雪体育文化制高点,引领龙江冰雪事业

坚定不移地打冰雪特色牌,走特色办学之路,强化固有优势,突出地位,加大投入,完善条件,把优势变成强势和胜势。逐步整合资源,把冰雪运动专业、冰雪重点实验室、冰雪运动文史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成果加以整合,实现教学、科研、展览一体化,占领体育院校冰雪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制高点。全面加强冰雪重点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作用,多出成果;充分利用冰雪重点实验室的平台,随队跟踪调研,搞好科研,多出精品,真正使冰雪特色名副其实。

3.3 面向冰雪旅游市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

黑龙江省近年来冰雪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欧、美冰雪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我国冰雪产业从业人员学历的偏低和高级人才的缺乏,是严重制约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在我国滑雪场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4.5%,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中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比例仅占21%。因此,依托哈尔滨体育学院资源优势,培养冰雪专业师资、高级管理人员、规划与开发决策人才、体育经纪人和研发专业人才等各类体育人才以及做好现有在岗大、中、小雪场教练员、导滑员、雪场救护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培养大批专业化高层次的冰雪人才,建立各级各类冰雪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已经势在必行。

虽然哈尔滨体育学院在综合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我院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矛盾。新经济时代,体制交替,各种矛盾将更显错综复杂。让我们重温《矛盾论》,掌握思想方法,提高工作艺术,在处理各种尖锐矛盾时,“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分析和解决矛盾中,把哈尔滨体育学院工作推向前进,推动哈尔滨体育学院又快又好地发展。

上一篇:信息技术为低视生学语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一篇:视听媒体在写作训练中的运用